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但有些我們日常生活中認為的“好習慣”,實則可能危害健康。
很多人覺得刷牙時間越長,牙齒就越干凈。其實,刷牙超過5分鐘,不僅不能清除更多牙垢,還可能損傷牙釉質。2~3分鐘的刷牙時間就足以清除口腔細菌和食物殘渣,且不會過度刺激口腔組織。
不少人習慣用棉簽或耳勺掏耳朵,認為這樣能保持耳道清潔。但耵聹對鼓膜有保護作用,能防止異物損傷鼓膜,還可以保護外耳道皮膚,防止昆蟲進入耳道。在日常活動和睡姿改變時,耵聹會自行掉落。若耵聹過硬過大堵塞耳道,應去醫院處理,自行操作易損傷耳道或鼓膜。
很多腰痛的人認為睡硬板床能緩解疼痛,便撤掉床墊直接睡床板。然而,人體脊柱有“S”形生理曲線,睡硬板床會使腰部懸空,導致肌肉無法放松,使脊柱僵硬,甚至導致腰部肌肉勞損或脊柱曲度變直。建議選擇中等硬度的床墊,遵循3∶1的原則,即每3厘米床墊可壓下1厘米,且能均勻承托脊柱。
很多人覺得泡腳水越熱,效果越好。但水溫過高,即便當時不覺得燙,長時間浸泡也會引發低溫燙傷,嚴重時會導致組織壞死。成年人泡腳水溫以38℃~43℃為宜,兒童和老人對溫度敏感度較差,水溫可在38℃~40℃左右,且應由家人先試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