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熱點
非遺文化,在新時代以各種形式煥發活力。國家級非遺白紙坊太獅隊首度亮相北京北海公園,為大家呈現了震撼的舞獅技藝;魚燈巡游、英歌舞等傳統民俗活動強勢破圈,在社交平臺掀起傳播熱潮;融合非遺元素的“文化游”“非遺游”產品層出不窮,正成為大眾休閑消費的新潮流……全國各地都在上演非遺盛宴。
縱深剖析
1.非遺文化的保護刻不容緩
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迅猛發展,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許多依靠口傳身授的文化遺產逐漸消失,許多傳統技藝也瀕臨消亡。同時,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資料正遭到毀棄或流失境外,濫用和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因此,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已刻不容緩。
2.保護原則與措施
在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一重大課題時,我們應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通過普及和提高全民的保護意識,形成合力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同時,適度開發并適當創新,以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于非遺的傳承與發展中。政府也應給予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為非遺的延續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3.探索非遺文化的傳承手段
我們要積極開拓創新,探尋非遺保護利用新路徑,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健全非遺保護機制,完善非遺名錄體系,夯實非遺保護工作,強化傳承隊伍建設,豐富非遺活動形式,拓展非遺傳承發展,創新非遺推廣手段,促進文旅業態融合。
多方觀點
守正創新激活非遺之美
科技賦能,讓非遺文化傳承進入快車道。貴州大山深處的侗族村寨,80歲的侗族大歌傳承人手持智能手機,通過5G網絡向千里之外的觀眾展示原生態民歌的魅力;敦煌莫高窟的數字修復實驗室中,高精度掃描設備正逐層還原壁畫的歷史痕跡……有了科技賦能,“非遺+”模式進入了“文化基因+科技載體”的新階段,加速了非遺傳承創新與現代社會生活的深度融合。
同時,在新型數字媒介手段的加持下,非遺的藝術之美和其蘊含的精神價值可以被更加廣泛地傳播,促進人們對其全面認知與了解。比如,一些小程序通過AR/VR技術還原蘇繡創作過程,讓學習者在虛擬空間中獲得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這種沉浸式的學習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蘇繡文化。
加強政策支撐,形成創新合力。近年來,“非遺+”的概念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新消費場景下,效率導向的消費習慣促使線上渠道成為非遺傳承創新的主陣地。隨著人們對傳統節慶活動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非遺+旅游”“非遺+文創”“非遺+游戲”等成為消費熱點。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5年4月11日)
非遺:“火”在當下,“傳”向未來
◎宋 臻
時代語境下的非遺保護重點在三個層面:
一是更好地保護非遺代表性項目以及代表性傳承人,堅守傳統技藝傳承的守正創新。通過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突破“博物館式”保護范式;通過守正創新的底層邏輯,讓非遺技藝在當代經濟土壤中扎根,完成從傳統技藝到價值符號的升華。
二是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促進傳統傳承方式與現代社會生活生產模式對接融合,通過產業鏈延伸形成“生產—傳播—消費”閉環。如通過文旅融合,讓非遺賦能鄉村振興,打造“非遺+文旅”產業鏈;通過產業聯動,為傳統手工藝打通設計、生產、銷售全鏈條,推動非遺從作坊經濟轉向品牌經濟;通過數字賦能,讓非遺傳播與消費實現突破,用短視頻和直播“云授藝”打造非遺電商消費場景,推出“數字藏品”吸引年輕群體等。總之,通過傳播場景重構,將非遺轉化為可體驗的文旅產品,實現從“地域性”到“破圈層”的跨越,不僅可以激活地方經濟,更讓非遺成為地方文化認同的紐帶。
三是通過頂層設計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培育好保護非遺的社會生態。非遺保護從政府主導轉向全社會高度關注和參與,需要持續不斷的制度保障、社會協同、教育浸潤,構建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態體系。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5年4月7日)
速用范本
王雅婧:非遺傳承不應是固守傳統的墨守成規,而應是在時代浪潮中破繭重生的蛻變。有人將蘇繡針法融入現代服裝設計,讓精致繡工裝點時尚舞臺;有人運用3D打印技術復原失傳的青銅器鑄造工藝,為古老技藝注入科技基因。我們深知,傳承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以現代視角解構文化密碼,用創新思維激活非遺生命力。這種傳承,既是對先輩智慧的深情致敬,又是以青春之力續寫文明新篇的使命擔當,讓古老非遺在創新中煥發時代光彩。吾輩青年應以創新為筆,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勾勒非遺傳承新圖景。
王斯雯:非遺是民族文化的根脈,承載著千年文明的記憶與溫度。吾輩青年應以傳承為舟,在守護與創新中駛向文化自信的新航程。我們走進鄉村非遺工坊,用鏡頭記錄手藝人的堅守,讓匠心故事通過短視頻廣泛傳播;在校園里組建非遺社團,讓剪紙、皮影等傳統藝術走進課堂,培養同學們的文化認同感。當二十四節氣與現代生活美學相結合,當地方戲曲與動畫創作跨界融合,非遺不再是塵封的歷史,而是化作青春創造的靈感源泉。我們應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傳統,用知行合一的實踐傳承非遺,讓文化自信在我們這一代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跨越時空的璀璨光芒。
【山東煙臺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