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坐落于山東省東部,享有獨特的氣候和地理優勢,非常適合葡萄的種植。目前,煙臺的葡萄種植面積已擴展至十多萬畝,主要分布在蓬萊、龍口等地區。葡萄酒產業的年總產值已突破百億元,成為煙臺經濟的關鍵支柱。近年來,煙臺市政府積極支持葡萄酒產業與文化旅游項目的融合發展,這一戰略已逐漸成為推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通過將葡萄酒文化與旅游資源開發緊密結合,煙臺定期舉辦各種葡萄酒節和葡萄采摘節等活動,極大地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互動樂趣。這不僅讓游客有機會品嘗到當地新鮮美味的葡萄,還能深入體驗葡萄酒文化的獨特魅力。本文將深入分析煙臺葡萄酒產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性及其現狀,并探討具體的融合策略。
1.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現狀
煙臺在政策、市場和技術的共同作用下,當地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現如今,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具備了較為深厚的產業基礎,在葡萄酒產業豐富資源的支撐下,當地持續開發設計出多條葡萄酒旅游線路,來自海內外的游客可參觀酒莊、品嘗美酒、了解釀造工藝。以張裕酒莊為例,其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之一,不僅是中國葡萄酒工業的象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典范。張裕集團旗下酒莊通過將煙臺葡萄酒文化與旅游有機結合在一起,為市場受眾提供了多樣化的體驗。比如,煙臺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的開發建設,向受眾充分展示了中國葡萄酒發展史、張裕百年歷程及釀酒工藝,通過游覽參觀該博物館,能夠深入了解葡萄酒文化。除此之外,張裕集團旗下酒莊還為廣大游客提供葡萄園參觀、酒窖體驗、品酒及葡萄酒文化課程,在休閑旅游過程中,游客能夠切身享受到酒莊內的葡萄園美景和葡萄酒文化。如下圖1所示,為煙臺葡萄酒通過一二三產業的交叉融合。通過葡萄酒產業各發展環節的相互聯結,科學有效地構建葡萄酒產業鏈,促進了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模式的多元化發展。
圖1 葡萄酒三產融合圖
在酒莊旅游項目開發之余,煙臺葡萄酒產業還通過結合當地特色,大力發展以葡萄酒為主題的鄉村旅游,帶動周邊經濟,提升煙臺葡萄酒的品牌影響力。煙臺周邊鄉村選擇將當地民俗文化與葡萄產業觀光旅游融合在一起,為游客提供多樣化的農事活動體驗,比如采摘、耕作等,并向他們展示民間傳統手工藝、藝術表演等,增強他們的互動體驗,此外,當地還通過綜合開發利用自然景觀資源,建設生態農業園,讓游客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還可以去學習了解有機農業和生態養殖。煙臺鄉村地區還創新開設了以葡萄酒為主題的特色餐廳與精品酒店,為廣大游客提供各類與葡萄酒相關的美食和住宿服務,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2.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
2.1 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
煙臺市政府通過發揮出自身的市場主導牽頭作用,引領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葡萄酒產業文旅項目,實現葡萄酒文化和旅游開發工作的創新融合發展目標,為當地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新鮮活力,同時幫助煙臺市縣鄉鎮地區居民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為他們帶來更多穩定可靠的經濟收入。當地政府圍繞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情況與趨勢要求,合理制定頒布相關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對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的投資力度,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吸引社會大量資本的進入,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豐富完善了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項目。通過借助融媒體渠道進行推廣宣傳,吸引海內外的游客,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
2.2 塑造優秀城市對外形象
煙臺作為我國葡萄酒工業建設發展的重要發源地,有著獨特的葡萄酒文化,再加上當地所擁有的豐富旅游資源,從而為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通過強化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工作、科學打造葡萄酒主題旅游線路、舉辦葡萄酒節慶活動等方式,能夠將煙臺塑造成全球聞名的“國際葡萄酒城”,大大提升當地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煙臺市委、市政府借助葡萄酒文化和旅游項目開發相結合的模式,對外塑造傳播文化名片,全面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軟實力。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創新融合發展,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當地悠久的葡萄酒歷史文化,如張裕葡萄酒的百年傳承,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優化文旅設計,提升品牌形象,為社會受眾推出具有煙臺特色的葡萄酒文創產品,如酒標、酒具等。
2.3 助力產業升級發展
煙臺通過科學強化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能夠更好地助力產業升級發展,推動產業多元化。比如,煙臺當地葡萄酒莊與優秀餐飲企業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以葡萄酒為主題的特色餐飲服務,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提供多樣化的葡萄酒美食文化體驗,這樣能夠吸引到更多潛在消費者用戶。葡萄酒產業文旅創新融合實踐,能夠將傳統葡萄酒產業從種植生產有效延伸到新興旅游、文化等領域,促進各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最大程度提升產業附加值。比如,葡萄酒生產企業可以聯合旅游企業共同開發設計與葡萄酒相關的文創產品,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海量具有價值的信息,準確分析了解到目標受眾的愛好需求,從而有針對性開發符合他們審美與實用功能的葡萄酒餐具、文化紀念品等,這樣不僅能夠延伸產業鏈,還可以創造出更多穩定的社會經濟效益。
2.4 促進傳統文化創新傳承
推動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能夠實現當地葡萄酒釀造技藝和相關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比如,煙臺當地通過科學依托張裕、長城等知名葡萄酒品牌,優化開發推出具有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線路,促使游客在參觀游覽葡萄酒莊,學習了解葡萄酒釀造生產與加工工藝技術的同時,還可以切身領略感受到煙臺葡萄酒文化的獨特魅力。由張裕集團旗下酒莊打造的國際葡萄酒城,作為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的標志性項目,集葡萄酒生產、文化展示、旅游觀光于一體。游客來到張裕國際葡萄酒城,能夠直觀清晰地觀察到現代化的釀酒設施,了解葡萄酒的歷史與文化,并參與品酒、釀酒等互動活動。除此之外,煙臺每年還會定期舉辦葡萄酒主題的藝術展覽、攝影比賽等活動,將葡萄酒文化與現代藝術創新創作相結合,以此促進傳統葡萄酒文化的創新傳承,提升葡萄酒文化的弘揚傳播價值。
3.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措施
3.1 強化產業內外部融合,開創發展新模式
在煙臺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實踐發展工作中,當地政府要科學借助蓬萊、棲霞、萊山等地酒莊集群、葡萄長廊形成的“一廊、兩帶、三集群”布局規劃,積極打造優秀的葡萄酒文旅集聚區,優化整合利用葡萄酒文化資源與自然景觀資源,開發設計具有特色的主題文旅項目,最終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目標。煙臺政府需要結合葡萄酒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現狀,主動加強文旅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重組融合,一方面要大力建設工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打造休閑葡萄酒精品園區,讓游客在休閑觀光游覽的同時,能夠深入了解葡萄酒釀造生產文化;另一方面則可以創新開發以葡萄酒為主題的海洋休閑旅游小鎮,整合利用煙臺金沙灘海濱公園、蓬萊閣以及長島等優勢海洋旅游資源,科學打造葡萄酒主題的沿海觀光旅游專線,將葡萄酒釀造、品鑒、美食、文化體驗與海濱風光、歷史文化進行創新融合,為廣大游客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葡萄酒海洋旅游體驗服務。煙臺當地葡萄酒企業可以利用旅游市場較為成熟的產品,將自身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元素創新融入其中,優化設計出葡萄酒文化與濱海風景、神話傳說相互依存的聯動模式,向游客直觀呈現出煙臺獨特的“葡萄酒+濱海文化”元素。此外,煙臺政府可以設計推出具有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劇場,通過多元化藝術表現形式,展現煙臺獨特的葡萄酒文化,塑造鮮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推動葡萄酒產業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比如,在文化劇場日常運行管理工作中,基于現代歌舞、傳統戲劇等形式講述煙臺葡萄酒的歷史、釀造過程及文化故事。或創新運用現代新興技術,如全息投影、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提升觀眾的參與體驗感。
3.2 創新運用數字技術,建立全域文旅智能服務信息網絡
通過創新運用數字技術,能夠實現對葡萄酒文旅資源的優化整合,最大程度提升游客旅游服務體驗,并推動葡萄酒產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首先,有關部門要科學構建統一的全域文旅信息數據服務平臺,收集整理關于煙臺葡萄酒產業區域內的酒莊、交通、景點以及酒店等各類旅游資源信息,實現這些具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的共享傳遞。在平臺搭建過程中,還可以合理引進應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上傳葡萄酒莊生產、交通情況、游客流量等數據信息,充分保障文旅服務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其次,有關部門要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優化設計文旅智能導覽與推薦系統。技術人員要科學結合煙臺葡萄酒產業與旅游特色,優化開發設計出一款全域文旅智能導覽APP,方便消費者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設備操作使用該款APP,為其提供當地酒莊信息介紹、旅游路線推薦以及AR線上體驗等功能服務內容。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實時了解掌握不同受眾的愛好需求與行為特點等數據信息,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為其精準推薦適合的葡萄酒品鑒、旅游路線、餐飲住宿等服務;最后,當地酒莊還可以創新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完善文旅服務體驗形式與內容。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輔助下,游客能夠在線沉浸式體驗酒莊的葡萄酒釀造過程、歷史文化以及美麗自然風景。通過在酒莊和景區內設置AR導覽點,游客可以借助相關設備即時獲取相關文旅體驗信息,切實增強他們的交互體驗水平。
3.3 大力培養優秀專業人才,激活內在因子的驅動力
煙臺葡萄酒產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因此,當地政府必須加強與地方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科學構建一個先進且完善的葡萄酒文旅產業人才培養體系,持續為產業融合發展輸送具有高能力和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例如,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可以與張裕、中糧長城、君頂酒莊、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煙臺大學、煙臺科技學院等機構展開深入合作,共享葡萄酒工程研究資源和儲備,共同打造葡萄酒專業人才教育和實訓實習基地。此外,教育部門應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引導各大高校合理設置葡萄酒釀造師、導游、文化傳播等相關專業,重點培養復合型葡萄酒文旅產業人才,以充分激發內在動力。同時,教育部門需要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引領各大高校合理開設葡萄酒釀造師、導游、文化傳播等專業,著重培養出復合型葡萄酒文旅產業人才,充分激活內在因子的驅動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煙臺葡萄酒產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它不僅能夠推動當地各產業的升級發展,還能創造出更多穩定的經濟效益,并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承。為此,當地政府應迅速制定并頒布相應的扶持政策,引導產業協會與市場企業攜手合作,共同加強產業內外部的融合,創新性地運用數字技術,全面提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水平。
作者簡介
魏曉巖(1985-),男,漢族,山東煙臺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葡萄酒產業發展。
譚玉超(1987-),男,漢族,山東煙臺人,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葡萄酒產業鏈前端管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