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處于接受義務教育前的基礎學習階段,思維認知與學習能力仍相對較弱,教師設計的教育活動需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教師應當科學組織具有綜合性、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以有效培養幼兒的能力和素養。數學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積累學習經驗、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有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在數學集體教學中利用繪本引導幼兒學習知識,鼓勵幼兒與同伴互動,打造內涵豐富、形象生動的數學學習活動。
相對抽象,對于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的幼兒來說,要準確把握這些概念并不容易。在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引入繪本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分析繪本插圖中的元素、概括繪本故事內容,并由此引出抽象的數學概念,從而降低知識學習難度。尤其是帶領幼兒學習圖形、數量關系等方面的數學概念時,讓幼兒觀察一張張插圖,比跟幼兒直接講解知識要有效得多。幼兒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學習知識,獲得深刻體會。
一、在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應用繪本的意義
(一)增強數學學習趣味性
繪本通常由色彩鮮艷的圖畫、情節有趣的故事構成,包含較多性格鮮明的角色,能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在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應用繪本,引導幼兒與故事角色建立情感聯系,可以增強幼兒的體驗感,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圍繞繪本內容,引導幼兒發散思維,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趣味聯想。由此,幼兒會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更有學習動力。
(二)有利于幼兒理解抽象數學概念
部分數學知識的邏輯性較強,描述其概念的語句
(三)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教師可以在利用繪本組織教學活動時,鼓勵幼兒進行自主閱讀,并著重引導幼兒關注繪本中的對話,在閱讀后參與話題討論,分享自己對于故事情節、插圖的看法,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在聆聽他人發言時,幼兒的理解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在幼兒完成繪本閱讀任務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總結故事情節,說出自己從繪本中學到的數學知識,推動幼兒語言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在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應用繪本的策略
(一)科學選擇繪本,引導探究數學概念
科學選擇繪本是開展高質量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在設計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前,教師應深入分析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確定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內容有密切關聯的趣味繪本,確定教學整體方向和思路,明確如何引導幼兒通過插圖和故事理解數學概念。為了找到真正符合幼兒學習需求的繪本,教師需要認真閱讀繪本,判斷繪本的插圖和文字是否與數學概念有關,繪本的故事情節是否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繪本能否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進入專注的學習狀態。
比如為了引導幼兒學習數量關系,教師可以利用《數字爺爺的數字樂園》等繪本展開教學。《數字爺爺的數字樂園》這一繪本簡單介紹了數量關系,并包含計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觀察《數字爺爺的數字樂園》的封面,明確封面包含哪些元素,猜想繪本的故事情節。在激發幼兒的探究欲之后,教師再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觀察繪本中的插圖,分析插圖中物品的數量關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會適時向幼兒提出問題,如詢問幼兒“這張插圖里有什么數字”“這張插圖上有幾張蘑菇凳”“這張插圖中的數字有什么作用”,引導幼兒分析數學概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思考物品的數量關系。
繪本具有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等特征,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受到幼兒喜愛。借助繪本開展的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初步感知數學知識的有用和有趣。教師需要在教學前科學選取繪本,明確如何借助問題或者學具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與思考,積累學習經驗,逐步提升思維能力。
(二)挖掘繪本數學元素,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
在設計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深入分析繪本內容,挖掘其蘊含的數學元素,據此引導幼兒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學習通過數數等方式比較物品的多少[2]。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豬爺爺的蘋果樹》組織數學集體教學活動,引導幼兒感知常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細等“量”的特征,學習使用相應的詞匯描述這些特征。這一繪本講述了年邁的豬爺爺無法再繼續照料蘋果樹后,許多動物前來守護蘋果樹,以表達對豬爺爺的感謝的故事。在幼兒閱讀繪本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幼兒關注蘋果樹一年四季的變化,以及蘋果樹上蘋果的數量,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內容。教師還可以拿出計時器輔助教學,在提出問題后,給幼兒一分鐘時間回到繪本尋找問題的答案,再用一分鐘確定自己的答案。這樣做可以讓幼兒感知時間的長短,初步形成時間意識。在幼兒閱讀繪本并被豬爺爺和其他小動物的故事深深打動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用紙折出蘋果的形狀或者拼貼出蘋果的形狀,幫助幼兒在事物與幾何形狀之間建立聯系。
由此可見,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繪本中可能包含不同的數學元素,教師可以在教學時根據這些繪本中的數學元素設計一系列有趣的教學活動,引導幼兒感知時間和事物“量”的特征,培養幼兒的數學認知,同時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討論繪本中的物品,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繪本中的物品往往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幼兒十分熟悉這些物品,但不一定知道如何描述這些物品,也難以單純依靠觀察、使用這些物品發現人們會在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數學知識。在組織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討論繪本中的物品,并嘗試描述這些物品。此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境蘊含的數學知識,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從而對數學集體教學活動產生更濃厚的興趣[3]。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好餓的小蛇》組織數學集體教學活動。該繪本用平實而朗朗上口的語言、簡潔卻妙趣橫生的圖畫,描繪了一只可愛又貪吃的小蛇,故事詼諧幽默,“啊嗚”“咕嘟”“真好吃”等簡潔的句子貫穿整個繪本。繪本中的小蛇在吃不同形狀的物品后,身體的一部分會變成這個物品的形狀。教師可以據此引導幼兒學習關于物品形狀、空間關系的知識,讓幼兒學會描述物品的特點。除此之外,繪本中小蛇吃下的東西都是幼兒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比如蘋果、香蕉、葡萄、菠蘿,教師可以在幼兒閱讀繪本后,引導他們回顧自己最近吃的東西,并嘗試描述這些東西的形狀。如果幼兒已經可以順利辨別不同食物的形狀,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按形狀對食物分類。
由此可見,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中幼兒熟悉的物品,引導幼兒學習關于物品形狀、空間關系的數學知識,并鼓勵幼兒結合所學知識描述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引導幼兒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
(四)討論繪本故事情節,了解排列順序和規律
一些繪本的故事情節設計精巧,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討論這些繪本的故事情節,讓幼兒發現按照一定規律排列的事物,體會這些事物的排列特點與規律,并嘗試自己創造新的排列規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嘗試使用數的信息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組織數學集體教學活動。該繪本講述了一位堅強的公主勇敢地運用自己的智慧穿過規則之城,到達亂七八糟魔女之城營救王子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公主經歷了打開規則之城的門、選擇正確的道路、幫猴子們找到位置、尋找符合規律的橋、整理宴會廳的東西、為魔女打掃衛生等考驗。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閱讀繪本,討論繪本中不同事物的排列順序與規律,和公主一起解開謎題,通過考驗,前去營救王子。在趣味故事的引導下,幼兒會主動討論繪本中按顏色排列的道路、猴子們的位置、按形狀排列的橋,探索繪本中隱含的數學奧秘,并嘗試進行簡單的推理。
由此可見,教師可以利用情節豐富、有趣的繪本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事物的排列順序與規律,讓幼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和使用數學知識,并由此獲得學習成就感,提高合作學習能力。
(五)師幼共同動手操作,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利用繪本開展教學的突出優勢是課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4]。為了讓幼兒充分吸收在閱讀繪本時學到的知識,教師可以在組織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時,帶領幼兒完成動手操作任務。在完成這類學習任務時,幼兒不僅可以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而且可以和同伴、教師充分交流,發展創新思維、動手實踐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數學真好玩》組織數學集體教學活動。該繪本講述了當過40年數學老師的爺爺和小孫子菲洛之間有關數學知識的故事,包括爺爺帶領菲洛用巧克力學勾股定理、用豆子計算圓面積、用棍子測量金字塔高度等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帶領幼兒一起進行動手操作,由此學習數學知識,并鍛煉動手實踐能力。
(六)嘗試解決生活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繪本故事通常來源于現實生活,而數學知識同樣來源于現實生活,并服務于現實生活。教師開展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是鼓勵和支持幼幾發現、解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數學知識的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用處。在組織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在幼兒閱讀繪本后,引導幼兒利用新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使其真切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感受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數學幫幫忙》《從小愛數學》等系列繪本組織數學集體教學活動。這些繪本中有大量與幼兒現實生活相關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分小組閱讀繪本,嘗試合作解決這些問題,由此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愛上數學集體教學活動。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應用繪本,不但有助于幼兒準確理解數學知識,而且可以驅動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去解決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逐步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開展高質量的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在教學前認真分析繪本內容,科學選擇繪本,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則應及時引導幼兒思考繪本內容,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展開探索,并指導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幼兒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有用和有趣。
【參考文獻】
[1]王惠.淺談信息技術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3,25(22):173-175.
[2]康丹,張穎杰,譚湘府.不同標記對3-5歲幼兒數學語言理解的影響[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3,39(11):55-62.
[3」周玉芳.幼兒園生活化數學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創新探索:以江山市江濱幼兒園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3,39(11):121-124.
[4」劉燕,曾彬.幼小銜接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數學認知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觀察,2023,12(3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