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下39攝氏度的酷寒中,吉雅騎馬在邊境線上艱難前行。厚厚的護耳棉帽和面罩擋住了她大半張臉,只露出雙眼。她呼出的熱氣凝結成冰晶,裹在眼睫毛上,像化了“冰雪妝”。網友看了這段視頻,感動得流下眼淚,稱她為“護邊女英雄”。她曾迎著暴雪夜巡,被困在界河附近的斷崖處。盡管多次歷險,但吉雅依然無怨無悔。她說家是最小國,而國是千萬家。2025年4月下旬,她和父親又一次騎馬走向界碑巡邏……
今年25歲的蒙古族女孩吉雅,家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的牧區深處。一座用紅磚砌成的矮房旁,拴著兩匹棗紅色馬駒——那是爸爸巴特爾每天放牧的伙伴。
吉雅的爸爸是退伍軍人,曾在新疆阿拉山口當過8年邊防軍。媽媽斯琴是當地牧民心中的“百事通”,既能馴烈馬、修蒙古包,還通曉蒙漢雙語。“我爸總說,邊疆的每一粒沙子都刻著中國的名字?!奔拍﹃职滞宋闀r帶回來的搪瓷缸,杯壁上“衛國戍邊”四個紅字早已斑駁,卻在她記憶里烙下最初的理想印記。
每年冬季轉場前,巴特爾都會帶著吉雅騎馬穿越烏拉蓋濕地,教她辨認界河的走向?!敖绫谀膬?,我們的家就在哪兒。”爸爸的話深深地楔進她的心里。
2017年吉雅高中畢業,懷揣著對戍邊英雄的敬仰之情,毅然報名參軍。媽媽連夜縫制了一雙羊毛氈靴塞進她的行囊,靴筒內側用蒙文繡著“平安”——這是草原母親對女兒最深沉的牽掛。
在前往阿拉善的軍旅列車上,吉雅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用心錘煉自我,成為一名戍守邊疆的‘花木蘭’。”然而新兵連的第一次體能考核,便給了她沉重一擊:3千米跑成績比及格線慢了整整3分鐘。面對戰友的質疑,吉雅選擇用凌晨4時的加練回應。在零下20攝氏度的戈壁灘上,她一圈圈地奔跑,呼出的白霧與汗水結成冰碴。新兵下連時,她的3千米成績突破15分鐘大關,總評優秀。
2019年,吉雅隨公安邊防部隊轉制,成為第一批移民管理警察。后來她主動申請調回家鄉錫林郭勒工作。2023年秋,吉雅正式入職內蒙古邊檢總站烏拉蓋管理區邊境大隊。起初,她只是一名普通警察,但她很快就“盯”上了單位的“馬背警隊”。
原來,烏拉蓋邊境管理支隊轄區地廣人稀,60%的地域都被濕地、丘陵覆蓋。有的地方人跡罕至,連車輛都無法通行,民警需要騎馬執行任務。鑒于牧區地理位置偏遠、牧民居住分散的實際情況,幾年前,一支由16名精干隊員組成的“馬背警隊”應運而生,成為這一地區的守護者。
吉雅第一次見到警隊隊員策馬巡邊的場景時,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那正是她腦海里戍邊衛士的樣子!她暗下決心,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然而,加入“馬背警隊”并非易事。盡管吉雅也會騎馬,但警隊要求的騎術遠超日常放牧水平。第一次上馬時,因為馬鞍距地面很高,吉雅嘗試了幾次都沒成功,最終被隊長阿其圖一把推上馬背。



吉雅是個意志堅強的姑娘,面對挑戰從不服輸。工作之余,她除了每天加練5千米負重跑,還不斷研究馬匹習性,甚至用棉被自制訓練道具模擬雪地顛簸。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3年12月,吉雅終于以全優成績通過體能、騎術和應急考核,成為“馬背警隊”年齡最小的隊員,這讓吉雅頗感驕傲和自豪!
吉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家人,爸爸巴特爾樂得合不攏嘴,表示會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媽媽聽后卻皺起眉頭說,加入“馬背警隊”太辛苦了,尤其是冬天,到處冰天雪地,到邊境上巡邏很危險。但看到女兒談起巡邊時,眼睛里的亮光,媽媽沒說阻攔的話,只是反復叮囑她注意安全。
吉雅所在的“馬背警隊”,常年駐守在烏拉蓋濕地自然保護區,離邊境線只有17公里。吉雅和隊友們,擔負著邊境巡邏和區域排查等工作。
巡邊時,民警們騎馬行走在人跡罕至的草原上,踏查、走訪牧戶、聯絡護邊員,每一次路程有80多公里,最少要走2天。
第一次完成外出巡邏任務已是凌晨4時,吉雅在日記本上寫道:“今日里程38公里,發現2處圍欄破損,救助1只被困羊羔?!焙髞?,她養成了每次外出都要寫一篇“巡邊日記”的習慣。翻開吉雅的記事本,里面夾著一張泛黃的全家福:爸爸騎在馬背上咧嘴大笑,媽媽身后是成群的綿羊,而16歲的吉雅站在蒙古包前,眼神里全是倔強。
這張照片是吉雅外出巡邏時唯一的慰藉。她把家人的笑容藏在心底,卻把思念化作巡邏時堅毅的腳步。
當地牧民說,夏天草原有多美,冬天就有多冷。2024年初,按照慣例,“馬背警隊”要進行新年首巡。出發前,隊長反復向吉雅叮囑突發情況的處理經驗和注意事項。當天氣溫驟降至零下39攝氏度,吉雅與隊友們背著20公斤的裝備,跟隨馬匹“颶風”踏上邊境線。
當時,“白毛風”不停地刮著,帶著尖銳的呼嘯聲,令人恐懼。能見度不足十米,大家只感到天地間一片混沌。
由于天氣太冷,加之馬背上的顛簸,剛出發不到半個小時,吉雅的左腿突然開始抽筋,她強行繃緊雙腿、勒緊韁繩?!皥猿肿?,考驗意志的時候到了!”她極力調整狀態。
吉雅的臉被風雪凍木了,眼睛無法睜開,呼吸也不通暢,感覺大腦缺氧了。她咬牙騎馬在茫茫雪野中勇毅前行,厚厚的護耳棉帽和面罩擋住了她大半張臉,只露出眼睛。其間,吉雅呼出的熱氣在極寒天氣中凝結成冰晶,裹在長長的睫毛上,撲閃撲閃著,像化了一個別具特色的“冰雪妝”。
當晚,吉雅在巡邊日記中寫道:我們上午10時出發,下午4時返程,巡邏20多公里,差點被凍成冰棍,堪稱生死考驗。
巡邏期間,隊長阿其圖給她拍了個短視頻作為紀念。沒想到,隊長剛把這條短視頻發到網絡上,就引來了無數人的關注。
吉雅颯爽的身姿、堅毅的眼神,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短短數十秒的視頻,展現出一位新時代青年警察心系家國、無畏向前的奮斗身影。網友們紛紛點贊評論:“致敬中國警察!這才是守衛祖國邊防的忠誠衛士!”也有人稱吉雅是“美麗的白眉俠”。
其實這次巡邊還算不了什么,最讓吉雅難忘的是那次暴雪夜巡。當時氣溫驟降至零下42攝氏度,吉雅和隊友阿木古楞被困在界河附近的斷崖處。兩人被凍得渾身麻木,下馬后手腳不聽使喚,只能拼命活動暖和身體。
回到住處后,吉雅在日記里寫道:那晚我突然明白,父母教會我的不只是馴馬和放牧,更是如何在絕境里守住心中的光。
巡邊期間,盡管吃盡了苦頭,也多次歷險,但吉雅無怨無悔。在她心里,守衛好邊境線是頭等大事,即使哪天自己不幸犧牲也值得。
很多人對烏拉蓋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情況不夠了解,有網友疑惑:“現代交通工具如此多樣化,為什么還要騎馬巡邊呢?”吉雅解釋說,由于這里是草深林密的濕地,春夏季節泥濘翻漿,很多地方巡邏車根本無法通行。而到了冬季,大地會被積雪覆蓋。尤其在極寒天氣下,就連高科技的無人機設備都很難正常運轉,騎馬反而是最實用的方式。
吉雅和隊友最擔心的就是強降雪天氣時會發生車輛和人員被困的狀況,這就需要警隊帶著工具馬上趕赴現場,展開緊急救援,還要給被困群眾送去食品和御寒物資。
2024年3月,當地發生極寒天氣,風力超過八級。有5輛車和18名群眾被困,接到求救電話后,“馬背警隊”民警立即趕去救援。他們使用鐵鍬清理積雪,救出被困人員。民警們的臉都被凍得通紅,隊長阿其圖錄了一段視頻發到社交平臺上,這些“紅臉警察”令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除了最重要的巡邊工作,平時他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牧民家的牛羊丟了,他們幫忙尋找。2024年11月30日,“馬背警隊”聯合舍佰爾圖邊境派出所,頂風冒雪8小時跑了40多公里,最終將牧民走失的19頭牛全部找了回來。一句“你就放心吧,在家等著就行”,是移民管理警察對轄區牧民的鄭重承諾。
一次暴風雪中,吉雅和隊友們頂風冒雪為牧民加固被吹倒的圍欄,當時,她的雙手被凍得失去了知覺,仍死死拉住繩索。最終,圍欄被重新豎起,并得到加固,沒有一頭牲畜跑掉。
春天來臨時,牧區進入了繁忙的接春羔時節。吉雅和“馬背警隊”的隊員們就成了“奶爸奶媽”。他們去牧民家幫忙為母羊接生、為小羊喂奶、給牛羊們喂草料。
盡管平時的工作很忙,吉雅仍會抽空回家看望父母,陪父母聊聊工作情況,幫家里干些活兒。吉雅每次歸隊時,媽媽總會塞許多風干牛肉;爸爸則會用鉛筆在地圖上標注,向她反映一些情況。一次,爸爸告訴她西邊30公里的白音敖包,出現了盜獵者踩過的腳印,這些口耳相傳的情報,比任何衛星地圖都精準。吉雅正是根據爸爸提供的線索,協助警方查獲了20余張非法捕獵的雪豹皮。
烏拉蓋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有大批野生動物,其中還有不少是國家級保護動物,所以,反盜獵也是吉雅和隊友們的一項重要工作。無論任務如何艱巨,吉雅都沒退縮過。
而在巴音呼熱嘎查,吉雅的另一個身份是“牧區女兒”。她幫獨居老人朝魯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教牧民烏云其其格使用微信視頻通話,聯系在城里打工的兒子。甚至自費給68歲的孤寡老人巴德瑪家的蒙古包加固防風繩。還有幾位老人感激地說,吉雅每次來,包里都裝著治風濕的藥和奶粉,還給他們送過羊毛氈靴。
近幾年,爸爸的腰傷愈發嚴重,卻仍堅持每周騎馬去界碑旁巡視一番,發現情況就及時通知女兒。吉雅稱父親是“沒有編制的戍邊人”。爸爸笑著說:“你巡邏時踩過的雪地上,有我年輕時的腳印?!?/p>
吉雅的巡邊包里,始終放著三件“傳家寶”:爸爸退伍時的搪瓷缸、媽媽縫的羊毛氈靴,以及自己用界河鵝卵石磨成的平安符。當她在星空下為迷路的牧民點燃火把時,火光里跳動著兩代人的守望——“我們的根扎在草原,我們的魂系在界碑?!?/p>
在這片67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吉雅與無數個“吉雅”正用青春書寫著:家是最小國,而國是千萬家。這就是她馬蹄聲中的家國情懷!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