“持倉當日漲幅達12.07%,獲利15.7萬元”、“累計收益率已達到2300.30%”……在社交媒體上,超高額收益的股票交易“實盤記錄”滿天飛。他們自稱,擁有“內幕消息”,能夠精準預測股票走勢,普通人也可以跟著“抄作業”賺取超額收益。
乍看上去,社交媒體上的股票交易“實盤記錄”收益相當可觀。然而,南都灣財社記者調查后發現,許多所謂的超高額“實盤記錄”,其實是通過“股票交割單”生成器偽造的“暴利神話”,目的是為了誘導投資者進入收費社群、兜售炒股課程或為代客炒股引流。
這種偽造高收益誘導投資者的行為,在社交媒體上屢禁不止,并形成了一條“吸粉—引流—拉群—收費”的薦股灰色產業鏈。業內專家表示,使用模擬器偽造股票交割單,并以此牟利,屬于欺詐行為,嚴重的話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5月15日是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南都·灣財社推出股票交割單亂象調查,聚焦隱藏在社交平臺“股神”背后的灰色鏈條,望廣大投資者對此提高警惕。
社交媒體上展示超高收益率交割單只是一種“引流”手段。一位博主表示,如想獲得更多關鍵資訊或推薦的股票,可以后臺與其私聊。還有博主則更加直接,“直接跟著我抄作業,明天我買啥你買啥,就能賺”。
通過社交平臺信息引導,南都灣財社記者關注到了名為“求道作手哥實策”的微信公眾號。在關注后,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文末的二維碼,灣財社記者添加了運營者的微信。
在簡單詢問記者的股票持倉情況后,對方向記者發來了所謂的“合作模式”。根據合作模式,記者要將持倉情況告知對方,對方則會告知股票代碼,并通知買點和賣點,盈利后雙方“五五分成”,低于95%的操作成功率則是按照空倉休息處理。對方稱,“有把握才建倉,以資金安全為第一位,以長期合作為目的?!?/p>
南都灣財社記者獲取的一份代客炒股合作協議顯示,根據協議,買家留下聯系電話以及可用資金截圖,至少2萬元以上,買入、賣出后提供交割單截圖;操作周期一般2-8個交易日左右,買賣股票要聽從“交易老師”的指令,避免錯過最佳的買賣點。
對方表示,“八成把握帶你盈利。若出現虧損,會及時止損,并且下一只股票免費補賺回來,有純利潤之后再付費。”
南都灣財社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所謂的“抄作業”,其實是和上述情況一樣的代客炒股,即股民將自己的股票賬戶交由所謂的“股神”管理,雙方按約定獲取分成。
有業內人士告訴灣財社記者,“這種所謂代客炒股是被明令禁止的。投資者務必保護好財產安全,不要沉迷于穩賺不賠、高額收益等謊言,謹防被騙或卷入操縱股價等違法犯罪活動?!?/p>
除“代客炒股”模式外,在某社交平臺上,不少曬出高額收益股票交割單的帖子,實則是為炒股直播課和炒股社群引流。這些直播課和社群,通常采取會員制的收費模式,且價格不菲。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在一條帖子下,不少評論都在為“求道作手哥”的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引流。關注微信公眾號后,灣財社記者添加了“求道作手哥”的助理。
加為好友后,這位“手哥助理”每天都會向記者推薦“求道作手哥”的直播,并會在直播次日告訴記者,“上次直播,手哥說中了XX股票”,并邀請記者加入“手哥小課堂”。
企業微信名片顯示,“手哥助理”所屬公司為福建中訊證券。據天眼查消息,該公司全名為“福建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范圍包含證券投資咨詢、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等。
南都灣財社記者發現,所謂“手哥小課堂”,實為一個付費炒股“圈子”社群。想要加入該社群,需支付5999元/半年或3588元/季度的課程費。支付費用后,才能解鎖“圈子”的閱讀權限,即所謂“手哥”的炒股“秘籍”。
類似引流的案例不在少數。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一位近3000粉絲的博主稱,自己“三萬起家,主做核心辨識度以及有消息刺激的小作文首板”。私聊后,與其聊天方式從某社交平臺跳轉至微信公眾號,后又跳轉至釘釘。此時,對方發來進入“小圈”社群的收費模式。
根據說明,只要付費188元,在4月底前都可進入該博主的“小圈”社群。在“小圈”社群中,每晚11點左右會發布下個交易日的市場觀點。此外,還有一個資訊新聞群,24小時都會有機器人挖掘最新的新聞和消息,提供給付費的人群。
此外,南都灣財社記者調查發現,疑似券商從業人員也在通過社交平臺引流,建立社群,指導投資者交易股票。
在某社交平臺上,南都灣財社記者嘗試關注了一位名為“抄作業大王”的博主。沒多久后,灣財社記者便收到了一名陌生網友“XXXXX(進群)”的私信,其表示可以添加QQ好友拉記者進群。添加好友后,對方引導記者下載了一款名為“微企聊”的聊天軟件。
隨后,對方向南都灣財社記者亮明了身份,表示其為世紀證券工作人員,并將記者拉入了其組建的超1000人的“股票運作群”。
上述自稱世紀證券的工作人員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所謂股票運作群,“主要是為了配合機構布局,為上市公司做股價拉升,做超短線。”對方還保證,按照群里指示買賣股票,“每月保底60%以上收益。”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在“股票運作群”中,有所謂“老師”每日分享”獨家研報”,并定時發布漲停股推薦。此外,還有群友不時曬出高額盈利截圖,并感謝老師的指導。
在與灣財社記者私聊的過程中,上述自稱為世紀證券的員工,還會向記者推薦個股,稱有“內幕消息”,并表示“這是為上市公司做超短線”。此外,這名員工還要求記者嚴格按照“老師”在群內發布的交易指令進行操作,“今買明賣!不允許私自持倉擴大盈利!”。
除世紀證券外,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還有自稱華林證券、國金證券的員工也在以同樣的方式引流。其操作方式也與上述案例別無二致,即簡單私聊后,將記者拉入加密群聊中,以所謂“幫上市公司做超短線”為由,暗示其有“內幕消息”, 并讓記者按要求買入和賣出股票。
許多超高額盈利“實盤”,其實是通過“股票交割單”生成器偽造的,而這些生成器在電商平臺即可購買使用。
南都灣財社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存在大量兜售“股票交割單”生成器的商家。這樣的“股票交割單”生成器售價并不便宜,以某一產品為例,共有25.9元/周、78元/月、423元/半年、823元/年、1683元/永久等5檔價位。
這款“股票交割單”生成器App以“同花順”為模板,支持40家以上券商的選擇。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這款“神器”的操作界面與“同花順”界面幾乎一模一樣,有包括行情、自選、交易、資訊、理財等多個功能區。
灣財社記者支付了25.9元,購買了上述產品一周的使用權。拍下鏈接后,店家會發送多個鏈接,包括軟件下載鏈接以及操作指南。按照流程進行了下載和用戶注冊后,需要將對應的用戶名發送給店家,后臺激活后,才能真正使用生成器的功能。
首次登錄“股票交割單”生成器,需要進行初始設置,包括“開戶券商”、“資金賬號(虛擬可自由填寫)”、“起始資金”、“轉賬銀行”和“相關費用(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等)”等。
完成設定后,輸入股票代碼、買入日期、買入時間、買入數量、買入價格等要素,記者就可以生成“股票交割單”。其中,買入時間可以是歷史時間,這為虛構收益創造了條件。
灣財社記者以近期漲幅較大的股票進行模擬,持倉的多只個股均有著不錯的回報,其中一只個股的持有收益達到了145%左右。即便最差的個股,其持有收益率也超過了30%。僅僅不到30元的支出,便可以通過“股票交割單”生成器的“實盤模擬”,生成一份堪比“股神”的“成績單”。
對比同花順真實的交易界面,灣財社記者幾乎分辨不出兩者之間的區別。有熟悉“股票交割單”生成器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持倉分時”是否開啟是判斷圖片真假的重要標識,虛擬App暫不支持“持倉分時”。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楠表示,付費咨詢行為是投資顧問,是需要持牌經營的金融活動,而投資顧問的法律監管的最重要一條就是“受托信義”,也就是投資顧問必須根據客戶的利益推薦股票、基金,否則就是嚴重的違法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理應受到重罰。
李楠補充道,使用模擬器偽造股票交割單并以此牟利屬于欺詐行為,這些都是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投資者應該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金融素養教育和法律素養,明白在選擇投資建議和顧問時,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利用股票交割單模擬器形成的數據截圖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敝袊ù髮W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這些模擬收益常常在最低點買進,在最高點賣出,它并不是真實的股票交易結果。“大部分金融消費者可能沒有辦法判斷它是真是假,這是個典型的虛假廣告。從定性來講,這是違法行為,嚴重的話構成刑事犯罪?!?/p>
京都律師事務所林斐然則告訴記者,社交平臺若未盡審核義務,允許無資質主體引流,可能違反電子商務法第 38 條關于平臺安全保障義務的規定。若平臺明知或應知違法行為仍提供服務,需承擔連帶責任。部分博主即使未直接收費,而與第三方合謀欺詐,可能構成共同犯罪;若僅提供引流但無主觀故意,可能需承擔過失責任。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以及資本市場監管執法工作實際,起草了《關于嚴格公正執法司法 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指導意見中,證監會重點強調了引領凈化資本市場生態。日前,南都曾報道干擾資本市場生態的薦股亂象,揭發行業背后的“吸粉—引流—拉群—收費”的薦股灰色產業鏈,助廣大投資者對此提高警惕。
嚴打“小作文”凈化資本市場生態在第三部分,指導意見重點強調了引領凈化資本市場生態:依法打擊編傳虛假信息、“維權黑產”、發行上市環節不正當競爭等干擾市場正常運行、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形成風清氣正的市場生態。對于通過編傳“小作文”等虛假信息擾亂市場秩序、損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受害人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于針對發行申請人、上市公司、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的惡意代理維權、“有償刪稿”、惡意制造訴訟案件阻斷發行上市審核流程等行為,人民法院支持相關主體依法維護名譽權等合法權利,支持相關行政機關依法追究治安管理、反不正當競爭等行政違法責任;構成敲詐勒索罪或虛假訴訟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加強司法與行政協調配合,強化對資本市場“吹哨人”就業權利、公平待遇等方面的司法保護,維護資本市場“吹哨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