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中共阜陽市委宣傳部指導,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書法篆刻專業委員會、北京線裝書局、阜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阜陽市書畫院、阜陽市書法家協會承辦,安徽省書法院、安徽迅達文化投資集團、《書法導報》社等協辦的“守正創新——任智書法作品展暨《任智五體書周興嗣千字文七種》圖書發行儀式”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西院展區舉行。
此次展覽共展出任智書法作品120余幅,是任智近10年來階段性藝術成果的匯報與展示。展覽通過五體書寫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風格,彰顯了當代書法人的堅守與突破。
開幕式上,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宣布展覽開幕。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曾來德,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李明,中共阜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思杰,北京線裝書局副總編輯李媛先后致辭,參展藝術家任智致答謝詞。開幕式由安徽省書法家協會秘書長程多林主持。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人事部原主任鄭希友,中國國家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青云,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法藝術中心原主任劉恒,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法藝術中心原主任王彥,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原所長魏廣君,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秘書長潘文海,安徽省書法院常務副院長吳正前,安徽省阜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錢黎麗,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李彬,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顏振卿,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副館長常欣,中國國家畫院教學培訓部副主任程興林,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王厚祥、王永亮、徐冬青、唐朝軼、趙際芳、梅躍輝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曾來德在致辭中講道,安徽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既有文氣也有豪氣。此次展覽的主題是“守正創新”,對任智來講也是名副其實。他認為評價書家有三句話:知“法”守“法”、以身試“法”、逍遙“法”外。任智的展覽體現了以身試“法”的精神,并在追求逍遙“法”外,結合傳統并在持續尋找自我的過程中。此次展出的書法作品契合時代需求,彰顯時代氣息和時代精神。
李明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藝術的傳承者、探索者、實踐者,任智敢想敢為,不僅在個人技術成就上卓爾不群,更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安徽省書法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任智的書法藝術始終以深厚的傳統底蘊為根基,他自幼對詩書潛心研習,尤以行草篆書見長,這次他寫的《任智五體書周興嗣千字文七種》更是體現了任智在藝術上的大膽創新,他將篆、隸、楷、行、草五體融于一體,風格統一而個性鮮明,充分展現了其守正創新的藝術追求。
高思杰在致辭中表示,阜陽市書法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引領書法工作者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承前啟后,人才輩出,任智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崇尚經典、學習經典,更立足創造、融合發展。今天展出的五種書體和書法作品,深刻體現了任智以古為新、守正創新、傳承發展的文藝創作思想,展現了其對經典作品的推崇,并把個人領悟付諸創新實踐,突破了傳統思維和世俗觀念的桎梏,體現了敢為人先的膽略氣魄,也體現了上下求索的藝術追求精神。
李媛在致辭中表示,任智在線裝書局出版發行《任智五體書周興嗣千字文七種》,通覽其作品,既有對古人千字文精髓的傳承,又蘊含對今人書法藝術的堅守與突破,彰顯了當代書法人的精神風貌。任智擔負起“書者當緊隨時代,筆墨應服務社會”“藝術為時代書寫,為人民抒懷”的義務和責任。
任智在答謝詞中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愛,表示要通過展覽審視自己、升華自己,為下一步創作找到新的動力源泉和發展方向。
開幕式同時舉行了北京線裝書局出版的《任智五體書周興嗣千字文七種》圖書發行儀式。近幾年,任智有感于古人書《千字文》存在碑帖版本眾多且文字有誤、書寫有誤、印發有誤、書體不豐富等多種問題,立志創作出文字無誤,書寫規范、書體準確,筆法結構既合乎古法、古意,又有新意,且可識、可讀、可鑒,不同于任何書家的作品。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張改琴認為,觀任智的書法作品給人以感情激越、雄奇奔放、瀟灑多姿、淋漓酣暢之感。他主張“書取多家法,筆用八面鋒”,書法一定要有時代精神。他對當今書法藝術的審美觀和學習態度、發展理念都有自己的看法,提倡書法藝術要達到內容形式、表象和內涵的高度統一,認為“追求書法的形式美無可非議,書法藝術發展是時代的要求”。
任智在書法藝術領域進行了多年的深入學習與實踐,對多種書體均有廣泛研究。劉恒在采訪中說道:“從其展出的作品中可以明顯看出,他對于篆書、隸書、行書、草書等各類書體均有著深厚的掌握。作品中,不同書體的反復運用,對他而言無疑是一項技藝上的挑戰,對于觀賞者而言,這種變化亦增添了獨特的審美體驗,通過相互比較,有助于我們對書法藝術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正如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凌在前言中所寫的,任智是一位中華文化經典的傳承者、弘揚者,他先是創作出《任智五體書周興嗣千字文七種》,其后又創作出五體多種之古典詩詞、古人名聯等,任智可謂一位純粹的,無愧于偉大民族、無愧于偉大時代的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