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鏈接·轉譯——數字展覽設計藝術人才培訓結項作品展亮相北京
6月3日至10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國家藝術基金數字展覽設計藝術人才培訓項目組承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協辦的“交互·鏈接·轉譯——數字展覽設計藝術人才培訓結項作品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展覽集中呈現了全國30余名學員在數字展覽設計領域的創新成果。此次項目緊扣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依托清華多學科資源優勢,融合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文博考古等領域,通過集中授課和實踐調研,培養出一批兼具技術素養與文化洞見的復合型人才。展覽期間還舉辦了“數字時代文化創新設計與實踐”青年論壇。
與物為春——河北美術學院校園春季寫生作品展在京舉辦
6月5日至13日,由河北美術學院主辦的“與物為春——河北美術學院校園春季寫生作品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辦。此次展覽作為“河美·畫境:2025當代油畫實踐場——中國油畫名家春季寫生畫校園”活動的成果,集中展出了多位當代油畫名家及河北美術學院教師在春季深入校園寫生創作的代表性作品,作品融合了現實主義的扎實傳統與現代視角的創新表達。本次展覽旨在通過寫生實踐,回歸藝術教育的本體,重申“自然即課堂、寫生即研修”的教學理念,也是河北美術學院落實藝術教育服務國家文化戰略、推動產教融合、促進藝術學術生態重構的重要舉措。
名家翰墨三百年作品展學術交流會在滬舉辦
6月6日,“名家翰墨三百年作品展”學術交流會在上海海派藝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精選了自清代以來的70余件書法珍品,生動展現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時代變遷和深厚底蘊。展覽聚焦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極為關鍵的300年,這一時期是書體演變的重要轉折點,從帖學轉向碑學、從古代轉向現代。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名家翰墨三百年作品展”不僅構成了書法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集中呈現與系統梳理,更蘊含著對書法藝術發展脈絡的回溯與未來走向的前瞻。
像外之境·藍田水陸庵彩塑藝術影像展在唐山美術館舉辦
6月7日,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像外之境·藍田水陸庵彩塑藝術影像展”開幕式暨“像外之境·遺產影像新范式研討會”在唐山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由北京理工大學主辦,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校區設計學科和唐山美術館聯合承辦。展覽通過80余件藝術攝影、數字交互與文創設計作品,運用數字化技術構建遺產影像傳承新范式,并借助跨媒介敘事,將藍田水陸庵彩塑美學轉化為可感可讀的藝術體驗,為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開辟了創新傳播路徑。據悉,唐山站為巡展首站,展覽將持續至6月24日。
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新水墨藝委會成立作品展啟幕
6月7日,“水墨新章 共融灣區——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新水墨藝委會成立作品展”于深圳人才公園求賢閣啟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辦,鄒明任學術主持人,練威鵬擔任策展人。展覽匯聚百余位藝術家的作品,以“啟—繼—拓”為脈絡,詮釋“新水墨”藝術的核心精神:根植傳統、不拘古法,以現代視角與技法重釋文化,大膽融合自然、科技、都市等多元元素,積極開拓水墨藝術新境界。展覽以多元包容視野創作時代精品,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融注入新動能。據悉,展覽將持續至6月22日。
王式廓吳咸獎學金回顧展在京開幕
6月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王式廓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承辦的“丈量大地——王式廓吳咸獎學金回顧展”在中央美術學院開幕。展覽通過開幕式、成果展、專題座談等多元形式,系統呈現了“王式廓吳咸獎學金”15年來的公益實踐與育人成果,致敬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杰出畫家、美術教育家王式廓。這些作品涵蓋了油畫、雕塑、裝置、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通過文獻展示、視頻記錄等方式,詳細介紹了獎學金的設立背景、評選標準、歷年獲獎學生名單以及他們的考察研究經歷等內容,讓觀眾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王式廓吳咸獎學金”的發展脈絡和重要意義。據悉,展覽將持續至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