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回到香港家中,已經很晚,肚子有點咕咕叫,想吃點什么,又實在太累了,不想再動手。女兒聞訊過來,提議道:“來一份罐頭面包吧!”
罐頭面包?罐頭里面還能裝面包?開什么玩笑!
女兒真的拿來了罐頭面包。這是一個長圓形的密封罐子,還以日文標注著規格,應是表示100"克重、內裝2"枚、保質期5"年的意思。
打開蓋子,撕開密封鋁箔,只見疊著上下2"枚面包,個頭不大,面包底部和周圍還有襯紙。味道怎么樣?急不可待咬了一口,松軟得很,口感有點像蛋糕,或者說,是面包、蛋糕兩者兼而有之。充饑是可以的,至于味道則不敢過分恭維。
面包當然應該吃新鮮的。最好是現做現烤的,熱氣騰騰,香噴噴的。好好的面包為什么要去裝罐頭?又不見得有多么超凡脫俗"!
見我滿臉疑惑,女兒告訴我,這種面包其實是為了應對突發事件而設計的。原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位于深海溝邊緣,資源有限,"地震頻發,還可能會引發毀滅性的海嘯。這是一個經常面臨災害的國家。為了備災備變,便攜好帶,隨時可取用,隨時能應急,這種罐頭面包便“誕生”了。
罐頭面包最早于1995"年出現在日本,迄今正好30"年整。至于是先做成了面包再裝進罐頭,還是先將坯料裝進罐頭然后才烤制成面包?我估摸著多半是前者。
到了2006"年前后,日本罐頭面包的罐身上開始印有動漫人物,還放在自動販賣機上出售,于是在動漫愛好者中逐步走紅。
罐頭面包的包裝上都會明確標示:3"年保存,"甚至5"年保存。可謂“長壽”至極!這其中加了多少防腐劑,真空密封達到多高水準,是什么方法殺菌如此徹底?既讓人生疑,又讓人好奇。
查了資料我才知道,如此“長壽”的罐頭面包凝聚著相當多的科技含量。首先其中當然添加了防腐劑,但并非任何一種工業化學防腐劑,而是取自天然的植物防腐方法,據說還是從我國的《本草綱目》中受到的啟發。此外還運用了真空包裝和高溫殺菌等常規的工藝技術。控制面包的水活度也是重要手段之一,當水活度達到0.80"以上時,可以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最后,還采用了微生物或乳酸菌進行協同殺菌,即“以菌制菌”。總的來說,這些措施的全面與先進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從應對災情的需求出發,在日本,罐頭加工食品行業逐步發展,不僅出現了罐頭面包,"還有了罐頭蛋糕、罐頭餅干、罐頭華夫餅等。可以說凡是可以裝進罐頭的干點心,都可實現密封罐裝保存。這些罐頭加工食品不僅口味多、品種多,且日益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人類食品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正研究著這些資料,一絲絲香味飄了過來,轉頭看去,原是女兒正在一邊看手機,一邊從一個大圓罐內掏著小點心,"津津有味地咀嚼。“這是什么呀?”“罐裝的肉松麻花!”"再仔細瞧去,原來是正宗國產貨,我也從罐子里掏出一小塊嘗嘗,味道還真不錯:肉松有點微辣,麻花居然又酥又脆,肉香、椒香、焦香混雜在一起,讓人愛不止口。這味道可比日本的罐頭面包好上數倍不止!
上網搜索了下,發現制作者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他制作的紅糖麻花居然是系列產品,口味還不少,包括原味、微辣味、咸香味等,保質期可達180"天。
看來,罐頭面包這類食品不止日本有,現今中國也有了。我覺得,起初,它們可能真的是為了應對緊急情況而設計的,久而久之,又以其方便應急的特點而進入日常生活。無論是加班太遲了,聚會太晚了,打游戲熬夜了,"挑燈寫作了,連夜復習迎考了……都會產生需要,想吃夜宵,渴望美食。這時候最合適的可能就是各式各樣的罐裝點心,隨手可得,既方便又能慰勞自己。
久而久之,罐頭點心的口感逐漸改善,內容也愈顯豐富,甚至出了罐頭系列休閑食品,"有罐頭瓜子、罐頭脆果、罐頭栗子仁、罐頭蝴蝶酥……不一而足。罐頭瓜子我是嘗過的,雖然保存了很長時間,卻仍然沒有一點氧化,沒有一點哈喇味,仍然香脆可口。
作為一名從事多年罐頭食品工業多年的“老罐頭”,我想,什么都可以裝進罐頭里,這也許是傳承中的創新,又或是創新中的傳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