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被稱為“液體面包”,對血糖的影響極大。
你或許難以想象,各類啤酒比面包、糖類更容易引發餐后血糖劇烈波動。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數約為75,蔗糖為65,而普通啤酒的血糖生成指數約達119,即便稍低的也在65~90之間,妥妥的高血糖生成指數飲品。啤酒不含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也低(約3克/100毫升),卻能讓血糖飆升,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消化吸收快,啤酒無需咀嚼,且無延緩吸收的成分,喝下后糖分迅速被吸收,血糖快速升高;二是短時間易攝入過多,啤酒酒精含量低,很多人一喝就是幾瓶,糖分攝入成倍增加;三是易引發饑餓感,血糖波動使人很快感到饑餓,進而吃下更多食物,進一步推高血糖。此外,啤酒還會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可能導致血糖大幅下降,出現頭暈、心悸甚至休克等低血糖現象。
不少人覺得“小酌怡情”,但飲酒不能只看量,還要注意頻率和持續時間。長期飲酒對身體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它會使血糖頻繁且劇烈地波動,加速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發展;酒精是“空能量食物”,再配上高熱量下酒菜,易導致血脂升高,危害心腦血管;酒精代謝會加重肝臟負擔,易誘發脂肪肝,持續飲酒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酒精刺激胃黏膜,引發胃炎,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喝酒不吃主食更傷胃;長期飲酒還會損傷大腦,影響記憶力、專注力等,加速大腦老化。
雖不提倡飲酒,但在不得不喝的場合,可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酒精的危害。喝酒前吃一些粗糧,如紅豆糙米飯、燕麥、小米飯等,保護胃黏膜,并補充酒精代謝消耗的維生素B1;小口慢飲,多吃新鮮蔬果,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沖擊,加速酒精代謝;喝酒期間多喝溫開水、檸檬水或淡茶水,促進酒精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