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專利法條約》到《外觀設計法條約》

2025-06-18 00:00:00李春暉
電子知識產權 2025年3期
關鍵詞:外觀設計

一、引言:工業產權世界的基本秩序和國際協調

自1623年英國《壟斷法案》和1857年法國《與商業標記和產業標志有關的法律》頒布以來,以專利、商標為主體的全球工業產權制度經歷了三波“全球化”。1第一波是1883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開啟了工業產權制度全球化序幕,奠定了全球各國工業產權制度之基礎。就專利制度而言,《巴黎公約》建構了世界專利體系之基礎,確立了國民待遇原則、優先權制度和專利的獨立性原則。第二波全球化始于1891年《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形成了一系列強化全球合作的條約,如1925年《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以下簡稱《海牙協定》)、1967年《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1970年《專利合作條約》(以下簡稱PCT)。這一波全球化著重于強化全球與知識產權的注冊、審批有關的程序協調和合作。第三波正在進行。1994年《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以下簡稱TRIPs協定)雖然在WIPO條約體系之外,系WTO框架下的條約,但其對知識產權前所未有的重視態度可以作為第二波和第三波的分界點,在此之后的國際協調,旨在從實體和程序兩個方面將工業產權制度的全球協調,推向新的高度。這包括1994年《商標法條約》、2006年《商標法新加坡條約》、2000年《專利法條約》(以下簡稱PLT)和懸置中的《實體專利法條約》(以下簡稱SPLT,以及當下的《外觀設計法條約》(以下簡稱DLT)。

概括而言,第一波全球化產生了各國獨立但是通過優先權制度相互依存的工業產權制度,第二波全球化產生了國際組織接管部分行政程序和行政管理而實體上仍然各國獨立的工業產權制度,第三波全球化則旨在實現全球更加統一、友好的工業產權制度,既涉及程序,也涉及實體,從而為未來可能的單一制度提供條件。就單一專利或者單一商標而言,歐洲單一專利2以及非洲的單一專利或者單一商標已經從區域合作的角度開啟試驗,可以說是與全球合作路徑分進合擊的另一維度。

《專利法》第三次修改時,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課題組,對如何應對PLT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建議采取積極但循序漸進的態度。4國家知識產權局一定程度上采納了這種建議,目前,中國雖然未加入和批準PLT,但在《專利法》第四次修改之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PLT。雖然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下簡稱WIPO),DLT的工作由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地理標志法律常設委員會(StandingCommitteeontheLawofTrademarks,IndustrialDesigns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以下簡稱SCT)來推動,但鑒于中國是發明、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三位一體的專利制度,本文將結合中國《專利法》對PLT的應對,來研究我國對DLT的應對。

二、《專利法條約》及我國專利法與之 協調的進展

(一)PLT簡介與SPLT

PCT體系主要解決了申請過程前段的問題,為在各國最終獲得權利,申請人仍須一個一個應付各國專利局。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有兩個途徑,一是將PCT體系延伸至有約束力的實質審查直至授權,從而形成真正的國際專利或曰單一專利;二是從統一各國專利制度入手—如果各國程序和審查標準都是一致的,則統一、單一的國際專利也就快水到渠成了。PLT和SPLT就是力圖統一各國專利制度的關鍵性程序規定和實體標準。

其中,PLT由53個國家和歐洲專利組織于2000年6月1日締結于日內瓦。在羅馬尼亞于2005年1月18日交存批準書后,該條約已于2005年4月18日生效。其目標是協調各國專利申請程序,比如對獲得專利申請日的要求、專利申請的形式與內容以及對代理的要求等。在WIPO組織召開的簽訂《專利法條約》的外交會議上,中國在外交會議最后文本上簽了字,但并未簽署和批準該條約。到2024年8月,PLT已有43個締約國。PLT的主要出發點是方便申請人,而完全不涉及專利法的實體標準方面。即便如此,一開始世界各國仍然不甚積極。這大概有三方面的因素:陳舊的國家主權意識;對大國專利入侵的恐懼;實際操作上的困難。SPLT志在協調各國對專利法實體方面的規定和實踐,包括“三性”、充分公開、單一性、權利要求的撰寫和解釋等。由于目標過于激進,分歧太大,外交談判已于2006年擱置。事實上,老的PLT也包括實體問題,其談判自1983年起就啟動了。從1991年開始,鑒于在專利法的實體方面難以達成一致,WIPO決定將容易達成一致的形式和程序問題與實體問題分開談判,從而產生了新的PLT和SPLT。

(二)PLT生效時中國專利法的狀態

PLT于2005年生效時,中國專利法與其要求相距甚遠,不過仍有一些方面已經符合PLT要求。這包括:

1.遺漏內容的補交

PLT5(6(b)(第五條第6款第b項,此后沿用此縮寫方式)以及PLT細則2(4)(iv)、(vi)規定了遺漏內容的補交。主管局若發現申請文件有遺漏應立即通知。申請人可在規定的期限內補交遺漏的部分 (不管有無通知)。如果補交的內容被包含在作為優先權基礎的申請中,則不必推遲申請日,否則要推遲申請日。對此,我國1985年《專利法實施細則》 (以下簡稱細則)第41條規定了附圖的補交以及申請日的推遲,并且隱含了專利局的通知,因為其規定了“指定期限”。但是,至2000年專利法,并未明確涉及說明書遺漏部分內容的通知,而PLT前述規定強調了主管局“應當”通知;并且不存在補交內容被包含在“作為優先權基礎的申請中,不必推遲申請日”的情況。

2.對申請形式和內容的要求與PCT的關系

PLT6(1)規定,對申請的形式和內容的要求不得不同于或高于PCT的要求,或PCT指定局或選定局依請求(PCT第23、24條)進行處理或審查時可以要求的形式或內容要求。但是PLT成員可以聲明PLT6(1)不適用于依PCT可適用于國際申請的有關發明單一性的要求。中國專利法與PCT相比較為苛刻的要求是發明名稱字數(見《專利審查指南》,以下簡稱審查指南)和摘要字數(2023年從細則第23條轉入審查指南),2001年的審查指南第三部分第一章3.1.3節和3.2.4節對此進行了例外處理。

3.有關譯文的證據

PLT6(6規定,只有在主管局可能有理由對申請文件譯文的準確性產生懷疑的情況下,方須在處理申請的過程中向該局提供證據。PLT細則16(6)、17(6(9)規定,對于作為申請人或所有人變更的依據的文件之譯文,或與許可備案、質權登記有關的文件,只有在主管局可能有理由對譯文的準確性產生懷疑的情況下,方須向該局提供證據。就此而言,中國專利法、細則和審查指南一貫沒有對譯文的證據要求。

4.指定期限的救濟

PLT11(1)規定,專利局指定的期限可以在該期限屆滿之前請求延長,締約方也可以選擇在該期限屆滿之后、實施細則規定的期限(自原期限屆滿之日起不少于2個月)內請求延長。如果延長請求是在屆滿之后提交的,可以要求在提交該請求的同時須遵守在原期限內本應滿足的所有要求。PLT11(2)還規定了締約方沒有規定可以在期限屆滿之后延長期限情況下的繼續處理和恢復。對此,我國1985年細則第7條規定了期限屆滿前的延期程序。期限屆滿之后則屬于下文的恢復程序。

5.耽誤期限的權利恢復

PLT12(1)規定,申請人或專利權人未能遵守期限而直接導致權利喪失的,如果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在規定期限內請求恢復權利并遵守了在該期限內本應滿足的所有要求,應恢復所述權利,條件是該請求應說明未遵守期限的理由,且主管局認為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已經作出了應作的努力(締約方也可以將此處的標準選擇為“并非出于故意\"。PLT細則13(2)規定,上述規定期限為下述期限中先到者:自不能遵守期限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不少于2個月;自該期限屆滿之日起不少于12個月,如果涉及未繳納維持費的,自巴黎公約第5條之二規定的寬限期(不少于6個月)屆滿之日起不少于12個月。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維持費”,是指中國專利法中的專利年費。

我國2001年細則第7條規定了因耽誤期限而喪失權利的恢復程序。對于不可抗力情形,自障礙消除之日起2個月內,但是最遲自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內,可以請求恢復權利。這一規定優于PLT的規定。對于正當理由情形,可自收到專利局的通知之日起2個月內請求恢復權利。在實踐中所掌握的“正當理由”,也都非常寬松。

6.許可備案與質權登記

PLT細則17規定,應允許單一請求書同時涉及同一人的多件申請和/或專利的許可備案或質權登記,前提是請求書中需說明所有有關的申請號和專利號,并且備案和登記事項是相同的。當時有效的是2001年《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及1996年《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未明文規定多個專利/申請一個備案/登記,但由于是以合同為備案/登記的對象,因此是否涉及多個專利/申請,取決于合同本身。

(三)中國專利法第四次修改前對PLT的漸進適應

盡管我國專利法在第三次修改之前專門就如何應對PLT進行了研究,但第三次修改并未針對PLT進行任何適應性修改。不過,在援引加入遺漏部分以及申請遲交情況下的優先權恢復這兩個議題上,剛好在我國專利法第三次修改之前PCT細則采納了PLT的規定,中國作為受理局接受了有關條款,而作為指定局對有關條款進行了保留。’這也算是對PLT的一種漸進的適應。

7.援引加入6

PLT5(7(a)規定,在遵守PLT細則規定的情況下,如果用主管局接受的語言述及以前提交的申請(包括但不限于作為優先權基礎的申請),則為申請日的目的應取代說明書和任何附圖。PLT細則2(5)(a)規定,述及以前提交的申請時應說明,為申請日的目的,說明書和附圖已通過述及以前提交的申請而已被取代;該述及還應說明該申請的申請號以及受理該申請的主管局。這種情況即通常所說的“援引加入”(incorporatedbyreference)。PLT5(7)(a) 事實上對PLT5(1)(a)(iii)“從表面上看去為一份說明書的部分”的規定確立了另一種可供選擇的標準。

在通過PLT后,各方達成共識,要實現PCT(以及《歐洲專利公約》)法律體系與PLT第5條第(6款的協調一致。2005年,PCT細則第20條得以修訂,并于2007年4月1日生效。PCT 細則 20(3)(a)(ii)、20(3)(b)(i)、20(5)(a)(ii)、20(5)(d)以及20(6規定,如果申請人發現遞交國際申請時遺漏了某些項目或部分,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援引在先申請中相應部分的方式加入,而保留原國際申請日。這里提到的“項目”是指全部說明書或全部的權利要求;“部分”是指部分說明書、部分權利要求或者全部或部分附圖。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第125號聲明,作為受理局接受上述條款,但作為指定局對上述條款予以保留。

8.申請遲交情況下的優先權恢復

PLT13(2)規定,在實際申請日晚于優先權期限屆滿之日但是在實施細則規定的期限(自優先權期限屆滿之日不少于2個月)內的,應該應申請人在規定期限(前述期限,或者公布的技術性準備工作完成之前,以先到者為準)內的請求恢復優先權,條件是在請求中說明未能遵守優先權期限的理由且已經作出了應作的努力。締約方也可以將此處的標準選擇為“并非出于故意”。

2007年PCT細則26bis(1)規定了國際階段的優先權要求的更正和增加,細則26bis(3)規定了國際階段的優先權的恢復。細則49ter規定了恢復優先權在國家階段的效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第125號聲明,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PCT意義下的指定局,對2007年PCT細則49ter(1)(a)至(d)以及49ter(2)(a)至(g)不予適用,但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PCT意義下的受理局,在適用2007年PCT細則第26bis(3)(a)的規定時,理由(i)和(ii)均予接受。

以上7、8兩點的含義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受理PCT國際申請時,對于遺漏的項目或者部分可以通過援引在先申請的方式予以彌補;對于遲交的申請在滿足條件時可以允許恢復優先權。但是作為指定局,則對如此援引加入的內容和如此恢復的優先權不予承認。也就是,保留了中國申請人利用PCT的寬松規定進入外國的通道,但是對中外申請人并不開通利用寬松規定獲得中國國家專利的門徑。

(四)中國專利法第四次修改對PLT的適應

從專利法第三次修改到第四次修改(2020年)以及細則和審查指南的相應修改(2023年),中國專利實踐經歷了長足的發展和充分的沉淀,盡管還沒有正式加入PLT,但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向PLT靠攏。

首先,對于以上7、8點,第四次修改的進步在于對所有申請采取一視同仁的立場。對于援引加入問題,專利法2023年細則第45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缺少或錯誤提交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或其部分內容,但申請人在遞交日要求了優先權的,可以自遞交日起2個月內或在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指定的期限內以援引在先申請文件的方式補交,并維持原申請日。不過與PLT相比,援引加入的基礎僅限優先權文件,援引加入的自的則限于彌補錯誤提交和補交遺漏內容。

對于申請遲交情況下的恢復,2023年細則第36條規定,申請人超出優先權期限,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期限屆滿之日起2個月內請求恢復優先權。

此外專利法第四次修改還向PLT方向進行了如下協調:

9.強制代理的例外

PLT7(2)允許對境外申請人要求強制代理,但是規定了一些例外:維持費可由任何人(不限于代理師和申請人自己)繳納;強制代理不應包括為申請日的自的提交申請、在先申請的副本和以前提交的申請的副本、初次繳納費用以及主管局就前述事項出具收據或者發出通知。

專利法2023年細則第18條規定,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可以自行:(1)提交在先申請文件副本;(2)繳納費用;(3)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事務。在實務上,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之外的任何人代為繳納年費/維持費并無法律和操作上的障礙。但是,我國的規定對強制代理的豁免并不包括為申請日目的提交申請。

10.優先權要求的更正和增加

PLT13(1)規定,在后一申請的申請日不晚于最早的優先權期限屆滿之日的情況下,應申請人在規定期限(應不少于PCT國際階段的相應期限,即自優先權日或者改動后的優先權日起16個月,或者自申請日起4個月,以三者中先屆滿者為準)內的請求,可以更正或者增加優先權要求。但是,如果請求是在申請人請求提前公布或者緊急或快速處理之后收到的,除非所述請求在技術性準備工作完成之前被撤回,締約方無義務更正或者增加優先權要求。我國專利法2023年細則第37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人要求了優先權的,可以自優先權日起16個月內或者自申請日起4個月內,請求中增加或者改正優先權要求。

11.未提交優先權文件副本時的優先權恢復

PLT13(3)規定,未能在規定期限(自最早的優先權日起不少于16個月)內提交優先權文件副本的,應允許恢復優先權,條件是在該期限之內提出請求并在該主管局出具副本之日起至少1個月后提交副本,且專利局認為已在規定期限(前述期限之前2個月)內請求受理在先申請的主管局提供副本。也就是說,要求恢復優先權的請求應在本應提供副本的期限之內作出。我國2020年《專利法》第30條規定,申請人要求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并且在第一次提出申請之日起十六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也就是說,我國是直接設定更長的期限而非走權利恢復路徑,標準高于PLT。

12.著錄項目的變更

PLT細則第15條規定,應允許單一請求書同時涉及申請人或所有人的名稱和地址,以及同時涉及同一人的多件申請和/或專利,前提是請求書中需說明所有有關的申請號和專利號。代理的名稱、地址,以及通信地址或者送達地址的變更同此。締約方可要求,如果單一請求書是用紙件或主管局所允許的其他方式提交的,須對其所涉的每件申請和每項專利單獨提交一份該單一請求書的副本。變更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時,PLT細則16(5)也允許單一請求書,規定類似。對此,2023年審查指南已經作出相應規定,即第一部分第一章6.7.1.1節:“一件專利申請的多個著錄項目同時發生變更的,只需提交一份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書;多件專利申請的同一著錄項目發生變更,且變更的內容完全相同的,可以提交批量著錄項目變更申報書。”

(五)中國專利法與PLT仍存在的差距

13.確定申請日的寬松條件

PLT5及PLT細則第2-4條涉及申請日的確定要件。確定申請日的必需文件只需包括:1明示或者暗示所提交的組成部分意圖是作為一份申請的說明;2能使主管局確定申請人身份或與申請人取得聯系的說明;3從表面上看去為一份說明書的部分,該部分為申請日的目的可用任何語言遞交,而且各國可以更寬松地規定該部分可以是圖的形式。即不需要權利要求書即可確立申請日。

14.申請人的來文

PLT8(1)規定締約方不是必須接受或者必須排除非紙件來文,但締約方應接受為遵守某期限的目的而以紙件形式提交來文。非紙件來文的主要形式是電子提交(包括電子新申請和電子來文)。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實踐中,電子申請不接受為遵守期限的目的而臨時提交紙件。

15.來文的簽字

PLT細則9(3規定,紙件上的簽字應接受手寫簽字,可以允許使用印刷或戳記等其他形式簽字,或使用印章或條形碼標簽。對印章的要求,只能針對在締約方領土內的國民或該國法人。而我國審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一章6.1.2節規定:申請人是個人的,委托書應當由申請人簽字或者蓋章;申請人是單位的,應當加蓋單位公章,同時也可以附有其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或者蓋章;6.7.2.2節規定:權利轉移時,單位訂立的合同要求單位公章。也就是說,對于委托書和涉及權利轉移的合同,現行審查指南對非個人當事人要求公章,不分國內國外。

16.錯誤的更正

PLT細則18(3)規定,只要錯誤和更正對所有有關的申請/專利相同,則應允許多件專利/申請使用單一請求書。但是我國實踐中尚沒有批量處理多個申請/專利中的錯誤更正的機制。

此外,在如前所述中國專利法已經與PLT相協調的內容中,尚有一些微小的區別,這包括:(1)PLT要求主管局“應當”向申請人通知申請文件部分內容的遺漏;(2)關于援引加入,中國僅限于優先權文件,且限于補交遺漏內容或彌補錯誤提交的目的;(3)強制代理的例外不包括為申請日目的提交申請。

三、《外觀設計法條約》及其與《專利法條約》的異同

(一)DLT的歷程

DLT萌芽于2005年SCT第15屆會議。當時,若干代表團表示有意開展協調和簡化外觀設計注冊程序的工作。SCT秘書處因此就外觀設計注冊程序的有關手續編擬了一份初步信息文件(文件 SCT/16/6) 。2006年SCT第16屆會議上,SCT請秘書處編擬并按各代表團提出的意見修訂而形成了“工業品外觀設計法律與實踐問卷(第一部分)”及“工業品外觀設計法律與實踐問卷(第二部分)”。65個成員國和3個政府間組織,即歐洲聯盟、非洲知識產權組織(OAPI)和比荷盧知識產權組織(BOIP),對問卷第一部分作了答復。42個成員國和歐洲聯盟對第二部分作了答復。2008年SCT第20屆會議結束后,SCT請秘書處編擬一份文件,指出SCT成員在工業品外觀設計法律與實踐方面的可能趨同領域,并在SCT第21屆會議上得到討論。

經過一系列工作之后,2010年SCT第24屆會議和2011年第25屆會議討論了“工業品外觀設計法律與實踐—條款草案”(文件SCT/24/3)。自那以來,又經過10余年的談判,DLT在2024年11月11日到22日的利雅得外交會議上,由WIPO成員國締結并通過。其生效條件,是15個締約方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3個月后生效。后續加入的實體,自交存批準書或加入書之日起3個月后受條約約束。

(二)DLT的基本內容

WIPO指出:“外觀設計的保護通常通過注冊程序或授予外觀設計專利來獲得。不同司法管轄區的保護程序大相徑庭,這給外觀設計人保護其外觀設計帶來了挑戰。DLT將通過消除繁文節和簡化申請程序,為外觀設計保護提供便利。這最終將使外觀設計人以更容易、更便宜的方式保護和推銷其外觀設計。”因此,與PLT類似,DLT僅涉及在程序上為申請人提供便利,而不涉及對實體法的規定。其第2條明確:“本條約或實施細則的任何內容的意圖,均不得解釋為將對締約方按其意愿規定工業品外觀設計可適用的實體法要求的自由進行任何限制。”2014年在SCT第32屆會議上,非洲國家提出了在DLT草案中增加關于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的來源披露、合法獲取(包括事先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條文的要求,但這一提案遭到了若干發達國家的反對,認為該提議超出了DLT的范圍和目標。

從遵守國際條約的角度,本文僅討論DLT及其細則的強制性以及禁止性要求,以及較為重要的倡導性要求。

1.強制代理的例外

DLT5(2)(b)規定:“在締約方的領土內既無住所也無真實有效的工商營業所的申請人、持有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為申請日目的提交申請,以及純粹為繳納費用,可自行到主管局辦理。”但根據DLT31(1)的規定,締約方可對前述“為申請日目的提交申請”予以保留。

2.申請日的確定

DLT的精神是,為確保獲得申請日,申請人只需提交申請的某些基本部分,而不是一份完整的申請。DLT6(1)(a)對確立申請日的條件進行了非常寬泛的規定,即締約方應以主管局收到的以主管局接受的語言提交的下列說明和要素的日期作為申請日:(i)明示或暗示各項要素意在作為一份申請的說明; (ii)能據以確定申請人身份的說明;(iii)一份足夠清晰的工業品外觀設計表現物;(iv)能據以聯系到申請人或其代理人(如有)的說明。但是,基于DLT6(2)(b)的要求,締約方加入條約時,對其法律已有的下述要求,可以通過聲明將這些要求通知總干事 (并可以隨時撤回):i對包含或采用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產品的說明;(ii)一份關于工業品外觀設計的復制件或特征的簡要說明; (iii)一份權利要求書;(iv)繳納規定的費用;(v)關于工業品外觀設計設計人身份的說明。

3.新穎性寬限期

DLT7規定申請日或優先權日之前12個月內的下述公開,不影響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獨特性和非顯而易見性:(i)由設計人或其權利繼承人公開;或者(ii)由直接或間接,包括通過濫用行為,從設計人或其權利繼承人處取得被公開信息的人公開。根據DLT31(1)的規定,此條可保留。

4.延遲公布

DLT10(1)規定,締約方應允許工業品外觀設計在適用的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暫不公布,但該期限不得短于DLT細則6規定的最短6個月期限。根據DLT31(1)的規定,此條可保留。

5.文函的譯文和簽字

DLT12(2)(c)和(d)要求,締約方不得要求對文函的譯文出具鑒證、公證、認證、法律認可或任何證明,但締約方仍可以要求譯文應附具表示譯文真實、準確的聲明。

DLT細則7(4)對要求簽字的紙件文函規定,締約方應當接受手寫簽字。締約方如果要求使用印章,該要求只能針對下述情況:在文函上簽字的自然人系所涉締約方的國民,且該人的地址在該締約方領土內,或者文函上的簽字所代表的法律實體系依照該締約方法律組成且在其領土內有住所或者真實有效的工商營業所。

6.關于時限的救濟

DLT14(1)規定締約方應當允許在時限屆滿之前或之后的規定時限內請求延期 (細則10(2)(a)規定為不少于1個月)。屆滿之后請求延期的情形,細則10(2)(a)規定為不少于2個月。DLT14(2)規定,在締約方未規定延期的情況下,締約方應當依請求 (按照細則規定的要求和期限)對申請或注冊繼續處理,并在必要時恢復申請人或持有人對該申請或該注冊的權利,但是需申請人/持有人提出請求,并在細則規定的通知后2個月期限內遵守關于時限所適用的行動的所有要求。DLT細則10(5)規定,上述對期限的救濟,不要求締約方適用于主管局的上訴委員會或者復審機構采取行動的時限。

7.恢復權利

DLT15(1)規定,如果締約方沒有DLT14所述的措施,并且未能遵守期限的直接后果是導致喪失對申請或注冊的權利,符合下列情形的,主管局應恢復申請人或持有人對該申請或該注冊的權利:(i)依照實施細則規定的要求向主管局提出恢復權利的請求;(ii)在實施細則規定的時限內,提出請求并遵守了對時限所適用的上述行動的所有要求;(iii)該請求說明了未遵守時限的理由;并且(iv)主管局認定,盡管已給予具體情況下所需的應有注意,仍未能遵守時限,或根據締約方的選擇,主管局認定任何延誤并非出于故意。同樣,DLT15(5)規定,締約方在意圖駁回請求時,應給予在合理時限內陳述意見的機會。

DLT細則11(2)規定,上述提出請求和遵守要求的時限,以下列時限中先屆滿者為準:(i)自致使未遵守所涉行動的時限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不少于2個月;(i)自所涉行動的時限屆滿之日起不少于12個月;或者,請求涉及未繳納續展費的,自《巴黎公約》第五條之二規定的維持費寬限期(至少6個月)屆滿之日起不少于12個月。細則11(3)規定,上述對期限的救濟,不要求締約方適用于主管局的上訴委員會或者復審機構采取行動的時限。

8.改正、增加、恢復優先權

DLT16(1)規定,應允許改正或增加優先權要求,但細則規定請求時限可以是不少于優先權日起6個月內,或變更后的優先權日起6個月內,以先到為準。無論如何,后續申請應當在作為優先權基礎的最早申請的優先權期限內。但是,如果請求是在對申請的實質審查完成后收到的,任何締約方均無義務允許改正或增加

優先權要求。

DLT16(2)規定,在細則所規定的期限內(自優先權屆滿不少于一個月),亦可請求恢復誤期的優先權,但條件是:恢復請求說明了未遵守優先權期的理由,并且主管局認定,盡管已給予具體情況下所需的應有注意,仍未能在優先權期內提交后續申請,或根據締約方的選擇,主管局認定未提交后續申請并非出于故意。根據DLT31(1)的規定,締約方對DLT16(2)可予以保留。

9.許可備案或擔保登記的單一請求

DLT17(3)規定,即便許可備案或擔保登記涉及一項以上注冊,亦只須提交一項請求,條件是請求中注明所有相關注冊的注冊號,所有注冊有相同的持有人和被許可人,并且在請求中注明所有注冊的許可范圍。

10.許可未備案的后果

DLT19(1)規定,許可未在主管局或締約方的任何其他主管部門備案的,不得影響被許可外觀設計注冊的有效性,也不得影響該外觀設計受到的保護。DLT19(2)規定,對于被許可人依照締約方法律可以享有的參加由持有人提起的侵權訴訟或者通過此種訴訟從被許可外觀設計受到的侵權中獲得損害賠償的任何權利,該締約方不得要求以許可備案作為享有此種權利的條件。根據DLT31(1)的規定,締約方對DLT19(2)可聲明保留。

11.所有權變更

DLT21(1)規定,持有人發生變更的,締約方應既允許持有人也允許新所有人提出變更登記請求。DLT21(4)規定,即便變更涉及一項以上注冊,亦只須提交一項請求,條件是每項注冊有相同的持有人和新所有人。

12.名稱或地址變更

DLT22(1)(d)和(2)規定,持有人未變但其名稱和(或)地址發生變更的,即使變更涉及一項以上注冊/申請,亦只須提交一項請求。DLT22(3)規定,代理人(如有)名稱或地址的任何變更,以及涉及送達地址(如有)的任何變更,比照適用前述規定。

13.更正錯誤

DLT23(3)規定,如果所涉的全部申請和注冊有相同的錯誤和相同的更正內容,只須提交一項請求,條件是每項注冊有相同的申請人/持有人。

(三)DLT與PLT的異同

DLT緣起之初就是考慮到世界各國外觀設計制度的五花八門而欲統一和簡化各國程序,便利申請人。不過,DLT的理念仍是尊重各國的差異性,保持靈活性。例如在立法模式上,對于到底是單獨立法、專利法保護模式還是版權法保護模式,并不做要求。“然而,一部分成員國采用了專利法保護模式,以及工業產權大體相同的申請、審查和授權注冊模式,決定了DLT與PLT有很多借鑒和相似之處。

1.DLT與PLT基本一致的方面

有關強制代理的例外,PLT基本涵蓋DLT的規定,而且更為寬泛和優惠。這體現在PLT規定維持費可由任何人繳納,以及可例外的事項還包括提交在先申請副本。

申請日的確定方面,DLT與PLT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為獲取申請日設置非常寬泛的條件,以方便申請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能夠確立申請日。但由于外觀設計與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之客體的不同,二者對具體文件的要求有所不同。DLT6(1)(a)的核心是一份足夠清晰的工業品外觀設計表現物,而PLT第5條及PLT細則第2一4條的核心是表面看上去為一份說明書的部分。此外,PLT規定表面看上去為一份說明書的部分可以使用任何語言,而DLT仍然只能用主管局接受的語言。

關于時限的救濟,DLT和PLT均規定了期限屆滿前或者屆滿后的延期或繼續處理/恢復。

優先權方面,DLT和PLT均允許更正和增加優先權,但是PLT的期限更為優惠,這首先是因為外觀設計本身的優先權期限較短,其次二者的期限規定也有實質的不同。DLT16(1)規定的請求時限必須是在原優先權日或變更后的優先權日起的6個月 (這是優先權期限的長度)內,以先到為準,而PLT13(1)規定的請求期限可以是在優先權期限(12個月)屆滿之后的4個月或者申請日起4個月內(先到為準)的當然前提是申請日不晚于優先權期限屆滿日。

對于耽誤期限而喪失權利的情況,DLT和PLT都允許權利恢復,恢復期限基本相同。二者也都允許申請遲交情況下的優先權恢復,但是DLT僅有不少于一個月的期限而PLT的規定是兩個月。此外,二者對恢復條件的規定上,措辭稍有差異,DLT要求申請人/權利人已給予“應有的注意”,PLT的要求則是“應作的努力”,在實踐掌握中可能區別不大或者沒有區別。但二者又都規定了締約方可以將標準選擇為“并非出于故意”。

對于針對多項申請/權利的單一請求書,DLT與PLT基本一致,均涉及所有權或者名稱和/或地址的變更、代理人名稱/地址的變更和通信/送達地址的變更,許可的備案和擔保(質權)的登記,以及請求更正錯誤時相同的錯誤或更正內容。

對于文函的譯文和簽字,DLT與PLT的規定大體相同。DLT要求締約方不得對譯文或者簽字要求出具鑒證、公證、認證、法律認可或任何其他證明,PLT則是要求只有在可能有理由對譯文或簽字產生懷疑的情況下,方須提供證據。二者也都規定了紙件上的簽字應接受手寫簽字,對印章的要求只能針對在締約方領土內的國民或該國法律實體。

總的來說,在以上基本相同的方面可能存在的不同,除了措辭的細微差異外,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外觀設計與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客體不同導致的有關標準的不同;二是二者的優先權期限不同導致一些期限的不同,一般來說PLT的有關規定對申請人更加寬泛或優惠。

2.DLT中缺乏的PLT要求

PLT的下述要求在DLT中不存在:

(1)遺漏內容的補交與援引加入。因為相比于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外觀設計的核心內容是外觀設計的表現物,即圖形、照片等,并沒有復雜的文字內容,因此遺漏內容這一問題并不突出,援引加入亦無相應的需求。

(2)對申請的形式和內容要求與PCT的關系。對應到DLT就是與《海牙協定》的關系。DLT及其細則文本沒有任何地方提及《海牙協定》,也就意味著其與《海牙協定》是完全獨立的關系,無論是在締約方加入程序和資格方面,還是在兩個公約各自的要求方面,都相互獨立。對此,2013年第29屆會議上,SCT在文件《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體系與〈外觀設計法條約gt;草案之間的關系》(SCT/29/4)°進行了說明。因此,DLT之于《海牙協定》,完全不同于PLT之于PCT,后二者保持了一致性。

(3)未提交優先權文件副本時的恢復。二者的不同可能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外觀設計與發明和實用新型客體的不同,導致二者文件的復雜性和處理程序不同,因此外觀設計程序中這一問題較少出現;二是締結PLT和DLT的時空環境已然不同,尤其是技術基礎設施已非同日而語,比如DLT事實上包括了第11條這樣的規定:“締約方應依照其適用的法律,努力提供電子申請系統;鼓勵締約方提供優先權文件的電子交換。”而如果廣泛采用優先權文件的電子交換,則幾乎不會出現遲交優先權文件副本的問題。

3.DLT超越PLT的要求

(1)12個月的新穎性寬限期,豁免的公開包括設計人或其權利繼承人的公開以及直接或者間接源于他們的公開。PLT沒有類似規定。該要求與美國專利法中一年的新穎性寬限期類同,而遠遠超出中國專利法6個月、限于四種情形的新穎性寬限期。

(2)至少為期6個月的延遲公布。就公布而言,發明專利申請本來就是18個月公布,因此經常考慮的問題是是否需要提前公布。

實際上,盡管WIPO強調DLT并不涉及各國法律的實體規定,但是新穎性寬限期和延遲公布這兩條規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申請人的實體權利。前者自不用說,其排除了源于設計人(及其繼承人)自身的公開對獲權的阻礙;對于后者,其目的是鑒于外觀設計的更加易于模仿、抄襲和傳播的特點,盡量延長申請人對外觀設計的掌控,以便有時間在市場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以更容易應對可能存在的侵權活動。

四、我國外觀設計制度與《外觀設計法條約》的差距

(一)通過與PLT協調已經滿足的DLT要求

對于本文第二部分所述DLT與PLT重疊的內容,我國專利法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已經與PLT協調一致的部分,如果沒有專門排除,則一體適用于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因而已經滿足DLT的要求。如表1所示。

可見,在優先權要求的更正和增加,以及申請遲交情況下的優先權恢復方面,我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36、37條在《專利法》第四次修改時所作的對PLT的協調排除了外觀設計,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外觀設計與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期限不相同。因而在PLT并不覆蓋外觀設計的情況下,《專利法實施細則》若要覆蓋外觀設計,存在立法技術上的煩瑣。此外,強制代理的例外尚不包括為申請日目的提交申請。

表1中國專利法與PLT的協調是否適用于外觀設計

(二)PLT之外我國外觀設計制度已經滿足 或尚未滿足的DLT要求

綜上所述,如表2所示,我國外觀設計制度與DLT的差距體現在:(1)確定申請日的條件不夠寬松;(2)無法更正或增加優先權,也無法在申請遲交的情況下恢復優先權;(3)新穎性寬限期的時間范圍(6個月)和適用情形(四種)均不及DLT寬容;(4)強制代理的例外不包括為申請日目的提交申請;(5)在少數情況下 (委托書和涉及權利轉移的合同),可能會要求國外實體蓋章;(6)缺乏更正錯誤的批處理機制。其中,除了優先權問題外,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制度存在相同的問題,只不過對新穎性寬限期PLT并無要求。

可以看到,除了強制代理例外、蓋章和更正錯誤問題屬于純粹程序管理事項之外,其他方面,雖然WIPO未將其作為實體問題(因而包含在DLT中),但其本質上與實體有關,或者說屬于“半實體”問題,而且前兩項在PLT中也有要求。新穎性寬限期問題PLT雖未涉及但是從需求來說,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同樣存在。之所以說是“半實體”問題,是因為確定申請日所需的文件是申請人獲得權利的原始基礎,例如與后續的實質審查和修改是否超范圍、優先權要求(要求或者被要求)是否成立息息相關;優先權和新穎性寬限期在特定情況下就涉及專利的存廢。

表2:PLT之外中國專利法與DLT的差距

五、我國應對《外觀設計法條約》的理念、原則與路徑

(一)從PLT到DLT我國的國情變化

WIPO外交會議通過DLT時的中國國情,已經與應對PLT時有所不同。在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入世尚不久,國內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能力有一定發展,但仍然不強。例如《專利法》第三次修改時開展應對PLT的策略研究的200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申請476264件,其中來自國內企業的專利申請127397件,來自國外的職務專利申請89976件。在受理的139566件發明專利申請中,國內企業的發明專利申請40196件,國外職務專利申請77575件。發明專利申請量前10當中,國內企業僅4家。1°

因此彼時對是否正式批準加入PLT或向其標準看齊,尚存疑慮。比如在國內外申請人存在弱一強不對等時,程序上過于寬松和便利會導致國外專利大量涌入,受益的主要是外國發達國家申請人而不是國內(及發展中國家)申請人;又如擔心損及公眾利益(如專利的失效和恢復過程中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以及增加行政和司法運行成本等。PLT還涉及語言的便利和強制代理的例外,因此也有擔心損及主權和語言文化,以及沖擊專利代理行業。\"因此,觀察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我國《專利法》適應PLT的進程可見,除了少數議題我國法律和實踐原本就符合PLT之外,我國只是在2007年迫于PCT的壓力,作為受理局接受針對遺漏部分的援引加入和申請遲交情況下的優先權恢復。其他議題在第三次修改時完全未涉及。

經過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能力今非昔比。2023年發明專利授權量920797件,其中國內申請人819234件,國外申請人106563件。1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處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亦有大幅提高。例如電子申請已經取代紙件成為主要的專利申請形式,各種管理和檢索系統漸次投入使用,各類專利申請的審查周期、專利復審和無效宣告案件的審理周期均大幅縮短。在這種情況下,上文所述的很多擔心便不再存在。這就能夠解釋我國在專利法及其細則、審查指南的第四次修改中,大幅采納了PLT的規定,應當說基本上“應采盡采”了,所余者除確定申請日的寬松條件非常重要外,其他各項并不關鍵。

與外國工業產權發達國家相比,創造性高度似乎比不上發明專利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自始至終在我國專利制度和創新激勵體系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外觀設計與發明、實用新型三位一體的專利制度,還是當下大量實務工作者和學者推進外觀設計單獨立法的努力,都是認同其對創新的重要作用的一種表現。同樣可以看專利授權量方面的表現:2023年國內申請人外觀設計專利授權量628,384件,國外申請人9,560件。13即便在PLT剛剛生效后的2006年,截至當年10月底,我國有效專利總量中,國內外觀設計占221,234件,而國外外觀設計占38,847件。 14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作為外觀設計申請大國,對DLT就有理由和動力采取更加積極的態度。事實上,我國一貫對DLT的推進持積極的態度。2011年,中華商標協會作為觀察員參加了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SCT第25屆會議。152016年申長雨參加第56屆WIPO成員國大會,表示期待《外觀設計法條約》在本屆會議上取得積極成果。 162018 年,申長雨在WIPO成員國大會的58屆會議上,期待推動《外觀設計法條約》外交大會盡早召開。17《2023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顯示,我國政府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的舉措,其中就包括推進《外觀設計法條約》和知識產權與遺傳資源外交會議有關磋商進程。1此次利雅得外交會議通過DLT之后,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新聞稿中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我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和駐沙特大使館共同派員組成中國政府代表團參會,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盧鵬起任團長。會議期間,代表團成員積極參與會議談判,對成功締結條約發揮了建設性作用,有力推動了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向著公正合理方向發展。”19

(二)我國應對DLT的理念和原則

不過,盡管我國代表團參加了WIPO利雅得外交會議并且推動外交會議通過了DLT,但我國并沒有立即簽署該條約,2這是因為,一方面,與其他大國一樣,我們對條約的簽署和加入尚需國內立法程序的批準;另一方面,我們仍然需要對條約內容適當權衡,采取適當的策略。

在《專利法》第三次修改前組織的專題研究中,《專利法條約的應對策略》課題組提出修改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以與PLT相協調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應包括:(1)方便申請人;(②)不減損公眾或者第三人的利益;(3)盡量不增加立法、司法和行政的負擔;(4)盡量利用現有專利法和實施細則的體系;(5)合理劃分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職能。2以上原則,在考慮我國外觀設計制度與DLT的協調時,同樣應當遵循。不過,在公眾和第三人利益之外,還應考慮國家利益,雖然后者可能部分包含在前者,以及對立法、司法、行政負擔的考慮中。

WIPO的SCT在制定DLT草案過程中所遵循的理念,有與以上原則相通之處。SCT指出:“在簡化和優化工業品外觀設計程序的工作中,用戶和主管局的需求不是被納入考慮的唯一因素。一個兼顧各方利益、靈活的工業品外觀設計制度,還必須考慮普通公眾的利益以及成員國的不同發展水平。\"2因此,SCT力圖在不同利益之間實現平衡。這包括設計人與申請人的利益、行政部門的利益、第三方和普通公眾的利益,以及成員國的發展水平構成的限制。例如,對于“多項申請”的規定是出于維護申請人的利益,但多項申請可能造成的影響是檢索更難、費用更高。為了在申請人的利益和主管局的利益之間實現平衡,主管局是否接受多項申請,視適用的法律中規定的條件而定。又如,延遲公布對申請人有益,因為這讓申請人能夠控制產品的首次商業發布,但從普通公眾的角度看公布工業品外觀設計有益,因此就要通過設置合理的延遲期限予以平衡。

(三)我國應對DLT的路徑

基于上述積極的態度以及平衡各方利益包括國家利益的理念和原則,下面針對我國現行外觀設計制度與DLT不協調之處,進行應否協調的利弊分析。由于我國專利法“三位一體”的特點,下述分析也將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制度進行類似的變革考慮在內。

從表3可見,對于表中第3到第6項,即優先權的更正、增加和恢復,為申請日目的的強制代理例外,不要求國外實體蓋章,以及更正錯誤的批處理這四個方面,幾乎對各方都有利或無影響,或只有很小的影響,尤其是優先權問題,專利法已經通過與PLT協調而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引入了類似的制度。因此與DLT的協調應當基本無疑義,可在任何恰當的時候予以實施。

問題在于確定申請日的寬松條件和更加寬松的新穎性寬限期問題,涉及我國專利制度比較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如果在我國三位一體的專利法體系下考慮問題,核實新穎性寬限期中公開內容、公開時間、公開來源的困難和負擔,不完備的原始遞交文件造成的專利原始公開內容、權利范圍和穩定性的不確定,以及審查中的公開超范圍、優先權有效性等問題,對于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來說尤為嚴峻。這也是為什么專利法及細則和審理指南第四次修改對PLT的適應,亦未涉及確定申請日的寬松條件。從整個專利法體系來看,表中前兩項與DLT的適配情況,中國要達到理想狀態尚需時日。

六、代結語:《外觀設計法條約》強化了外觀設計單獨立法的理由?

不過,在寬松的申請日確定條件之外,為何DLT還規定了寬松的新穎性寬限期制度?一方面,固然WIPO利雅得外交會議與PLT締結的2000年相比已經過去24年,情勢已有較大變化;另一方面,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外觀設計專利之客體與發明專利客體的不同。外觀設計的公開內容系于“外觀設計表現物”,按照DLT細則,其可以是照片、圖形復制件或者主管局接受的任何其他可視表現物(按照SCT的解釋,可以是例如視頻)。但不管其形式多么自由,其都具有可視的形象,這也是權利保護的真正客體所在。因此,前一部分所述的困難對于外觀設計來說,相比于發明和實用新型就會小很多。此外,寬松的新穎性寬限期條件和期限,還與許多國家的獨立立法以及外觀設計的功能與著作權或商標更為接近有關,其在商品市場營銷中的作用要求其創新和市場化更具有時間性,因此就如作品和商標一樣,存在很多預先展示或者銷售的場景,設計者需要獲得保護。

表3與DLT協調的利弊分析

就寬松的申請日確立條件而言,外觀設計的上述特點,同樣使得新制度對外觀設計制度帶來的問題,遠遠小于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制度帶來的問題,因為對于后兩者,公開內容和權利范圍的確定,完全系于非常抽象的文字描述。其間區別無需贅述。

因此,如果需要在確立申請日寬松條件和新穎性寬限期兩方面與DLT協調,但發明與實用新型制度與PLT協調及放寬新穎性寬限期制度之時機并不成熟,那么外觀設計的單獨立法又多了一條支持的理由。 23

當然,也有一種選擇:令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制度在確立申請日的寬松條件方面也同時適應PLT要求,在新穎性寬限期方面也與適應DLT的外觀設計制度同步改革(雖然PLT沒有要求)。例如,有論述認為,消極占有(即排他權)應充分考慮積極占有(實際創造或掌握信息)的具體情形。24先申請制本來是為了鼓勵對創新及早申請專利和公開,邏輯上不能反而懲罰發明人自己的公開,因此發明人自己的公開應當不影響其獲得專利權,應當學習美國的為期1年且條件非常寬松的新穎性寬限期25(DLT的新穎性寬限期實際上與美國相同)。又認為,當前的本國優先權制度某種程度上相當于臨時申請制度,但是起不到相應的效果,反而給申請人帶來麻煩,有必要將其改造為真正的臨時申請制度,并至少對臨時申請降低確立申請日的文件要求。但是,發明和實用新型制度的這一選擇,短期內可能難以實現。

From Patent Law Treaty to Design Law Treaty——The Coping Concepts,Principles and Paths of China's Patent Law

Abstract:Although China has notformally joined andratifed thePatentLaw Treaty,under theimpetusofthe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andbasedontheconcept ofconvenienceforapplicants,thelegislationand practiceofChinaare gradualy moving closerto the PatentLaw Treaty.Asofthe fourthamendment to the Patent Lawandthecorrsponding amendments to therules and examination guidelines,China’s patentsystem is notfar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thePatent Law Treaty. With this amendmenttothe patent system,thedesignsystem has gained \"unexpected\"benefitsdue tothe patentlaw moving closer tothePatentLawTreaty.ComparedwiththePatentLawTreaty,theDesignLawTreatydoptedonNovember22,2024,has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erences (and going farther). China’sconcept and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the Design Law Treaty shouldstilltakeintaccounttheiterestsofpplicantstepublic,irdparti,dmiistrativeageniesadtestateCatil neds timetoconsidertherelaxedconditionsfordeterminngtheapplicationdateandtherelaxednoveltygraceperiod,butother aspectscanbequicklycoordinatedwiththeDsignLawTreaty.Taking intoaccountthesignificantimpactoftherelaxednovelty grace periodandtherelaxed conditions fordetermining theapplicationdateon the patentsystem,aswellasthedistinction betweenthe subject materof industrial designs and inventions and utility models,theneed forcoordination with the Design Law Treaty will further strengthen the necessity of separate legislation for industrial designs.

Keywords: Patent Law Treaty; Design Law Treaty; Patent Law; Separate Legisl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猜你喜歡
外觀設計
基于天府文化仿生的有軌電車外觀設計研究
包裝工程(2023年24期)2023-12-27 09:18:40
從日本關聯外觀設計制度的角度看日本外觀申請策略
專利代理(2021年2期)2021-07-05 02:20:36
英國非注冊外觀設計制度研究
知識產權(2019年2期)2019-03-19 05:46:12
以色列新《外觀設計法》8月7日生效
局部外觀設計保護中的幾個問題
知識產權(2018年4期)2018-05-09 07:24:20
我國增加局部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研究
知識產權(2018年4期)2018-05-09 07:24:19
外觀設計專利的后續保護及其限制
知識產權(2016年7期)2016-12-01 07:00:50
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困境及成因分析——以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條件為視角
東南法學(2016年2期)2016-07-01 16:42:35
小型汽車外觀設計的發展趨勢研究
工業設計(2016年6期)2016-04-17 06:42:47
工業產品外觀設計知識產權保護的選擇
工業設計(2016年12期)2016-04-16 02:51: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毛片基地| 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国产97色在线| 99精品欧美一区|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一|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国产成人三级| 亚洲无码37.| 不卡无码网| 中文字幕第4页|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另类| 欧美笫一页|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91福利片| 亚洲精品va|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成人91在线|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综合18p| 日韩黄色精品| 亚洲视频免|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永久在线播放|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在线观看的黄网|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毛片基地视频|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亚洲成年人网| 国产精品视频a|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欧美啪啪一区|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久久成人免费|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www.亚洲一区| 啊嗯不日本网站|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jizz在线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