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中國還是全球‘增綠’最快最多的國家,貢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色面積。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讓我們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切實履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盡所能,團結協作,推動共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
——2025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致辭時強調。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發表重要致辭,為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態環境部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積極培育壯大綠色生產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深化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設,構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推動共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
——2025年4月29日至30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25年圓桌會上指出。
“河源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產業興市、綠色興業,深入挖掘好山好水蘊藏的潛能和價值,走實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綠色崛起步伐,為全省筑牢生態屏障、加快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要進一步優化完善整體規劃,堅持把保護好萬綠湖、新豐江水生態環境放在第一位,科學合理布局水生活、水經濟,在宣傳展示、情景體驗等方面積極探索,進一步擦亮萬綠湖金字招牌。要把萬綠湖保護開發與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帶動環湖片區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5年4月21日至23日,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河源市調研時指出。
“要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與治理機制創新深度融合,為人工智能技術有序融入美麗中國建設筑牢制度保障;推動人工智能創新與治理需求深度融合,破解生態環境動態感知、智能決策和跨系統協同治理難題;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與治理場景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精準治理、多元治理中的決策支撐作用。要以數智化轉型為引領、改革創新為動力,全面夯實數字治理根基,持續拓展應用場景,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的融合創新,為美麗中國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2025年4月29日至30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于會文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生態文明分論壇作視頻致辭時指出。
“要準確把握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的精髓要義,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一體推進學習研討、查擺問題、集中整治、開門教育各項任務,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要充分發揮學習教育的引領保障作用,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不作為、亂作為,以敢闖敢干的擔當、求真務實的精神、苦干實干的作風,全面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廣東實踐走深走實。”
——2025年4月14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曉霞在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研討會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