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修訂
4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訂圍繞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育種創新核心目標,對品種權內容、審查機制、法律責任等進行系統性完善,標志著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進入“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新階段。
“兩高”發布黑土地司法解釋 加強黑土地資源保護
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破壞黑土地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旨在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加強黑土地資源保護,依法從嚴懲處盜挖、濫挖黑土等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行為。
《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國家方案(2025—2030年)》印發
4月9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印發了《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國家方案(2025—2030年)》。此次《國家方案》確定的管控物質包括全氯氟烴、哈龍、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含氫溴氟烴、溴氯甲烷、甲基溴、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共9類。其中,前8類物質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第9類物質氫氟碳化物對臭氧層無破壞作用,但卻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強溫室氣體,其全球升溫潛能值是二氧化碳的幾十甚至上萬倍。目前,我國已實現前7類消耗臭氧層物質受控用途生產和使用的全面淘汰,正在逐步削減淘汰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
《廣東省水網建設規劃》印發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水網建設規劃》。《規劃》目標到2035年,基本形成廣東水網總體格局,省級水網主骨架全面建成,與國家骨干網互聯互通,省市縣三級水網基本完善,構建與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基本建成與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高品質供水、高水平安全、高質量生態的水網,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智慧化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粵東地區建成與汕潮揭同城化發展相適應的區域統籌、江庫聯調、秀水長清的水網,打造碧水暢流、潮客交融的水脈文脈。粵西地區建成與沿海經濟帶西翼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外引內連、多源互濟、集約高效的水網,建設具有熱帶田園特色的綠美水鄉,打造廣東現代水網建設的“粵西樣本”。粵北地區建成與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相統一的調控有序、江河安瀾、綠色生態的水網,打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