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軌道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各軌道交通客戶既要確保運用安全又要提質增效,需要在降低配件庫存、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提升經濟效益。(以下簡稱“浦鎮公司”)對配件業務模式進行了創新,建設了“京東”式的配件采銷一體化平臺,基本實現了配件服務的零庫存管理,帶來較好效益,也為客戶創造了新價值。
對數字化服務的戰略定位
數字化是中車重要戰略部署,通過打造數字化產品,建立“全生命周期數據駕駛艙”從而實現面向全壽命周期服務在不同市場空間的縱向與橫向拓展,鞏固中車新造、運維、檢修、配件、服務“五位一體”的全鏈條優勢。
配件服務作為“全生命周期數據駕駛艙”中“五位一體”的全鏈條中重要環節,是滿足全壽命周期市場的縱向與橫向拓展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配件服務創新業務模式的構建
浦鎮公司聯合上海局、南昌局和濟南局,通過集采充分發揮物資采購規模優勢,形成了“總對總”的創新合作模式,即3家鐵路局打包配件需求,由主機廠集中統一采購,向3家鐵路局集中供貨,實現采購效率、效益雙提高。
浦鎮公司針對配件服務業務,重新構建了適合配件服務業務的技術體系、供應鏈體系和質量體系。
在技術體系方面,分構型統一車型配件目錄,制定標準化技術規格書。在供應鏈體系方面,整合供應鏈資源,發布企業標準,確保了配件渠道的合規性。在質量體系方面,實施分級管理,制定了供方準入、首件鑒定、入庫檢驗、評價考核等管理流程,確保產品質量。
數字化賦能配件服務新模式的價值創造
“總對總”的配件服務模式,帶來配件業務爆發增長,框架協議物資達15000余項,每年的采購訂單量超20000條。為提升流程效率,浦鎮公司建設了“京東\"式的配件采銷一體化數字平臺,全流程實現自動化、節拍化、目視化式的數字化貫通,大幅提升了業務效率,基本實現了業務的零庫存管理:
(1)藍本字典與智能下單。配件服務數字化平臺搭建了含配件名稱、型號、圖紙等信息的數字化物料藍本字典,實現了物料信息的標準化,形成了支持“京東式”的精確查詢、模糊查詢、掃描查詢與掃碼下單多種功能,訂單處理效率提升 40% 。
(2)全流程自動化。配件服務數字化平臺從客戶下單、確認訂單、采購人員接單、供應商收單、供應商響應發貨、實時物流信息、質量檢驗、業主掃碼收貨、貨品開票,全過程實現流水線節拍化,實現毫秒級信息推送,響應效率提升 50% 。
(3)高效的過程管控。客戶下單后,客戶、公司及供應商三方均通過配件服務數字化平臺實時獲取訂單狀態,實現信息零差異,并能將項目流程異常實時推送至相關責任人的工作臺,實現異常實時管理。
(4)數據價值的挖掘。基于上述的配件業務流程及配件業務數據,配件數字化平臺不僅實現配件業務全流程及相關數據實時管理,還可將數據進行組合分析,并且實現實現多用戶、多維度的個性化數據和指標推送,從而能夠讓各個管理層掌握和管理數據指標。
數字化賦能“總對總” 配件服務模式的創新成效
1.形成三方共贏模式
“上海局”“南昌局”“濟南局”通過集采模式降低了配件采購成本和庫存,同時依托主機企業的技術體系、質量體系和供應鏈體系,提高了配件的可靠性。
公司基于路局的配件采購規模,進一步提升配件規模優勢,做大了配件銷售規模和利潤,同時提高配件規模效益
配件供應商基于公司的采購規模效應,提高了業務體量,通過業務體量贏得了更大效益
2.實現了零庫存管理
數字化下配件業務,物流信息實時監控,到貨時間變的透明可控,絕大多數配件實現直發,通過配件服務數字化平臺的預測、預判,準確匹配路局配件到貨時間的需求,大幅降低安全庫存,相對其他同類項目存貨占用銷售額 50% 的相比,優勢明顯,基本實現了零庫存管理。
3.配件業務實現數轉智改
配件業務通過數轉智改不僅實現了電子藍本字典、三方信息協同、自視化管理、物流信息實時化等數字化功能,還通過與公司其他數字化平臺的數據交互,實現關鍵配件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信息的采集和關鍵配件的質量監測、故障溯源、廠商評估等一系列數字化轉型。
該案例是公司以“產品 + 服務”模式戰略的成果之一,成為“兩業融合”標桿案例,該案例也入選了工信部2024年工業領域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典型實踐案例。
業務未來展望
當前,國鐵集團18家路局中已有6家與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未來 2~3 年,計劃擴大合作路局,并拓展至城軌等領域。后續將隨同技術的發展,引入AI與物聯網技術,開發配件壽命預測模型,進一步在提升效率、效益上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