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近年來,教育部陸續發布多項文件,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初中處于基礎教育階段,初中數學教育應傳授知識,注重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的培養.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初中數學課堂的核心目標已不再局限于知識的傳授,而是通過數學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教師要積極探索符合新時代教育要求的高效課堂教學策略,以此提升數學教育質量.
2教學目標的變化與核心素養的要求
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的設定發生變化.第一,教學目標不再僅局限于知識傳授,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數學教育應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結合.核心素養的提出,推動廣大教師對數學學科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審視.第二,數學教學目標的變化體現了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理念.教學目標從傳統的“知識點學習”轉變為“能力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三,情感與價值觀的培養成為新的教學目標之一.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數學教學不再是孤立的學科,而是幫助學生培養科學精神、嚴謹態度和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要載體.教師需要通過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愛,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用數學工具的信心.
3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特征
3.1 注重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的數學課堂一般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而在高效課堂中,教師的角色更趨向于引導者和促進者,重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欲望.首先,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設計,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數學問題中進行探索與思考.例如,通過引導學生發現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討,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教師在課堂中要提供適當的學習支持,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路.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展示等多種方式,促進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使他們可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與反饋,及時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進步.
3.2 教學內容的優化與整合
首先,教學內容的優化意味著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選取和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不再是單純的章節堆砌,而是要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行有機整合.比如,代數、幾何、統計等知識模塊之間并非孤立存在,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將不同模塊的知識進行比較、聯系與運用,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整體的數學思維框架
其次,教學內容的整合側重于知識點之間的縱向銜接與橫向聯系.通過合理安排教學順序,教師可以使難度逐步遞進,避免學生在知識點之間跳躍,導致認知混亂.例如,在幾何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和幾何變換等內容進行整合,通過比較不同幾何圖形的特征和性質,幫助學生理解幾何知識的整體結構,而不是讓學生單純地機械記憶公式或定理.
3.3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的本質是嚴密的邏輯體系,學生須通過明確的邏輯推理、步驟去解決問題.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解決逐步遞進的數學問題,以及強調問題解決過程中每一步的推理和論證,幫助學生建立起清晰的邏輯思維模式.比如,在講解代數方程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解題,還要強調解題過程中的步驟和規律,讓學生理解每個解題環節的邏輯關系.此外,數學知識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學生需要通過概念的理解和符號的運用,逐步從具象的情況推向抽象的理論.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從具體實例出發,逐漸過渡到更抽象的數學模型[1].
4構建初中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與實踐
4.1 明確教學目標,精準把握學情
在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中,明確教學目標是實施精準教學的關鍵.教師通過科學的目標設定,可以確保每一節課的教學方向明確、內容切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精準把握學情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只有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狀態和認知水平,教師才可以有效設計教學活動并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時,首先要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內容和技能:一是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和結構,二是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三是可以通過實際問題解決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設置較高層次的目標,即通過解方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代數思維和數學推理能力.在實施具體教學時,教師需要先對學生的現有水平進行評估,掌握學生在此之前的數學基礎.例如,學生是否理解代數的基本概念,是否可操作基礎的數學運算,是否有解決簡單方程的經驗,等等.通過此評估,教師可以清晰地知道哪些學生可能會在理解方程結構和解題步驟時遇到困難,哪些學生可以直接進入方程的應用階段.假設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時,教師首先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來引人.例如:“小明買了3本書,每本書的價格相同,總共花費了75元,問每本書的價格是多少?”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這個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而構建方程.
接下來,教師通過學生的討論和示范,引導學生建立起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設每本書的價格為 x .那么方程就可以表示為 3x=75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對方程結構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如何從文字描述中提取出數學關系,并通過簡單的運算解出方程.解方程的步驟包括:
(1)分析方程:方程 3x=75 中,3與 x 是乘法關系,75是總價.(2)求解方程:將等式兩邊同時用除法消去3,得到 x=25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情適時調整教學策略.例如,對于那些掌握得較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嘗試解決更為復雜的應用問題,比如“兩數之和為20,差為4,求這兩數”.對于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則要通過簡化問題,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方程的構建和解法,甚至可以通過具體的操作演示或小組合作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難點[2].
4.2設計探究性活動,發展學生思維
在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中,設計探究性活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思維的發展.為此,教師需注意設計的活動應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時又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在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避免機械地傳授知識點.并且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避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通過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索和總結
例如以“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次函數”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探究性活動,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不等式和函數之間的聯系,并通過分析和討論,逐步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和解題方法,
教師可設計出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某商場推出促銷活動,商品的原價是30元,現在商場推出了每購買10件商品減50元的活動.如果小明購買 x 件商品,那么他最終支付的金額是多少?”隨后,教師需引導學生分析商品數量與支付金額之間的關系,并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30x 一50(當 10?xlt;20 時).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商品購買數量不同時支付金額的變化.學生們可以通過討論、計算和圖示,發現支付金額與購買數量之間的關系,逐步理解一次函數的概念.通過此類問題,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則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體會到一次函數和不等式之間的聯系.例如,當購買數量超過10件時,支付金額就可以抽象為一次函數的形式.學生們可以通過繪制函數圖象來直觀展示這一關系.
4.3 實施多元化評價,促進全面發展
多元化評價方式的核心特點在于其綜合性、過程性和互動性.首先,評價需涵蓋學生的日常表現、課堂參與度、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等方面,做到全面、多角度的評估.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作業完成情況、小組討論以及課后反思等途徑,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其次,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設計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除了常規的筆試,還可以通過課堂提問、討論互動、作業完成情況等多渠道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或者通過設置小組合作任務,讓學生在合作中分享解題思路和策略,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幫助他們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不足,提高自主學習能力[3].
4.4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互動性
現代化教學工具如動態幾何軟件、教學平臺、數學游戲及多媒體課件,可使數學知識的呈現更加直觀,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4].
首先,利用動態幾何軟件,可以幫助學生在直觀中掌握復雜的幾何概念.例如,在學習圓的有關性質時,教師可以通過GeoGebra動態演示圓的基本性質,如直徑所對圓周角總是直角、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等.當學生拖動圓上的點時,幾何關系的動態變化可使他們深刻體會此性質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探索任務,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驗證幾何定理.例如,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態變化,總結出“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的結論,并嘗試證明該結論.
其次,多媒體課件則可通過視頻、動畫或圖片,教師可以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例如,在學習“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展示“車輪與地面接觸點”的動畫,讓學生理解直線與圓的切點關系,并進一步通過切線長公式探討其數學本質.
5結語
總之,本文圍繞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了若干具體的教學策略.隨著核心素養的推進,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知識灌輸模式,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探究性教學活動、優化教學評價等策略,可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新村.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11):86-88.
[2]薛彥竹.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11):54-56.
[3]謝翠蘭.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以“圓的對稱性”的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3(2):41—42.
[4]李威.“雙減”理念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1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