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 及其面對的問題與中國意義

2025-06-18 00:00:00馬忠法張贊
電子知識產權 2025年3期
關鍵詞:資源

一、引言

GRATK條約)即將成為WIPO條約大家庭中的一個重要的新成員。該條約不僅是WIPO歷史上首部旨在解決知識產權、遺傳資源與傳統知識之間關系的條約,還首次涉及專門針對土著人民及地方社區(以下簡稱IPLCs)條款,目的是提高專利制度的效力、透明度和質量,防止經過多年的磋商和努力,2024年5月24日經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成員方外交會議討論通過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以下簡稱專利被錯誤授予,標志著知識產權制度在全球范圍內向更加注重多邊主義和公平的價值理念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條約一旦滿足生效條件,即在15個國家批準和加入三個月后生效,將對有關國家,尤其是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較為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意義深遠。

、GRATK條約通過歷程

(一)條約談判的背景

GRATK條約的核心思想是:在一項發明基于遺傳資源和/或相關傳統知識而獲取的情況下,其申請專利時必須強制披露相關資源或知識的來源。其談判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關于知識產權、生物技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關系的討論。2當申請人試圖為某項主要依賴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創新申請專利,而該創新可能并不新穎或具有創造性時,就會發生生物剽竊(biopiracy)。這是一種剝削和不公正。31999年在WIPO召開的專利法常委會上,哥倫比亞代表團首次提出了專利制度被用于解決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不當利用問題的建議。2000年,WIPO設立了“知識產權與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政府間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GeneticResourc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olklore, 以下簡稱IGC),專門討論和審議涉及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及相關文學藝術表達的知識產權問題。委員會的討論逐漸改變了國際社會對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認識,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在創新發明中的重要作用日漸凸顯。

為了促進共識,談判大多以非正式方式進行,4政府委員會從僅作為討論論壇向形成具體的、有約束力的國際法律文件方向發展。關于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國際法律框架的初步草案于2012年在IGC的審議中提出,該草案將長達11年的討論成果和超過500頁的文件內容濃縮為一份文本。2018年,討論圍繞一些關鍵問題(如何觸發披露義務、披露義務的具體內容和范圍、未遵守披露義務的后果,以及是否應當新增披露義務)出現分歧從而陷入僵局。2019年4月,時任政府委員會主席的伊恩·戈斯先生提出了主席案文(Chair'sText),該文件借鑒了IGC多年討論的成果、各地區及各國的法律經驗,最終成為2022年7月WIPO大會通過的外交會議(DiplomaticConference)的基礎文本。

(二)GRATK條約通過的路徑

根據2022年7月WIPO大會第五十五屆會議的決定,WIPO于2024年5月13日至24日在日內瓦總部召開了外交會議。經過兩周的談判,外交會議于2024年5月24日根據議事規則以協商一致方式通過了GRATK條約。最終文件是一份不同于GRATK條約本身的不同文件的集合,其中包含有關外交會議的摘要信息,例如會議的日期和地點、GRATK條約的名稱、通過日期以及最后法案的簽署人。該文件的簽署并不為簽署方創造法律義務,也不約束簽署方簽署或批準GRATK條約。2024年5月24日,141個代表團簽署了最終法案,GRATK條約對外開放簽署。簽署或批準該條約的國家名單(阿爾巴尼亞、巴西、坦桑尼亞、烏干達等38個發展中國家簽署、馬拉維批準)可在WIPO網站上查看。

根據GRATK條約第16條,該條約在通過后一年內在WIPO總部開放簽署,時間截止到2025年5月23日;僅簽署GRATK條約并不能確定受該條約約束的必要同意。要受GRATK條約的約束,符合條件的締約方必須通過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成為該條約的締約方。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18條(a)款,簽署條約即產生不采取有損該條約目的和宗旨的行為的義務。要成為GRATK條約的締約方,根據《條約》第12條的定義,符合條件的締約方必須交存批準書(如果已簽署《GRATK公約》,或者交存加入書

如上所述,只有在符合條件的有關締約方首先簽署了GRATK條約的情況下,才能交存批準書。批準書或加入書必須交存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 (或法律顧問辦公室)。如果符合條件的締約方是一個國家,批準書或加入書必須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簽署。交存文書的人無需出示授權書。

根據GRATK條約第17條,該條約應在第12條所界定的15個合格締約方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三個月后生效。條約的生效本身應與條約對特定締約方的生效區分開來。GRATK條約自生效之日起對上述15個符合條件的締約方具有約束力。對于在最初15個締約方之后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的任何其他合格締約方,GRATK條約應在其交存批準書之日起三個月后對該締約方具有約束力,或加入。根據GRATK條約第20條,不允許對GRATK條約提出任何保留。

三、GRATK條約的意義、目標與核心內容

GRATK條約正文共22條,其中使用的12個關鍵術語在第2條中進行了定義;此外,它還包含一個序言、三個商定聲明和一個腳注(關于基因來源的限制性解釋一源自生物多樣性公約中的基因來源,而不用包括“人類基因來源\")。

(一)序言及目標

GRATK條約開宗明義地指出,本條約的目標旨在提高與遺傳資源和涉及遺傳資源的傳統知識(“相關傳統知識”)相關的專利制度的效力、透明度和質量,以及防止專利被錯誤地授予在遺傳資源和與遺傳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方面不具有新穎性或創造性的發明。這一雙重目標通過同時尋求改進專利制度和防止濫用,符合所有潛在締約方的利益。這包括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此外,條約序言指出,條約認識到與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相關的國際披露要求有助于提高專利申請的法律確定性和一致性,確認并重申知識產權制度在促進創新、知識轉讓和傳播以及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作用,使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互惠互利,并確認了《聯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和對實現其中所載目標的承諾,申明應盡最大努力酌情讓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執行本條約。序言體現了GRATK條約考慮地方社區及土著人民的利益,表明了以國家為中心的國際組織傾聽和回應土著人民的主張和關切的能力和意愿,為知識產權框架的多邊主義發展鋪平道路。

(二)核心內容

雖然該條約共有22條,但核心內容就是前面的10條,其他主要涉及管理機構(國際局)、程序、語言等方面事宜。核心內容分析如下。

1.強制性專利披露要求。條約第3條規定了強制性的專利披露要求,即如果所聲稱的發明是基于這些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則要求專利申請人披露這些遺傳資源的原產國和/或提供相關傳統知識的土著人民或當地社區;如果這些信息未知,應披露遺傳資源或相關傳統知識的來源。如果上述信息都不知道,專利申請人將被要求如實告知此種情況。專利主管機構應提供一定的指導,盡管他們沒有義務核實披露的真實性。

(1)強制性專利披露要求的觸發點

當專利申請“基于”(basedon)遺傳資源和/或相關傳統知識時,強制性專利披露義務就會被觸發。根據GRATK條約第1條的定義,“基于”意味著遺傳資源和/或與遺傳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對于所要求保護的發明“必須是必要的”,并且所要求保護的發明“必須依賴于遺傳資源的專有特性和(或)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從本質上講,這一觸發因素表明發明與遺傳資源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只有那些對發明創造不可或缺的遺傳資源和/或相關傳統知識的信息才應披露,如果對發明不是必需的,例如,遺傳資源如果僅用作工具或實驗成分(例如動物、植物、細菌或病毒載體),則不會觸發透明度和披露義務。1同樣,只有在實際使用過相關傳統知識并且發明依賴于這種知識的情況下,才應公開對傳統知識的獲取。這一定義比某些國家法律規定的披露觸發條件要窄,這些國家法律廣泛地基于發明中遺傳資源的“使用”,無需確定所要求保護的發明使用遺傳資源的“必要性”,而是確定“專利說明書”中是否提到了遺傳資源或相關傳統知識。1條約正式文本相較《基礎提案》刪去了“[直接/實質上]基于”,采用了“基于”這一更為簡化的定義,解決了各國在《基礎提案》中對于觸發條件的歧義,但條約對“基于”一詞尚未進行進一步的解釋,給締約方靈活的國內立法空間,締約方可以在法律和實踐中進一步明確所要求保護的發明與遺傳資源和/或相關傳統知識之間需要何種具體的因果關系才會觸發披露義務。14

(2)強制性專利披露的性質

強制性專利披露不同于常規專利披露義務。根據TRIPS協議第29條,有關專利的常規披露義務針對的是對每項權利要求可專利性有“實質意義”的信息,包括創造性、新穎性和實用性。而GRATK條約規定的披露是區別于常規專利披露義務的額外披露義務,常規公開義務針對的是對每項權利要求可專利性有“實質意義”的信息,一般不要求公開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原產地和(或)來源,因為這類信息通常不與發明實施的實現或支持權利要求絕對相關。 15GRATK條約不會影響專利授予的實質性問題,(除非涉及欺騙),例如發明必須符合專利保護的標準(即新穎性、創造性、工業適用性),是一個額外的、完全獨立的公開要求。

披露具有強制性。實際上,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立法實踐中已經納入了某種形式的與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有關的專利公開要求。一般而言,對于遺傳資源的公開主要分為:“自愿公開”和“強制公開”兩種形式。在一些生物多樣性大國,如南非、印度以及安第斯共同體,與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有關的專利公開要求會對可專利性產生影響。1條約統一規定了強制性披露義務,平衡了不同國家的立法實踐。

(3)強制性專利披露的內容

根據GRATK條約第2條,“遺傳資源”是“具有實際或潛在價值的遺傳材料”,而“遺傳材料”指的是“來自植物、動物、微生物或其他來源的任何含有遺傳功能單位的材料”。GRATK條約采納了《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的規定,并不包含人類基因來源。要求公開的遺傳資源“原產國”指“擁有處于原生境條件的遺傳資源的國家”,遺傳資源的“來源”指“申請人獲得遺傳資源的任何來源,如研究中心、基因庫、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的多邊系統,或者遺傳資源的任何其他非原生境收集品或保藏機構”,這也與《生物多樣性公約》保持一致?!芭c遺傳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來源”指:“申請人從中獲得與遺傳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的任何來源,例如科學文獻、可公開訪問的數據庫、專利申請和專利出版物。”這些定義十分廣泛,力求不為申請人留下任何可規避的余地。不過,條約沒有對與遺傳資源有關的傳統知識作出明確定義,這可能是由于目前WIPO正在繼續談判以傳統知識為重點的單獨條約,相關定義未來可能會出現在新條約中。

2.制裁和補救措施。條約第5條規定,未能披露所需信息將被采取適當(appropriate)、有效(effective)和相稱(proportionate)的措施。專利申請人將有機會糾正未能披露所需信息的行為,除非存在欺詐行為或故意如此。只要在披露要求方面存在欺詐意圖,就可能被要求在授予專利后給予必要的制裁,要求采取補救措施。除欺詐外,任何締約方都不應僅因申請人未能披露所需信息而撤銷、無效或使專利不可執行。17第5條第1款規定締約方應采取適當、有效和相稱的法律、行政和/或政策措施,處理未能提供本條約第3條所要求的信息的情況??梢姡撇煤脱a救措施的目的是確保專利申請人遵守第3條規定的強制披露要求,條約規定的制裁和補救措施比較寬泛,締約方可以自行決定在具體情況下采取哪些法律、行政和/或政策措施,并且確保該措施是適當、有效且相稱的。現有法律實踐中,具體制裁和救濟措施包括專利法體系中對專利審查或有效性有影響的措施;專利法體系外的制裁和救濟措施,如民事、行政、刑事救濟和政策救濟等。18

第5條第2款規定,每個締約方必須提供“在實施制裁或指導補救措施之前糾正未能披露第3條所要求的信息的機會”。1強調在實施制裁之前糾正錯誤,旨在平衡執法與透明度等實際考慮之間的關系。第5條第3款規定,除第5條第4款另有規定外,任何締約方不得僅以申請人未披露本條約第3條規定的信息為由,撤銷、宣告所授予的專利權無效或使其無法執行。20第5條第4款規定,如果在本條約第3條的披露要求方面存在欺詐意圖,各締約方可根據其國內法規定授予后制裁或補救措施。21

3.不溯及既往。根據現有的國家披露法律,該條約包括一項不溯及既往條款,即不應對本條約生效前提交的專利申請施加條約義務。該條約旨在具有前瞻性,這意味著各締約方不會對在該方進入生效之前提交的專利申請施加條約義務,“但不影響現行適用于此類專利申請的國家披露法律”。這一規定確保專利強制性披露義務僅適用于條約對各締約方生效后提交的專利申請,同時保障已將披露要求作為其法律制度一部分的締約方的披露要求。

4.信息系統。該條約建議,在適用的情況下,與土著人民和當地社區以及其他利益攸關方協商,建立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信息系統 (如數據庫),同時考慮到他們的國家情況。為便于檢索和審查專利申請,專利局應可訪問這些信息系統??梢栽O立一個或多個技術工作組來解決任何相關問題,例如專利局的可訪問性等等。數據庫是專利審查的寶貴支持工具,對強制披露要求起到了補充支持的作用。關于數據庫的建立,條約采用了“可以(may)”的措辭,這表明該舉措并非強制性要求,而是鼓勵性的倡議,旨在支持條約目標的實現。條約簽署國中,印度已經建立了傳統知識數字圖書館(Traditional Knowledge Digital Library,即TKDL),旨在保護印度傳統醫學知識,防止其在國際專利局中被錯誤授予專利。 23

5.審查機制。條約第8條規定,可以設立《條約》內部審查機制,以便在《條約》生效四年后對某些問題進行審查,具體包括解決諸如將披露要求擴展到知識產權和衍生物的其他領域等問題。

6.與其他國際協議的關系。條約第7條規定,條約應與其他相關國際協定以相互支持的方式執行。這項規定附有兩項商定聲明,商定聲明在產權組織條約中用于反映締約方之間對條約條款案文的理解。

第一項商定聲明要求專利合作聯盟各締約方考慮是否需要修正《專利合作條約》(以下簡稱PCT)實施細則和/或行政規程。PCT規定了提交專利申請的統一程序,現有的PCT不要求在專利申請中披露遺傳資源和/或相關傳統知識的來源,相反第27條還規定任何國家的法律都不得對PCT規定的形式或內容施加額外的要求。這意味著PCT需要進行修訂,規定關于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國際披露要求,避免法律上的沖突。必要的修訂也將確保披露要求適用于更多的司法管轄區,特別是尚未批準條約但已加入PCT的WIPO成員國。

第二項商定聲明規定,“本條約的任何內容均不得減損或修改任何其他國際協定”。這實際上意味著,條約的規定不能被解釋為修改締約方根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以下簡稱TRIPS協議)等現有知識產權國際協定所承擔義務的嗣后條約。因此,本條約的通過本身并不意味著其規定的強制性披露要求將構成TRIPS協議締約方之間的義務,除非在這方面通過對本協定的具體修正。實際上,關于修正TRIPS協議,以便根據其第29條之二列入強制性披露義務的提案,多年來一直列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理事會和世界貿易組織貿易談判委員會的議程上。

7.實施原則。條約第9條規定了一般原則,即締約方必須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本條約的適用。也就是說,締約方可以自由決定在其國家法律制度和實踐范圍內執行本條約的適當方法,條約規定了最低標準,而沒有對國家法律規定的披露要求設定最高限度。

8.適格成員方。WIPO的任何成員國均可成為本條約的締約國,歐盟也可簽署、批準或加入本條約。除歐盟外,任何政府間組織均可根據大會的決定成為締約方,即非主權國家或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不能成為該條約的成員方。

9.成員方大會。條約第10條規定,締約方將組成其大會。大會將制定自己的議事規則,定期舉行會議,并履行《條約》規定的職能,有權處理與條約的維持、發展、適用和實施有關的一切事項。條約中沒有授權大會接納觀察員的規定。這意味著非締約方不得被接納為大會觀察員國。

10.修正和修訂。本條約可以修正和修訂。大會召開的外交會議可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修訂本條約。

四、GRATK條約可能面對的問題

(一)GRATK條約中的創新與保護平衡:利益相關方的分歧與實施挑戰

1.利益相關方的分歧與沖突:全球專利制度中的創新與保護博弈

在全球專利制度中,如何平衡創新與保護之間的關系一直是一個挑戰?,F代科學研究以及對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利用能夠為人類帶來極大惠益,專利體系如何在促進科學家、商業企業、公共部門研究機構以及整個民間社會實現這些潛在利益的同時,保護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國家、創新者、土著人民及地方社區的權益,多年以來一直是不同利益相關方爭執不下的問題。GRATK條約的談判很大程度上是由發展中國家和資源豐富的國家推動的,如巴西、南非和印度,以及土著代表24。IPLCs作為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持有者,通常支持高標準的強制披露要求,旨在防止生物剽竊和確保公正的遺傳資源利用。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如美國、日本和歐盟,通常是專利申請人及利益相關方,則傾向于主張靈活性,要求更抽象的規定,以及對國內法律和制度的廣泛尊重。認為過于嚴格的披露要求可能會增加專利申請的復雜性,導致不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成本,最終阻礙創新。5同時,許多國家既是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提供者,又是使用者,這進一步增加了實施此類條約時的復雜性。條約的正式文本體現了兼顧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妥協。靈活性和利益平衡對于通過新條約的協商一致意見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可能會影響到條約的實施力度以及條約的具體落地執行效果。各國在實際執行條約的過程中,需要引入靈活而有效的合規措施,在確保監管和執法的同時,兼顧創新的實際需要。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制定既能保護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又能促進創新的有效政策,始終是條約未來發展及完善的關鍵問題。

2.GRATK條約的靈活性與實施挑戰: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保護的局限性

GRATK條約提出了一個狹隘、技術性和相對有限的解決方案,是一個精心構建的妥協方案,已經非常接近許多成員國可以接受的方案。2GRATK條約在披露要求、制裁和補救措施等條款上體現出較大的靈活性,但這一設計在降低執行門檻和負擔的同時,也削弱了條約的威懾作用,影響條約目的的實現。

條約第3條的強制性披露要求設定了最低限度的披露門檻,這一要求可能不足以激勵專利申請人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具體而言,如果申請人無法確認傳統知識的來源,尤其是原產國的來源,他們可以簡單地聲明其“盡知”的真實性,而無需深入調查或核實。難以期待專利申請人在積極尋求信息方面進行某種程度的盡職調查;條約明確規定專利局不承擔核實真實性的責任,旨在避免為專利局增加額外負擔。然而,這一規定可能導致在披露信息不完整或不準確的情況下,專利仍然得以授予,從而削弱了條約實施的效果。

條約第5條制裁和補救措施的籠統要求可能限制后續執行效果,措辭較為籠統、抽象,具體實施措施需由締約方在國家層面決定。有學者認為,《名古屋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的實施歷史表明,不應指望擁有大量遺傳資源使用者的國家會采取有效的控制規范和制裁。例如,如果國家層面的立法規定制裁措施不包括專利法層面的制裁,而僅僅采取民事、行政等方式,那么基于成本效益分析,一些專利申請人可能會更愿意冒之后支付罰金的風險,而非自發遵守公開要求。總之,專利法以外的國家控制和制裁措施效果有限。實施強制公開要求,導致專利申請被駁回、專利無效和/或在不符合規定的情況下不予執行,將產生更大的效果,但條約的制裁和補救條款顯然沒有進行更為嚴格的規定。

條約主要發揮預防性保護作用,但在糾正已授予的錯誤專利方面存在明顯局限。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任何文書都應具有不追溯力,新條約也不追溯適用于在其生效之前提交或授予的專利申請,成員國僅需在加入協議后,按照規定程序獲取原產國的遺傳資源。然而,這對于那些已經收集并未在專利申請中披露的遺傳資源和知識,如何確保其符合條約要求可能在實踐中面臨困難。同時,由于不具備溯及力,GRATK條約無法糾正歷史上錯誤授予的專利。在加入條約之前,許多國家已經通過合法或非法途徑獲取了大量原產國的遺傳資源,并存在不公平或錯誤授予專利的情況。然而,條約并未規定任何補救途徑來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

3.GRATK條約專利強制披露條款的實施挑戰:可能增加創新負擔

GRATK的專利強制披露要求和條款可能對相關行業帶來一定的創新負擔,尤其是在生物技術、制藥、化妝品、食品和種子等領域。條約要求專利申請人公開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來源,這種公開要求可能會給申請人帶來沉重的行政負擔,并增加專利申請人的成本風險。尤其是在涉及遺傳資源的跨國合作中,追蹤這些資源的來源及其相關的傳統知識將成為一項復雜而成本高昂的任務。要求詳細記錄和報告遺傳資源與傳統知識的來源,不僅可能會增加專利申請的時間和成本,還可能在法律和商業層面增加申請人的風險。此外,某些國家的資源和知識可能由于缺乏詳細的追溯記錄而難以符合條約的要求,進而導致創新活動受限。

(二)通過國際合作建立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數據庫的挑戰

鑒于條約沒有規定專利局核實專利披露的真實性義務,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數據庫的開發、建設和使用對于GRATK條約的成功實施至關重要。完善的數據庫將使世界各地的專利申請人及專利審查機構能夠了解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對現有技術的影響。目前國際社會對此類數據庫的建設并不完善,而條約采用了“可以 (may)”的措辭,這表明該舉措并非強制性要求,而是鼓勵性的倡議,這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數據庫建設的必要性和速度缺乏共識。

建立強大的信息系統本身具有挑戰性。數據庫的構建不僅是一項技術性任務,也是一項涉及多方利益協調的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各國的政策協調與資源投入,還要求充足的財務預算支持和多邊合作機制的建立。此外,IPLCs作為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主要持有者,其參與對于信息系統的開發和管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未來應當推動數據庫構建的核心在于建立廣泛的國際合作機制,以確保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保護與合理利用,并為條約目標的實現提供基礎性保障。

(三)國際條約之間的兼容性與協調機制:GRATK條約的全球治理挑戰

1.GRATK條約與《專利合作條約》(PCT)的兼容性問題

如前所述,GRATK條約和PCT之間的兼容性問題亟需解決,以確保條約生效,保證全球專利體系的統一性和有效性。PCT目前有157個締約國,包括工業化國家、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2由于它促進了多個國家的專利申請,并降低了與專利審查程序相關的一般成本,全球各國通過這一國際體系提交了大量專利申請。PCT規定了提交專利申請的統一程序,現有的PCT不要求在專利申請中披露遺傳資源和/或相關傳統知識的來源,第27條規定任何國家的法律都不得對PCT規定的形式或內容施加額外的要求,第4.19條規定,行政規程可以允許但不能強制要求在請求中列入行政規程中規定的任何附加事項。這意味著PCT需要進行修訂,規定關于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國際披露要求,避免法律上的沖突。必要的修訂也將確保披露要求適用于更多的司法管轄區,特別是尚未批準條約但已加入PCT的WIPO成員國。目前尚不確定PCT締約國是否以及何時接受這一請求,至少在最近公布的2024年7月PCT實施細則和行政規程中,沒有將關于披露遺傳資源和/或相關傳統知識的國家要求列為可以對申請人施加的國家要求之一。并且,由于修改實施細則需要PCT締約國四分之三的票數,而且由于對條約存在某種不安,是否有足夠的票數來修改PCT存在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增加了GRATK條約有效性的風險,為了盡量減少這種風險,應當盡快開展和PCT聯盟之間協調一致的工作,推動PCT的修改。

2.GRATK條約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名古屋議定書》的協同作用

WIPO下IGC有關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的討論還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獲取和惠益分享等領域?!渡锒鄻有怨s》早已進行了試圖調和知識產權與發展中國家對遺傳資源主權之間沖突的嘗試,確立了遺傳資源惠益分享原則(以下簡稱ABS),包括三大支柱:事先知情同意(PIC)、共同商定條件(MATs)、惠益分享(benefit-sharing)?!蹲h定書》是為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關于獲取和惠益分享條款的文書,其中提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議定書》要求所有締約方設立一個或多個檢查點,其中可以包括知識產權局和 (或)專利局。檢查點“將收集或酌情接收關于事先知情同意、遺傳資源的來源、共同商定的條件的訂立和/或包括遺傳資源的利用情況信息”,29這些規定旨在加強遺傳資源利用在使用國的透明度。對于傳統知識,《議定書》還規定:“對于從土著和地方社區獲取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必須征得土著和地方社區的同意?!边@體現了對土著及地方社區的關切。

在此背景下,GRATK條約如何在專利制度層面更好發揮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及《議定書》的協同作用,推動益惠分享原則的踐行,保護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更好兼顧土著及地方社區利益,是條約即將面臨的問題之一。WIPO秘書處在2024年12月向《生物多樣性公約》和《議定書》締約方大會提交該條約,以促進其通過,并確定其與實施《生物多樣性公約》及《議定書》法律框架的協同作用,未來可能需要多方論壇討論這一問題。長期來看,GRATK條約具有加強《生物多樣性公約》和《議定書》之間相互作用的巨大潛力。

但對于新的披露要求是否能有效確保ABS并防止生物剽竊,有學者持有懷疑態度,指出專利局“不得對披露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實”的義務,可能被解讀為專利局無法對涉及《生物多樣性公約》下的ABS相關信息(包括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條件)進行任何形式的審查。這一規定阻礙了締約方將專利局設定為負責審查和控制提供信息的機構,從而在國家ABS規則遭到違反時無法有效地駁回專利申請。鑒于第5條對制裁和補救措施沒有進行具體的規定,未遵守國家ABS規則可能幾乎不會對專利造成影響。制裁和補救措施條款并沒有調和條約本身中CBD公平公正的利益分享支柱。將補救義務僅僅歸結為國內自由裁量權,而不是正式確立《生物多樣性公約》和知識產權法的相輔相成的語言,若沒有對傳統知識持有人的國際賠償義務的明確規定,條約的實施效果可能僅停留在象征性層面,在知識產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目前而言起到的支持作用是有限的。盡管實際上,GRATK條約未禁止締約方在國家層面要求在專利申請中披露額外信息,例如獲取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條件;即使締約方不能責成專利局核實申請人披露的真實性,條約本身也并不阻止專利局進行此類核查。

(四)成員方履行條約義務方面的挑戰

GRATK條約確立了共同規則,通過使各國承諾通過同意實施與條約規定的標準相同或相似的法律的標準,增加了國際法律的確定性。但是,條約生效后的執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成員在國內執行它的認真程度和努力程度,取決于國際、國家和地方利益攸關方能否合作努力以有效地執行和調整其條款。2各成員法律技術和執行能力的差異,使得條約的“本土化”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不僅僅是文字上的調整,更涉及實踐中的制度演變。此外,要加強對能力建設的投入,以提高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真正參與到條約規定的事項之中。“總之,要實現條約防止錯誤授予專利的核心目標,各國需要建立協調一致的法律和政策框架,這不僅考驗各國政策制定者提出正確問題并找到適當解決路徑的能力,也需要國際、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利益攸關方共同努力。

(五)條約自身的法律不確定性

GRATK條約條款中有關“基于”“來源”和“原產國”等術語的歧義可能會造成法律適用的不確定性?!盎凇钡谋硎隹赡軐е虏灰恢潞驮V訟風險增加。條約對“原產國”的規定,可能導致多個國家/地區擁有原產地聲明。遺傳資源可能在多個司法管轄區就地發現,這可能導致專利申請人無法滿足一個或多個司法管轄區的要求,被迫選擇司法管轄區,并可能在某些司法管轄區放棄專利權。34

另外,由于最近的技術進步,遺傳資源可以通過數字序列信息(以下簡稱DSI)越來越容易和快速地描述。然而,DSI通常缺乏明確的地理來源,這使得遵守相關規定變得更加復雜。盡管條約中沒有明確提到“DSI”,但早期草案曾要求申請人能夠獲得遺傳資源的“實物樣本”。由于各方意見分歧,這項規定最終被刪除。因此,關于是否將DSI納入遺傳資源保護范圍的問題仍未解決,未來仍需由WIPO進一步討論和完善。

五、GRATK條約對中國的意義

(一)加強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保護,平衡提供者與利用者的關系

我國既是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的提供國,也是重要的利用國。一方面,我國是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大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具有豐富的遺傳資源;同時我國居民和部落在千百年來的生活實踐中積累了具有實用性的傳統知識,很多都具有商業價值。GRATK條約的實施,可能通過限制發達國家對遺傳資源過度開發與技術壟斷,從一定程度上遏制其不公平獲取我國遺傳資源的“生物剽竊”行為以及對相關傳統知識的盜用行為。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生物技術、制藥和化妝品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對他國遺傳資源的需求逐漸增加。我國在藥物研發領域正在向遺傳資源利用國的方向轉變,未來五至十年內的定位將成為快速發展中的遺傳資源利用國。35GRATK條約為國家之間獲取與惠益分享提供了標準化和透明化的規則框架,能幫助中國更好地履行作為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利用者的國際義務,同時保障作為遺傳資源提供者的合法權益,提升我國在國際遺傳資源治理中的話語權。

(二)有助于健全我國披露有關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要求的立法及配套制度

我國相關部門十分重視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保護。2008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對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保護提出了戰略要求,其中明確規定要“完善遺傳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制度,防止遺傳資源流失和無序利用。協調遺傳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的利益關系,構建合理的遺傳資源獲取與利益分享機制。保障遺傳資源提供者知情同意權”,并要求“建立健全傳統知識保護制度,扶持傳統知識的整理和傳承,促進傳統知識發展”。GRATK條約的目標與中國的知識產權戰略高度契合。然而,當前我國的立法在某些方面與GRATK條約的要求仍存在差距,需要進一步完善。

針對遺傳資源,我國已建立相關制度。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五款規定:“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眻绦袑用妫瑖抑R產權局最新修訂的《專利審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一章中規定了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申請人應當在請求書中對于遺傳資源的來源予以說明,并填寫遺傳資源來源披露登記表,寫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對于不符合規定的,審查員應當發出補正通知書,通知申請人補正。期滿未補正的,審查員應當發出視為撤回通知書。補正后仍不符合規定的,該專利申請應當被駁回。但是《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五款要求公開的是“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與GRATK條約中要求的“遺傳資源的原產國”或“遺傳資源的來源”并不完全一致,GRATK條約中的來源是指“任何來源”,范圍更加廣泛。如果我國加入該條約,應在國內立法中履行相關義務,那么就必須修改《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五款,使之與條約規定相一致。7針對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GRATK條約規定了專利申請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的強制性披露義務,將專利申請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保護規定為國際立法的強制性義務,但是目前我國《專利法》未規定專利申請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公開要求,如果我國決定加入GRATK條約,則還需要建立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保護方面的立法。此外,我國現行專利申請遺傳資源公開制度也沒有進一步規定具體的制裁或救濟制度。

除了立法層面,我國還應建立健全包括遺傳資源相關傳統知識公開要求在內的一系列配套制度,比如信息庫建設,健全規定“欺詐行為或意圖”的制裁措施及其救濟措施等。總之,通過在立法層面完善國內專利申請強制披露要求,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我國可以更大程度上規范遺傳資源的商業化利用,防止專利被錯誤授予,提高專利審查的公平性與準確性。

(三)推動生物技術創新,助力未來發展

隨著全球生物技術創新的不斷加速,我國的創新者、專利申請人、審查員以及私營機構應密切關注GRATK條約在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方面的最新發展。這些發展可能對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利獲取產生深遠影響。盡管植物品種保護目前未涵蓋在條約的范圍內,但締約方有可能在未來修訂條約時,將植物品種納入其中。同時,不排除GRATK條約未來擴大實質范圍,將包括遺傳資源的“衍生物”和/或遺傳資源的“數字序列信息(DSI)”納入其中的可能性,因此需要高度關注這一領域的動態變化。這不僅為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遺傳資源利用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指明方向,也將為我國在全球知識治理體系中爭取更大的創新話語權和制度影響力提供支持。

(四)推動國際合作,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我國是多邊條約的積極建設者。中國已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并在GRATK條約及相關會議中發揮重要作用。GRATK條約的通過標志著一個重要的起點,但條約生效后,成員國的批準以及建立各國執行條約的本地化機制仍面臨挑戰。因此,條約的通過只是漫長道路上的第一步,后續的實施將是檢驗其有效性的關鍵。我國應當積極參與GRATK條約議題下國際遺傳資源與傳統知識治理以及生物多樣性惠益分享機制建設,加強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共同應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遺傳資源利用的全球性挑戰,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知識產權體系中的地位。有關GRATK條約的討論還在緊密開展,2024年12月,WIPO第49屆IGC會議討論了保護傳統知識和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法律文書草案,且該傳統知識談判與GRATK條約之間有一定聯系,會議未來可能會進一步闡述。綜上所述,我國應繼續密切關注條約后續的最新動態,積極參與WIPO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制度發展,推動更廣泛的獲取、包容與賦權討論。這不僅有助于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而且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知識產權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六、結語

GRATK條約通過的歷史性意義和象征性價值不容忽視,條約不僅在解決傳統知識、遺傳資源和知識產權之間復雜關系,防止或糾正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被不當利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還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確保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能夠公平、合理地分享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遺傳資源利用方面的進步、成果和利益??傊瑮l約標志著國際專利系統向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這一步目前仍然不夠充分—GRATK條約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主要包括創新與保護之間的平衡、實施的靈活性問題、國際合作和數據庫建設的困難,以及與其他國際條約的兼容性問題。中國是一個具有豐富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大國,該條約無疑具有重大意義。作為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提供國與利用國,中國面臨著平衡保護與利用的雙重角色,條約為此提供了標準化的框架,在幫助中國更好地履行國際義務、保護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的同時,能夠促進對外遺傳資源的合法利用及其經濟利益的實現,故它對中國而言,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未來,我們應當密切關注各國通過并批準GRATK條約的最新動態,尤其是條約通過后到正式生效的關鍵時期,以確保條約的有效性、透明性、互利性和包容性。同時,這一過程將為各國批準新條約并將其納入國家體系的態度提供重要指導。新條約能否有效實施并在實質上產生積極效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內納入進程的推進。只有通過細化執行機制、加強國際協作以及完善相關法律體系,才能確保GRATK條約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應有的影響力和變革力,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遺傳資源與傳統知識保護的挑戰,促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Treat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Genetic Resources,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sues It Fa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bstract:InMay2024,theWorld 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ratifiedthe \"WIPO TreatyonIntellectual Property,GeneticResources,andRelated Traditional Knowledge\".Theadoptionof thistreaty isofsignificant historical importance,reflecting thefurther developmentoftheintellectual propertysystemtowardamultilateral valueapproach. The negotiations for this treatyspannedseveralyears andcover key provisions suchas the goalsofthe treaty,thetriggering points,nature,and scope of the mandatory patent disclosureobligation,andtheconditions for its implementation.The treaty is groundbreaking in many aspects.However,it may faceaseries ofchallenges in the future,particularly inbalancing innovation and protection,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data systems,promoting domestic implementation byvarious countries, andensuringcompatibilityandsynergies withother internationalagreements.ForChina,thetreatyholdsimmensesignificance in strengtheningtheprotectionof geneticresources andtraditionalknowledge,promoting fair interactions betweenusers and providers,improving the legislative frameworkforrelateddisclosure equirements,fostering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enhancing global cooperation.

Keywords: Genetic Resources;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 Applications

猜你喜歡
資源
讓有限的“資源”更有效
污水磷資源回收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崛起·一場青銅資源掠奪戰
藝術品鑒(2020年7期)2020-09-11 08:04:44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我給資源分分類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當代貴州(2018年28期)2018-09-19 06:39:04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決策(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福利在线|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亚洲国产系列|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 国产 日韩 欧美 第二页|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青青青草国产|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三级自拍|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日本午夜影院| 美女免费黄网站|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亚洲第一成网站|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AV麻豆| 91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毛片基地视频| AV熟女乱| 国产91小视频|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午夜色综合| 五月婷婷精品| 国产69精品久久| 国产a网站|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国产丝袜第一页| 欧美精品二区|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国产jizzjizz视频| 久草视频精品| 日本91在线|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视频黄|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亚洲精品另类| 无码丝袜人妻|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毛片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