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326.3;F27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8.031
武威市位于甘肅省西部河西走廊東端,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會地帶,總面積3.2萬 km2 。當地地貌呈現南部祁連山區、中部平原綠洲區、北部荒漠區三大分帶,氣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2022年,武威市畜牧業存欄規模繼續擴大,畜牧業增加值達142億元。境內牛存欄76.4萬頭,羊存欄619.1萬只,生豬存欄91.2萬頭,家禽存欄785.5萬只。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 37.4% ,已成為武威市農業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做好畜牧獸醫工作,對于夯實武威市畜牧業發展基礎、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防控重大動物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1武威市畜牧獸醫工作概況
武威市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是全國重要的農牧業基地。隨著“三大特色產業帶”和現代農業優勢主導產業的深入建設,武威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武威市畜牧獸醫總站作為全額撥款的縣級事業單位,隸屬于武威市農業農村局管理,是開展畜牧獸醫工作的主要職能部門。該單位核定編制人數32人,2022年末實有在職人員32人,主要承擔全市畜牧動物疫病防治、動物檢疫、動物診療、動物無害化處理、養殖業監督執法及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等工作,為武威市畜牧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公共服務保障。近年來,該站以科技創新為重點,大力推進品種選育、疫病防控、標準化養殖等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截至2023年8月,武威市涼州區已建立肉牛標準化示范基地,培育省級西門塔爾種牛場2家、核心種母牛350頭;新建牛胚胎生物實驗室,開展分子育種和肉品質提升研究;篩選出適宜當地的肉羊雜交利用模式。同時,武威市制定地方標準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20項,進一步提升了當地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牧養殖水平。
2 常見問題
2.1基層防疫意識淡薄
在武威市,部分農牧民對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一些農牧民對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缺乏足夠重視,對動物疫苗接種、消毒等預防措施疏于落實。例如,在春季重點防疫期間,仍有部分農牧民對家畜家禽疫苗接種不重視、拖延接種,甚至完全不接種;在發現可疑病例時,未按規定及時報告疫情,繼續自行治療,延誤撲殺時機[1。此外,有的養殖場(戶)未按規定對進場動物進行檢疫隔離,而是將其直接與原有群體混養。還有養殖場(戶)對飼養設施的消毒和場區衛生防疫措施不夠重視,防疫制度落實不到位。上述一些行為嚴重影響了防疫效果,增加了疫情處理難度。
2.2 獸醫隊伍建設滯后
當前,武威市鄉鎮畜牧獸醫站和村級防疫員隊伍人員嚴重匱乏,且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隨著武威市畜牧業的高速發展,原有的獸醫技術力量遠遠無法滿足養殖場(戶)對防疫服務的旺盛需求,人員缺口較大。特別是在村一級,由于編制限制和待遇低等,防疫員崗位嚴重缺編,服務覆蓋面有待擴大。此外,現有隊伍人員老齡化嚴重,年輕人員占比偏低,加之職業發展通道不暢,后備力量建設面臨巨大壓力[2]。由于經費投入有限,基層獸醫人員的培訓學習機會較少,專業技能無法得到提升,與現代畜牧業發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待遇水平較低,基層獸醫隊伍的職業吸引力不足,人才流失問題時有發生。武威市基層獸醫隊伍力量薄弱、人員老齡化、培訓不足、激勵機制欠缺等問題較為突出,嚴重制約了動物防疫工作的高效開展。
2.3疫病防控體系不健全
武威市現有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仍顯單一和不完善,對重大疫情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能力有待加強。疫情監測網絡布局不夠科學合理,監測點位分布不均、覆蓋范圍有限,難以及時發現和捕捉疫情苗頭。應急防控預案缺乏針對性,未能很好體現區域差異和疫病特點,一旦發生重大疫情,響應處置滯后。與此同時,部門協作機制運轉不暢,防疫、檢疫、執法等環節缺乏高效銜接。監管手段更新滯后,缺乏現代信息化手段的支撐,難以實現疫病監控全覆蓋。
2.4畜產品安全監管不到位
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武威市畜牧獸醫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由于養殖場(戶)分散、養殖規模差異大,給監管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目前,武威市還存在一些養殖場(戶)濫用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以及未經檢疫就進行生豬調運等違法違規行為,影響畜產品質量安全。與此同時,一些地方在產地檢疫、屠宰檢疫等關鍵環節的監管上也存在疏漏,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武威市雖有327家相關企業需要監管,但專業監管人員較少,加之監管手段落后,導致監管工作壓力重重、效率低下。
2.5社會化服務發展滯后
目前,武威市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發展仍顯滯后,與畜牧業發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武威市動物防疫服務主要依賴于鄉鎮畜牧獸醫站和村級防疫員隊伍,但其服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有限,難以滿足大規模養殖對綜合性、專業化服務的需求。與此同時,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數量較少、規模偏小,發展較為滯緩,服務覆蓋面有待擴大。部分地區甚至存在社會化服務缺失的情況,養殖場(戶)只能自行購買服務或依賴基層防疫隊伍。此外,由于缺乏政策引導和扶持,社會化服務組織的運營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行業發展較為無序。再加上農牧民對社會化服務的認知度不高,需求與供給難以精準對接。
3解決對策
3.1強化宣傳教育,增強防疫意識
增強基層防疫意識,是夯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礎。武威市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向農牧民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養殖理念,切實增強全社會的防疫意識。廣泛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渠道,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防疫宣傳活動,讓防疫知識真正走進千家萬戶。除了普及疫病的發生規律、傳播途徑、危害性等基本知識外,還要教育人們正確認識動物疫情對畜牧養殖業、食品安全乃至公共衛生構成的嚴重威脅,從而牢牢樹立“防疫就是防病、防病就是防損失”的觀念。此外,面對面為養殖戶講解疫病預防、排查、報告等各環節應當遵守的規范要求,宣傳好其有義務執行的各項強制性防疫措施,如接種免疫等。注重運用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通俗語言,用生動鮮活的實例說明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尤其要針對一些觀念比較陳舊、防疫意識淡薄的養殖戶,因戶因人施教,不斷增強他們的防疫意識[3]。通過開展“萬場萬戶”評比、技術咨詢日等活動,切實提高基層防疫工作的組織化、規范化水平。通過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引導廣大農牧民主動傳播和學習疫病防治知識,積極參與防疫工作。只有將防疫意識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為奪取疫病防控全面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3.2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技術水平
解決獸醫隊伍建設滯后的問題,關鍵在于從機制、政策、經費3方面著手,全面加強基層獸醫隊伍建設。武威市應進一步加大基層獸醫編制投入力度,尤其是補充村一級防疫員的員額配置,使隊伍力量的規模能夠與當前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需求相適應。同時,注重優化隊伍年齡結構,為基層招錄更多高素質的青年人才,不斷補充新鮮血液,為隊伍建設可持續發展儲備力量。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為基層獸醫隊伍注入持久動力。地方政府要從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全面提高基層獸醫人員的工資待遇水平,從物質層面提高這一職業的吸引力。暢通職業發展通道,為他們提供合理的普升空間,激發隊伍的工作熱情和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此外,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升基層獸醫隊伍整體素質。例如,定期組織開展疫病診治、新技術運用、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業培訓,使獸醫人員能夠緊跟現代畜牧業前沿發展步伐,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技能。注重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作用,為基層獸醫提供優質的理論和實操指導。
3.3完善防控體系,增強應急能力
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是武威市增強應對重大疫情能力的重中之重。著眼長遠,必須加大疫情監測體系建設力度,科學規劃監測點位布局,確保監測網絡覆蓋面廣、布局合理,并積極推廣遠程監測、衛星遙感等現代化監測手段,做到疫病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同時,要因地制宜、因病制宜,針對不同地區和疫病特點,制訂具有操作性的防控預案,明確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切實增強疫情應對的針對性和快速性[4。更為關鍵的是,必須加強各相關部門的統籌協作,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實現防疫、檢疫、執法等環節的高效銜接,形成合力,做到全鏈條無縫防控。此外,要大力推進防控體系現代化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疫情傳播的監測預警和流向追蹤,提高防控的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同時,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持續加大財政投人力度,為防控體系建設提供支撐。
3.4加大監管力度,保障產品安全
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關乎民生民心,需要武威市從源頭入手、標本兼治,全面加大監管力度。定期檢查養殖場,嚴格落實畜禽養殖操作規程,規范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情況,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大產地檢疫、屠宰檢疫環節的監管力度,確保檢疫制度的全面落實。與此同時,積極推進畜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打通養殖、加工、流通等各環節,實現全程監管,最大限度地控制安全隱患。除了加強養殖和流通環節監管外,武威市還需要重視對相關企業的監督,建立定期檢查、動態監控的長效機制,及時發現并糾正違規行為。同時,加大違法行為懲治力度,切實提高違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慢。當然,提高監管效能的關鍵在于監管能力建設,相關部門要加強人員配備,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監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高效性。
3.5創新服務模式,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
大力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是推進武威市動物防疫工作社會化、專業化開展的必由之路。針對自前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滯后的狀況,武威市要立足實際,創新服務模式,為相關組織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完善政策支持,將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疇,通過項目支持、補貼資助等方式,為服務組織發展注入活力[5]。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廣泛普及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性和優勢,增強養殖戶的認知和需求意識,不斷擴大服務市場。確立服務組織管理標準,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加強對服務組織的監督考核,確保服務質量。此外,探索建立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推動行業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4結語
加強武威市畜牧獸醫工作,對于促進畜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維護農牧民利益、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武威市應當從加強宣傳教育、壯大專業隊伍、健全防控體系、加大監管力度及發展社會化服務等方面著手。通過增強全社會的防疫意識,為畜牧獸醫工作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壯大基層獸醫隊伍,為畜牧獸醫工作的開展提供人才支撐;通過構建精專、高效的防控體系和服務體系,切實增強應對重大疫情和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能力。只有多管齊下、標本兼治,武威市的畜牧獸醫工作才能全面推進,從而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飲食安全保駕護航,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海麗.提高畜牧獸醫工作中動物檢疫水平的方法[J].北方牧業,2024(14):10.
[2] 李小飛.淺析畜牧獸醫衛生檢驗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農業,2024(6):43-44.
[3] 唐雨婷,羅玉琴.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重點與防制對策[J].北方牧業,2024(11):11.
[4] 田俊英.關于做好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研究[J].吉林畜牧獸醫,2024,45(1):172-174.
[5] 高峙鵬.探討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J].新農業,2020(1):63-64.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