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5日,是高怡俊家庭每周一次的“家庭日”。這天,全家齊動手包餃子迎新年。丈夫廖飛剁肉餡,高怡俊包餃子,一雙兒女子熙和蓁蓁拿著小勺子幫忙放肉餡。歡聲笑語中,煩瑣的家務變得異常有趣。
作為2023年“全國最美家庭”,高怡俊夫妻通過“家庭日”活動,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引領更多家庭走向幸福。
高怡俊和廖飛是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同學,畢業后落戶上海。高怡俊在脈策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運營副總裁,廖飛在經緯建筑規劃設計院工作。
2014年12月,兒子子熙出生。小時候的子熙精力充沛,不喜歡睡覺,夫妻倆便決定將每周六作為“家庭日”,陪伴孩子外出游玩。他們去公園散步、去廣場遛彎、去湖邊野餐……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關系,也讓孩子的童年充滿樂趣。
2017年10月,女兒蓁蓁出生。夫妻倆商量后決定堅持每周的“家庭日”,讓兩個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2024年子熙生日這天,為給兒子制造驚喜,高怡俊精心準備了一個爆炸盒作為生日禮物。子熙一層層打開盒子,看到各種小禮物,眼睛瞬間亮得像綴滿星星。
看見哥哥收到禮物,妹妹蓁蓁有些失落。細心的高怡俊早有準備,拿出一個同樣的盒子遞給蓁蓁,“這是給你的新年禮物!”蓁蓁開心地蹦了起來。高怡俊深知孩子們看重的是父母對他們的關愛,而非禮物本身。
在陪伴孩子方面,廖飛也毫不遜色。無論多忙,每到“家庭日”,他都會抽出時間陪孩子。暑假期間,夫妻倆帶孩子們參加上海市舉辦的小學生職業體驗活動。廖飛讓他們觀察數控機床是如何打磨“寶葫蘆”的,并耐心地回答孩子們的提問,“那是金屬之間摩擦產生的聲音?!薄跋胱鍪裁葱螤疃伎梢裕@些機器都是被人控制的?!彪m然孩子們現在還不太懂其中的原理,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已被激發。
“陪伴孩子不是簡單地陪著,而是要用心去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蹦呐率呛秃⒆右黄鹦凶?,高怡俊也覺得非常有意義。有一次“家庭日”,夫妻倆帶孩子參加婦聯組織的大學路行走活動。子熙覺得行走既勞累又浪費時間,高怡俊告訴他:“行走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能認識更多的小伙伴?!陛栎鑴t像個“社?!?,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聽到老師在講解建筑的故事,她便擠到最前面聽得津津有味。當老師提問時,蓁蓁舉手搶答,贏得一片掌聲。廖飛鼓勵兒子:“你看妹妹多勇敢,你也舉手??!”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當老師又問“黃浦江在什么位置”時,子熙第一個舉起了手。
2019年,夫妻倆在崇明郊區買了一棟帶小院的房子,“家庭日”常在這里度過,孩子們漸漸喜歡上了田園生活。
“爸爸,這是什么蟲子?”子熙拿著鏟子挖土,發現一種從未見過的蟲子時驚呼道。廖飛拿起鏟子剛要鏟下去,蓁蓁跑了過來,說:“讓我看看!”她邊用小木棍撥弄蟲子,邊念叨:“它比毛毛蟲還肥呢!”高怡俊在一旁看著兩個孩子把蟲子當成了寵物,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孩子們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夫妻倆愿意帶他們一起探索。
“媽媽,這是什么草?”蓁蓁發現一根奇特的草。高怡俊回答:“媽媽也不認識,讓我們一起查查它叫什么名字吧。”她用手機查尋后得知這株草名叫“香附子”,還順便給女兒普及知識:“雖然它是草,但它的莖塊可以入藥?!边^了一段時間,女兒還能準確認出這種草。
“我們從來沒有刻意教孩子什么知識,而是讓他們在實踐中產生好奇心,自己去探索?!备哜∮X得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高怡俊在公司兼任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婦聯主席。因有二胎經驗,她樂于向正在備孕或懷孕的同事分享育兒和采購嬰幼兒用品的經驗,還組建了公司內部家長群,大家一起探討科學育兒方法,分享家庭閑置物品。公司有一個小倉庫放著小推車、安全座椅、玩具等兒童用品,同事們各取所需,既節約了開支,又增進了感情。
她把婦聯推薦的親子活動引進公司,有孩子的同事帶著孩子一起參加。小朋友自由組合,很快就相互熟悉了。原來不認識的同事,通過孩子也漸漸熟絡起來,親子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關系,更促進了同事之間的交流互動。
寒暑假時,公司允許帶孩子來。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大人安心工作,一舉兩得。
因為孩子,夫妻倆和同事、鄰居都相處得很愉快,誰有困難他們都會幫忙。
2021年,高怡俊成為楊浦區的“鄰家媽媽”,與監護缺失兒童結對。她結對的男孩叫明明,比兒子子熙大一歲。高怡俊每月都會邀請明明參加“家庭日”活動。明明患有輕微腦癱,平衡能力差,不方便騎車。在濱江騎行時,為了不讓明明孤單,子熙和蓁蓁便輪換著陪他玩。“明明哥哥,你給我講一下這個故事吧?”機靈的蓁蓁總能讓明明找到自我價值。“媽媽,這支點讀筆送給明明哥哥吧!”子熙有好東西時常想到明明。在弟弟妹妹的陪伴下,明明越來越開朗。
兩個孩子內心善良,在助人過程中不斷成長。2025年春節前的“家庭日”,全家進行大掃除。廖飛清洗床單被罩,高怡俊打掃房間,兩個孩子整理物品。“這個玩具可以送給弟弟妹妹。”“這個繪本可以捐贈,其他的舊書本可以賣廢品?!眱蓚€孩子認真挑選著廢舊物品,生怕浪費。高怡俊不禁感慨:“他們之前連用水用電需要花錢都不知道,后來通過參與生活實踐,才懂得了要珍惜資源。”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勤儉節約、綠色環保的家風不能忘?!睙o論工作還是生活,高怡俊一家都展現出了最美家庭的風采。2023年,高怡俊和廖飛家庭被全國婦聯推選為“全國最美家庭”。當年5月,高怡俊組織大學同學帶孩子參加濱江家庭文化節,向更多家庭推行“家庭日”活動。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和媽媽同樣重要。”2024年5月,高怡俊被五角場街道聘請為家庭教育講師。不久后,楊浦區婦聯邀請她作為“公益媽媽”參加演講,“我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獻出愛心,從小履行社會責任;我的明明,收獲了來自長輩的關愛,明亮自信,向陽而生;而我,也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思考人生,強化自身?!备哜⊥ㄟ^分享家庭故事,向更多家庭傳遞著正能量。
2024年11月,高怡俊提交的《關于監護缺失兒童家庭扶助的建議》被推薦為2024年度上海市婦女代表十佳“好建言”。她說:“不只是監護缺失的兒童需要關愛,其實每個孩子都需要關愛,但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樣去愛孩子。實際上,父母對孩子最高級的付出是愿意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只要父母愿意花時間,任何時間都可以是‘家庭日’?!绷物w點點頭,微笑著看向妻子。夫妻倆愿意繼續發光發熱,將最美家庭的教育理念傳播給更多家庭。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