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采納技術屬于產業價值鏈的初始端,決定著農產品的根本品質,需要農戶在產前合理配置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權衡成本和收益,做出理性種植決策。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加快種業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現實農業生產中,農戶往往缺乏采納新技術的內在動力,部分老舊品種園出現增產不增收等現象,新優品種采納率普遍較低,農戶接納度較差,成為制約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戶增收的關鍵問題之一。
本研究基于陜西關中獼猴桃主產區898個種植戶的微觀數據,將農戶新品種采納視為一種準自然實驗,實證檢驗新品種采納的經濟效益。首先,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PSM)實證剖析農戶新品種采納對獼猴桃凈利潤影響效應。其次,分析農戶兼業化在新品種采納對獼猴桃種植凈利潤影響過程中的調節作用。最后,從不同類型農戶群組差異出發,分析新品種采納對獼猴桃種植凈利潤影響的異質性。數據來源于2021年7—9月對陜西獼猴桃主產區開展的調研,采用多層次隨機抽樣方法,選取眉縣、周至縣、鄂邑區、武功縣、楊凌區5個獼猴桃主產縣(區)的1000戶獼猴桃種植戶,最終得到有效樣本898個。
實證研究表明:在影響因素方面,戶主受教育程度、性別、交通工具類型、政府支持對農戶新品種采納均產生顯著正向影響;戶主年齡、家庭距離最近市場的距離、自然災害對新品種采納產生顯著負向影響。從經濟效益看,新品種采納行為對農戶獼猴桃凈利潤產生顯著正向影響,其凈效應值為1.846萬元。再者,兼業化調節作用方面,農戶兼業化在新品種采納對農戶獼猴桃凈利潤中存在負向調節作用,即農戶兼業的實施弱化了新品種采納對獼猴桃凈利潤的促進作用。最后,群組差異方面,新品種采納對戶主年齡相對較小( ?50 歲)的群組和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初中以上)的群組農戶獼猴桃凈利潤影響更為顯著;對男性和女性戶主的農戶獼猴桃凈利潤均表現出顯著正向影響,但對男性戶主影響效應大于女性戶主。
基于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程度降低投入成本;精準提供政策供給,根據新優品種特點制訂“個性化\"扶持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兼業種植戶專業化發展,把部分“見過世面”且有一定資本積累的兼業農戶發展為種植大戶,成為農業生產“主力軍”;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根據不同類型農戶特征,差異化設計培訓內容,分階段提升農戶生產實操技能。
[原文出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24(6):107-118.
作者:陳宜(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征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關宇航(榆林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