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的融合發展,可以促使新聞節目在深度性和及時性上實現雙重發展,也可以進一步拓展新聞受眾的范圍,增強受眾的黏性,推動新聞節目的長遠發展。為了更好地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的融合發展水平,文章分別從技術層面、思想層面以及內容層面詳細探索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融合發展時存在的挑戰以及具體的發展策略。
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區別
傳播形式上的區別
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主要是通過電視媒介來進行新聞傳播,因此新聞傳播會受到播出頻道和播出時間的限制。觀眾通過廣播電視新聞來獲取信息時,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選擇特定的電視頻道觀看。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向屬于單向性,缺乏和觀眾之間的有效互動。
利用短視頻形式進行新聞傳播,主要是借助互聯網的幫助,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平臺或者短視頻平臺進行。觀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種智能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觀看。和廣播電視新聞相比,短視頻的傳播形式呈現多樣化的現象。利用短視頻傳播信息時,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形式,可以綜合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直觀將內容呈現出來,進而更好地吸引觀眾,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和觀眾進行實時互動,使新聞傳播具備雙向性的特點。
傳播內容上的區別
通常廣播電視新聞主要是進行長篇新聞的報道,對新聞內容進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廣播電視新聞所傳播的新聞信息包含國內外的時事政治、民生經濟等多個領域的內容,新聞的形式和內容較為嚴肅。
通過短視頻傳遞的新聞內容較為簡潔,是通過短小的視頻將新聞的核心內容呈現出來,方便觀眾立刻抓住新聞的關鍵信息。
廣播電視新聞與短視頻融合發展的意義
推動了新聞節目的深度性和及時性結合
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具備一定的權威性,新聞報道篇幅較長,可以為觀眾提供更加全面的新聞信息,有效地彌補了短視頻新聞簡短的缺點。短視頻傳播速度快,而且可以和觀眾進行實時互動,有效地彌補了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單向性的缺點,能夠將最新的新聞內容傳播給觀眾,并且可以及時了解觀眾的動態,進而對新聞進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推動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的深入融合,可以借助短視頻的形式,向觀眾呈現出更加深度、更加緊湊的新聞內容,既可以保留新聞內容的深度性,又可以滿足當前觀眾對于新聞的實時性需求。
拓展了受眾范圍和增強了用戶的黏性
廣播電視新聞發展時間較長,積累了深厚的觀眾基礎,特別是中老年群體,大部分都是廣播電視新聞的受眾。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當代年輕人更加傾向于短視頻的信息傳播方式,成為了短視頻新聞傳播的重要受眾。通過加強廣播電視和短視頻的融合,既可以留住原有中老年群體受眾,也可以吸引年輕群體,使得新聞受眾范圍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短視頻的形式可以和觀眾進行實時互動,觀眾可以通過轉發、點贊、評論等各種形式來參與新聞的實時互動,構建了良好的交互性環境,引導新聞受眾形成社群意識,進一步增強新聞平臺的受眾黏性。
推動了新聞節目的多元化和創新化發展
通過短視頻的形式進行新聞內容的報道,有效地打破了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限制,構建了多元化的傳播體系。例如,新聞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紀錄片、現場直播、新聞動畫等多種形式來進行新聞傳播。此外,加強廣播電視和短視頻的融合,推動了新聞節目的創新化發展,提升了新聞節目的盈利水平。短視頻傳播具備了良好的流量優勢,可以通過短視頻的形式來進行廣告宣傳、品牌合作等,大大地提升新聞節目的盈利水平。
廣播電視新聞與短視頻融合發展面臨的挑戰
技術層面的挑戰
在廣播電視新聞與短視頻的融合發展中,會受到技術層面的挑戰。要做好新聞內容的制作,需要做好新聞視頻的剪輯。但是傳統廣播電視和短視頻所剪輯的視頻有差異,視頻長度不同,播放節奏不同,因此對于剪輯人員的剪輯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短視頻傳播對于新聞視頻的格式、分辨率有著新的要求,以更好地適應網絡播放環境。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視頻主要是適應電視播放設備,在制作成短視頻時,需要對原視頻進行格式的轉碼以及優化。此外,短視頻具備實時互動的特點,因此在制作新聞視頻時,還需要引入實時評論系統,需要引入彈幕系統,技術要求更高。
思想層面的挑戰
部分廣播電視新聞的工作人員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工作思想,未能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未能正確地認識到短視頻的優勢和特點,在進行新聞內容制作時,依然是采用傳統的思維模式,限制了新聞節目的創新發展。例如,部分工作人員依然采用傳統的模式進行新聞內容的編輯,發布的渠道也比較單一,缺乏融入短視頻傳播,進而阻礙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創新發展。
內容層面的挑戰
由于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的新聞內容側重點有所不同,在推動兩者融合發展時,也面臨著內容層面的挑戰。短視頻的新聞時長較短,要求新聞內容簡短且突出關鍵信息,而廣播電視新聞的時長較長,需要突出新聞內容的全面性,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阻礙了兩者的充分融合。在推動廣播新聞和短視頻融合時,在新聞內容制作上,既要保證新聞內容重要信息的全面性,也要進一步簡化新聞的內容,確保可以向觀眾呈現出簡單且關鍵的新聞內容。
推動廣播電視新聞與短視頻融合發展的策略
加強新聞制作技術的創新和優化
廣播電視單位應引進先進的視頻制作技術,提高新聞視頻制作的效率和質量。為了更好地還原新聞的真實內容,工作人員可以運用先進的視頻拍攝設備進行新聞現場的拍攝,并且借助先進的音頻處理技術,將現場情景真實地還原出來,方便觀眾了解最新的新聞情況。為了更好地突出短視頻制作質量,工作人員還應運用先進的技術進行新聞視頻的制作,例如,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來營造更具沉浸性的環境,為觀眾提供更加真實的新聞內容。同時,廣播電視單位應進一步優化現有的視頻傳輸技術和播放技術。新時代下,用戶對于新聞的時效性要求較高,為了向用戶呈現出更具時效性的新聞內容,工作人員需要進一步優化視頻傳輸技術,確保制作好的新聞視頻能夠快速呈現在用戶面前。因此,在進行新聞視頻傳輸時,工作人員應加強運用先進的壓縮編碼技術,并且使用高速穩定的網絡傳輸協議,確保新聞視頻能夠快速且高質量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觀眾可以使用不同的電子設備來隨時觀看新聞短視頻,為了增強觀眾的觀看體驗,工作人員還應進一步優化視頻的播放格式和兼容性,確保新聞視頻可以在不同的電子設備、不同的媒體平臺流暢播放。此外,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大數據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運用,為觀眾提供個性化的新聞內容。為了進一步提升觀眾對于新聞節目的黏性,在推動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融合發展時,工作人員還應運用大數據技術深入挖掘觀眾的喜好和新聞需求,并借助智能化技術為觀眾推薦個性化的新聞內容,為觀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新聞服務。
做好新聞信息傳播渠道的延伸工作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用戶傾向于通過網絡平臺來了解各種新聞信息,因此廣播電視新聞應進一步拓展信息傳播的渠道,結合短視頻的形式,借助各種網絡平臺進行新聞傳播。例如,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可以在各個著名的網絡平臺注冊自媒體賬號,如注冊微博公眾號、微信公眾號等,進而通過公眾號來拓展新聞傳播的渠道。同時,為了推動新聞的快速傳播,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可以建立官方視頻號,結合廣播電視新聞的內容來制作簡短的新聞視頻,進而在多個網絡平臺上傳播,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關于新聞短視頻的制作,還可以結合當地政策的相關要求來拍攝和民眾生活更加貼近的新聞視頻,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向更多的觀眾展現民眾生活。
進一步促進新聞傳播理念的創新
廣播電視工作人員應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的工作思想,能夠正確地認識到短視頻傳播的優勢和特點,積極運用短視頻形式來推動廣播電視新聞的創新發展。廣播電視工作人員既要深入探索廣播電視新聞的優勢,也要積極開拓短視頻領域,推動兩者的融合,進而做好新聞節目的創新,進一步拓展新聞受眾的范圍,提高新聞節目的影響力。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借助短視頻的形式來收集最新的新聞內容,并且制作成簡短的短視頻,方便新聞的快速傳播,進而迅速地吸引廣大觀眾的注意,提高新聞的影響力。同時,廣播電視單位應加強培養高水平高能力的融媒體新聞人才隊伍。要推動廣播電視和短視頻的融合發展,需要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新聞人員,因此廣播電視單位應積極培養綜合素養良好的新聞人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作為廣播新聞工作人員,不僅要發揮好自身的專業優勢能力,更要學習短視頻制作和傳播的相關知識,抓住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機遇,發揮各種網絡平臺的傳播作用,為廣大觀眾提供各種各樣的短視頻新聞,更好地滿足觀眾的新聞需求。
加強新聞內容的創新和多元化發展
廣播電視工作人員要做好新聞資源的深入挖掘工作。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深入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挖掘新聞背后蘊含的社會現象,為觀眾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新聞內容,進一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可以為短視頻的制作提供更多精彩的內容。同時,廣播電視工作人員要創新新聞表現形式。在傳遞新聞內容時,嘗試使用故事、短劇、紀錄片等形式向觀眾呈現新聞內容,使新聞內容更加直觀、有趣,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此外,在推動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融合時,應加強打造更具特色的短視頻新聞節目。例如,分析當前受眾群體的需求,結合受眾的需求打造更具特色的新聞內容,加深受眾對于新聞節目的記憶,進而增強受眾對于新聞節目的黏性。
總之,隨著新傳播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新聞應創新新聞制作和傳播的方式,加強和短視頻之間的融合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帶來的挑戰,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在推動廣播電視新聞和短視頻融合發展時,應積極做好技術創新優化,做好傳播渠道的延伸,做好新聞傳播理念的創新,并且進一步優化現有的新聞制作內容,切實提高新聞質量,吸引更多的新聞受眾。
作者單位:宣化區融媒體中心(宣化廣播電視臺)
作者簡介:張金麗,河北張家口人,碩士,記者,研究方向為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