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Impact of Financing Capacityof SmallandMedium-sized EnterprisesonSupplyChainResilience underEmergencies
WANG Wenli, LEI Mi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iyuan University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Taiyuan O31ioo,China)
中圖分類號:F273.7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9.026 risks.By taking emergencies as the background,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SMEs' financing capacity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under regular and major emergen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ecologywith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the resource base view and utilizing the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nancing capacity of SMEs under regular emergencies has an impact on supplychain resilience.However,the internal financing capacity of SMEsundermajor emergencie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and the external financing capacity has no impact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s a supplement to the study of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under emergencies,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and provides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MEs to better avoid risks,improve efficiency,and prevent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under emergen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face the risk of supply disruption under emergencies. Improving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can enhance SMEs' ability to resist
Key words: emergencies; financing capacity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elasticity; empirical research
0引言
在當前全球化經濟大環境不穩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供應鏈金融和管理的復雜度比以往增多,使得供應鏈面臨的風險程度也大大增強。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中小企業最容易受到環境動態的影響。據報道,在突發事件中(如:海嘯、臺風、疫情、俄烏沖突、日本排放核廢水等),供應鏈彈性受到嚴重考驗[-5]。相較于大型企業供應鏈擁有龐大的資金支持與成熟的管理機制,中小企業供應鏈彈性不足,使得中小企業無法承受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導致破產@。因此,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如何有效的提高中小企業供應鏈彈性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探討。
Van Hoek以COVID19為背景,強調了供應鏈管理者在實施風險管理和供應鏈彈性方面存在的困難,并呼呼學者對供應鏈彈性進行更多的實證研究。Graves et al8明確指出了在重大突發事件下研究供應鏈彈性的重要性。劉家國等以突發事件為研究背景,證實了供應鏈彈性可降低供應鏈脆弱性,呼呼有關學者進行不同行業的相關研究。Sturmet al從動態能力的視角出發,發現了提高供應鏈彈性可有效的對抗突發事件帶來的供應鏈中斷。林靈等研究了重大突發事件下企業融資能力對房地產行業影響。高佳等討論了重大突發事件下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金融的重要性。因此,上述研究共同表明,在突發事件下,對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和供應鏈彈性進行研究,非常符合時代特征和形勢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多數研究聚焦于突發事件下供應鏈風險管理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2-3],也有研究基于融資約束,致力于研究融資能力在緩解突發事件帶來不利影響下所起的作用。Yanetal.運用數學模型佐證了企業融資能力在緩解突發事件所帶來的中小企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大突發事件下供應鏈金融風險傳導機理及防控策略研究”(72171162)作者簡介:王文利(1982—),男,湖北鐘祥人,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雷敏(1992—),女,山西平遙人,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引文格式:王文利,雷敏.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J].物流科技,2025,48(9):109-113,123.
業融資約束所起的積極作用。鹿峰4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對企業融資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然而,這些研究在突發事件下僅單純的考慮企業融資能力或供應鏈彈性,并未探索突發事件下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且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下,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也不同。朱新球[5根據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及威脅程度不同(如:傷亡人數、財產損失、持續時間、影響范圍等),將突發事件分為常規突發事件與重大突發事件。在常規性突發事件中,白元龍研究了企業風控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賀睿探索了制造行業中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在重大突發事件中,Baz etal2證實了企業風險管理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
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借鑒資源基礎觀理論,探索性地研究了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分別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并運用回歸分析對其進行實證研究,以期為我國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風險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作為一項理論貢獻,本文所作的研究可以為研究突發事件下供應鏈彈性提供一條全新方向。本研究與已有的研究結論,共同說明了重大突發事件下企業融資能力的重要性,其機制機理還需深入研究。
1理論分析
1.1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是由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組成,是指一個企業可能融通資金的水平大小[8-9]。內部融資能力是指企業依靠自身的現金流、留存收益等方式獲取資金來源,它取決于中小企業的利潤水平。外部融資能力是指企業依靠自身之外的經濟主體獲取資金來源[20]。
由于中小企業有限的金融資源,使得大部分中小企業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面臨融資困境,只能依靠內部融資緩解融資難題[22。李強等2從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兩方面研究了企業融資能力對企業技術創新投資決策的影響。鑒于此,本文通過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和企業外部融資能力兩個維度測量企業融資能力。
1.2供應鏈彈性
近年來,由于突發事件的增多,供應鏈彈性作為克服供應鏈脆弱性的一種方法,已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朱新球等[24指出供應鏈彈性由恢復能力、適應能力等構成。Christopher et al2和Gosling et al2將供應鏈彈性定義為供應鏈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恢復到理想狀態的能力。Huang etal.將供應鏈彈性定義為在重大突發事件下,供應鏈吸收沖擊的有效性以及恢復的有效性。綜述以上文獻發現供應鏈彈性具有以下特點:適應性、響應性、恢復性。本文在定義供應鏈彈性時,借鑒了上述文獻,并使用了Hohensteinet all28對供應鏈彈性的定義,即公司在重大突發事件下準備、響應以及恢復的能力。
2研究假設
本文嘗試性地探索了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為此,本文通過電子郵件和現場調查兩種方式收集了408份真實完整的數據,然后通過回歸模型來論證。本文的方法來源于資源基礎觀,在供應鏈彈性中,資源基礎觀可用來解釋彈性的前因資源和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
由于近年來突發事件增多,加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弱,中小企業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供應鏈彈性可使中小企業供應鏈在受突發事件沖擊時,吸收其擾動,加快恢復,提高抗風險的能力。而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可從側面體現企業績效,進而影響中小企業供應鏈彈性。以往研究2-30指出,增強供應鏈彈性有助于提高企業融資能力。而現實中往往是融資能力強的企業更能夠從突發事件的沖擊中快速恢復。金永紅等3從企業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個視角出發,應用的順序融資理論探尋了不同行業在突發事件時的融資方式。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中小企業往往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而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是企業外部融資的一個評定指標[18]。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常規突發事件下,內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有積極的影響;
H2:常規突發事件下,外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有積極的影響;
H3:重大突發事件下,內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有積極的影響;
H4:重大突發事件下,外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有積極的影響。
3研究設計
為了研究企業融資能力和供應鏈彈性之間的關系,本文在整理了現有理論并推導出相應的假設后,基于金融生態視角,采用了調查方法收集數據,并運用回歸模型進行實證研究,以此來檢驗本文的研究假設。
3.1調查問卷設計與數據收集
本文的數據是2022—2023年通過對中國北京地區430家中小企業進行的隨機抽樣調查收集的。調查通過電子郵件和現場調查兩種方式向經理和主管收集數據,并說明研究的目標,以確保所收集的數據能夠準確反映被調查企業的經營狀況。在剔除缺失值較多的無效問卷后,我們共收到408份完整問卷,回復率為 95% 。在本文中,問卷的設計、抽樣過程以及問卷的分發都遵循了嚴格的實證分析步驟。
此外,使用最大方差旋轉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并進行了穩健性檢驗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
表1給出了公司的概況。在這項調查中,408個有效樣本數據按公司性質、成立年限進行分類。從公司所屬行業分布上,大部分樣本為“家電”,比例是 18.38% ;從公司的性質來看,樣本中“股份制企業”相對較多,比例為 51.47% ;對于公司成立年限來講,“6\~10年”占比最高為 33.33% 。所選的樣本被認為是總體的代表。
表2顯示了突發事件對公司的影響程度(采購,生產或銷售),樣本中“比較符合”相對較多,比例為 21.81% 。表明本研究以突發事件為背景是可行的。

3.2效度和信度分析
本文分別對常規突發事件下和重大突發事件下所收集到的數據結果進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以此來檢驗收集的數據是否真實反映實際情況和研究內容。
本文采用Cronbach'sAlpha系數評估信度。通常情況下,Cronbach'sAlpha系數達到0.8時表明問卷量表的可靠性非常好;處于0.7\~0.8時說明具有相對高的可信度。本文對調查問卷的樣本數據分析(見表3),發現常規突發事件下和重大突發事件下的Cronbach'sAlpha值均大于0.7,表明本研究的問卷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較好,數據可信度可以接受。

驗判斷是否可做因子分析,并根據累計方差解釋率查看樣本大致信息,最后使用最大方差旋轉方法(Varimax)進行旋轉,找出因子和研究項的對應關系,判斷其結構效度。


在對研究數據進行效度分析時,可以看出 KMO=0.958gt;0.7 Bartlett球形度檢驗 (plt;0.05) ,表明本文所選的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具體結果如表4所示。
本文一共提取出4個因子,其常規突發事件下的旋轉后累積方差解釋率為 64.369% ,重大突發事件下的旋轉后累積方差解釋率為 65.805% 。并使用最大方差旋轉方法(Varimax)進行旋轉,得到因子載荷矩陣,發現因子與研究項的對應關系與假設相符,同時各因子對應的測量題項的因子荷載均大于0.4,表明該量表的結構效度較好,可用于后續分析。
3.3相關分析
本文利用相關分析研究各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表示相關關系的強弱情況。由表5可知,常規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均和供應鏈彈性存在正向相關關系;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和供應鏈彈性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中小企業外部融資能力和供應鏈彈性之間并沒有相關關系。

,
。3.4回歸分析
本文將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分別作為自變量,而將供應鏈彈性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計算結果如下:(1)常規突發事件下的模型公式為:供應鏈彈性
企業內部融資能力;供應鏈彈性 =2.823+0.335* 企業外部融資能力,其中,中小企業外部融資能力中,模型 R2=0.296 ,意味著企業外部融資能力可以解釋供應鏈彈性的 29.6% 變化原因,對模型進行F檢驗時發現模型通過 F 檢驗( F=170.350 ! p=0.000lt;0.05) ,即企業外部融資能力一定會對供應鏈彈性產生影響,企業外部融資能力的回歸系數值為0.335( t=13.052 , p=0.000lt;0.01) ,意味著企業外部融資能力會對供應鏈彈性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見表6);而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中 R2=0.353 , F=221.194 , p=0.000lt;0.01 , t=14.873 ,回歸系數值 :=0.499 ,說明在常規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一定會對供應鏈彈性產生影響關系(見表7)。由此可知,中小企業外部融資能力和內部融資能力會對供應鏈彈性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假設H1和假設H2成立。(2)重大突發事件下的模型公式為:供應鏈彈性 =4.044×0.077? 企業外部融資能力;供應鏈彈性
企業內部融資能力。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
, F=153.980 , p=0.000lt;0.01 t=12.409 ,回歸系數值=0.447)對供應鏈彈性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見表8),假設H3成立;而中小企業外部融資能力 (R2=0.009 F=3.594 , p=0.059gt;0.01 , t=1.896 ,回歸系數值
)并不會對供應鏈彈性產生影響(見表9),假設H4不成立。




3.5穩健性檢驗
本文將“供應鏈彈性”由供應鏈靈活性、供應鏈速度構成“供應鏈彈性2”代替[2],以進行穩健性檢驗,若原假設成立,則通過穩健性檢驗,若原假設不成立,則不通過穩健性檢驗。
本文將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分別作為自變量,而將“供應鏈彈性2”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發現:(1)常規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外部融資能力和內部融資能力會對供應鏈彈性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2)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企業外部融資能力并不會對供應鏈彈性產生影響,假設4不成立。
4討論和結論
為了探索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便于中小企業積極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本文分別從常規突發事件下和重大突發事件下入手,借鑒了資源基礎理論,研究了常規突發事件下和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構建了常規突發事件下和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的概念模型,借助回歸分析法對其進行實證研究,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最終得到以下結論:
在常規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和外部融資能力都對供應鏈彈性具有顯著影響;在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有顯著影響,而外部融資能力則對供應鏈彈性沒有影響,這是因為重大突發事件影響范圍廣,銀行等金融機構會面臨較大損失,在選擇授信時會比較謹慎。因此,在常規突發事件發生時,中小企業可以內部和外部融資能力相結合,來提高供應鏈彈性,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風險挑戰。而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中小企業可以增強內部融資以提高供應鏈彈性;如果需要外部融資發揮作用,則需要政府出臺貼息、風險補償等相關政策,來激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信貸。
鑒于以往的研究供應鏈金融是供應鏈管理下的新型產物,關于供應鏈金融的研究仍然很少,基本上是定性分析,利用模型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本文認為前人研究成果仍有擴展的空間和必要性。本文其中一個重要的貢獻研究供應鏈金融下的企業融資能力與供應鏈管理下的供應鏈彈性關系,研究結果對供應鏈金融做了向外延伸,且從定量分析角度進行分析,為以后學者研究探尋了道路。本文另一項突出貢獻是分別對常規突發事件下和重大突發事件下的中小企業進行調研,確認了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對供應鏈彈性的影響,表明了在重大突發事件下中小企業內部融資的重要性。本文是對突發事件下供應鏈彈性研究的一項補充,為中小企業在突發事件下更好的規避風險,提高效益,防止供應鏈中斷,提供理論支持。
本文也存在不足之處。首先,本文的數據來源主要是北京地區,而對于二線三線城市的數據欠缺,還應再收集其他地區數據來驗證模型。其次,本文是運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研究,還需要進行定量分析,通過數值建模方式來驗證結果。最后,本研究未考慮政府的角色。未來可從以下幾方面改進:(1)做實證研究時,將政府決策考慮其中,政策性的建議對中小企業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2)問卷數據來源考慮要更加全面,研究范圍也可以進一步擴大;(3)本研究后期可運用數值模型進行驗證,使結果更加嚴謹。
參考文獻:
[1]FLYNNB B,SAKAKIBARA S,SCHROEDER R G,etal.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inoperations management[J].Joumal ofOperations Management, 1990,9(2):250-284.
[2]NAKATANIJ,TAHARAK,NAKAJIMAK,etal.Agraphtheory-basedmethodologyforvulnerabilityasessmentofsupply chains using the life cycle inventory database[J]. Omega,2018,75:165-181.
[3]HUANGHH,KERSTEINJ,WANGC,etal.Firmclimaterisk,riskmanagement,andbank loanfinanc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22,43(13):2849-2880.
[4]陳金曉,陳劍.考慮斷鏈風險的供應鏈績效測度與 Nash談判[J].管理科學學報,2023,26(1):1-18.
[5]高佳,榮鷹.自然災害對企業價值的實質影響——基于中國上市公司地震公告的事件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22,25(4):67 -87.
[6] YAN B,LIANG MR.Aeviation effetof supplychain finance onfinancing constraintsof high-tech small-andmediumsized enterprises[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23,44(3):1634-1641.
[7]VAN HOEK R.Research opportunities fora moreresilient post-COVID-19 suply chain closing thegap betweeresearch findingsand industry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Operationsamp;Production Management,2O20,40(4):341-355.
[8]GRAVESSC,TOMLINB T,WILLEMS SP.Supplychainchallngesinthepost-CovidEra[J].ProductionandOperations Management, 2022,31:4319-4332.
[9]劉家國,周粵湘,盧斌.基于突發事件風險的供應鏈脆弱性削減機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5,35(3):556-566.
[10]STURM S,HOHENSTEINNO,HARTMANNE.Linking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and supplychain resilience tostrengthenbusinessperformance:Anempiricalanalysis[J].InternationalJoualofOperationsamp;ProductionManagement,2023,43(9): 1357-1386.
[1]林靈,曾海艦,房地產價格波動的微觀傳導效應研究——基于融資約束的視角[J].管理科學學報,2017,20(7):68-85.
[12]BAZ JE,RUEL S.Cansuply chainrisk management practices mitigatethe disruptionimpacts onsuply chains‘resilienceandrobustnes?EvidencefromanempiricalsurveyinaCOVID-19outbreakera[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 Economics,2021,233:107972.
[13]ASH C,DIALOC,VENKATADRI U,etal.Distributionall robustoptimizationof a Canadianhealthcaresuplychaintoenhance resilienc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Computers amp;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2,168:108051.
[14]鹿峰.對公司融資能力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一個公司治理的觀點[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77-82.
[15] 朱新球.應對突發事件的彈性供應鏈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1.
[16] 白元龍.基于動態能力視角的供應鏈彈性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9.
[17] 賀睿.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彈性的制造業實證分析[J].互聯網周刊,2023(9):37-39.
[18] 康晶.成長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7.
[19] 陳曉紅,郭聲琨.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0] 羅鄂湘,孫心怡,融資約束、供應鏈融資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例[J].經濟論壇,2022(3):131-141.
[21]BECK HTL,DEMIRGUC-KUNTA.Smallandmedium-sizeenterprises:Accessto financeasagrowth constraints[J]Jourm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6,30(11):2931-2943.
[22] 許冀藝,于海燕.基于金融生態視角的民營企業融資能力研究[J].金融與經濟,2008(5):62-64.
[23] 李強,曾勇.融資能力與技術創新投資決策:一種實物期權方法[J].系統工程學報,2009,24(1):1-8.
[24] 朱新球,程國平.彈性供應鏈研究述評[J].中國流通經濟,2011,25(32):43-47.
[25] CHRISTOPHERM,LEEH.Mitigatingsupplychainriskthroughimprovedconfide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 amp;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4,34(5):388-396.
[26]GOSLINGJ,PURVISL,NAIMMM.Supplychainflexibilityasadeterminantofsuplierselection[J].Internationaloualof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128(1):11-21.
[27] HUANG K,WANG K,LEEP K CY,etal. The impact of industry4.0onsupplychain capabilty andsupply chainresilience:Adynamicresource-based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ductionEconomics,2023,262:108913.
[28]HOHENSTEINNO,FEISEL E,HARTMANNE,etal.Research on thephenomenon ofsupply chainresilience:Asystematicreviewandpathsforfurtherinvestig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amp;LogisticsManagemnt,2015,45(1/2):90-117.
[29]馬春愛.上市公司財務彈性來源研究[J].財會通訊,2017(6):66-68.
[30]金永紅,錢雯婷.我國中小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對企業盈利能力影響研究[J].軟科學,2010,24(3):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