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12.021
Abstract:Asanimportantemerging marketintheworld,ASEAN'sdemfornewenergyvehiclesisgrowingrapidly.Thanks tothe promotionenvironmentalpoliciesthedemforenergytransformation,ASEANhasbecomeakeyregionforthe globallayoutthenewenergyvehicleindustry.AsaleaderinthefieldnewenergyvehiclesinChina,BYDhassucessully expedintoteASEAmaketwithitsiteatioallayout,techoloicaladvanagslocalizationstrategyeingaeaple forChineseenterprises.Thispapertakes the ASEANnew energyvehicle marketasthe background,combinespolicy environment,market characteristics,competivelscapetodeplyexploreBYD'smarketlayoutdevelopmentstrategy inASEAN,aiming toanalyzeitssuccesfulexperience.BystudyingBYD,itprovidespracticalreferenceforotherChinese automotivecompaniestheoreticalsupportforpromotingtheglobalizationnewenergyvehiclesthedevelopment green economy.
Key words:ASEAN market;new energy vehicles;BYD; policy environment; strategic layout
0引言
東盟地區作為全球經濟增長較快的一個區域,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在全球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東盟各國積極實施激勵政策,吸引新能源汽車企業布局市場,推動行業快速崛起。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BYD以其技術優勢和全產業鏈模式,迅速在東盟市場站穩腳跟,為該地區的產業升級注人了新動力。
1東盟新能源汽車市場概述
1.1東盟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
根據2021年的數據,東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總規模接近5億美元。通過對比2021年和2022年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庫中的相關數據(見表1),東盟地區純電動汽車的進口額從2021年的2.97億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10.64億美元,年增長率達到 258% ;出口額則從9.85億美元增至12.2億美元,年增長率為 900% 。這一變化表明,東盟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極為迅速的區域之一。根據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的調查,東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到2027年,東盟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突破26億美元2,產業和市場將在未來幾年進人快速增長階段。

1.2東盟主要國家市場特征及潛力
2023年,印度、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電動汽車市場迎來了顯著的增長??傮w來看,這些國家的電動汽車銷量較2021年增長了兩倍多,總量接近8萬輛,而2022年的銷量則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前水平的7倍。目前,盡管東南亞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初步增長階段,泰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已接近 10% 。根據Marklines的數據,2023年泰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接近8萬輛(見圖1),同比增長達到 684% 。新能源汽車在馬來西亞和印尼市場的銷量也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但這些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仍較低,消費者依舊傾向于選擇傳統燃油車輛。

數據來源: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OICA)。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內燃機汽車(ICE)生產和組裝的核心國家。截至2023年,泰國已成為東南亞電動汽車銷量增長非??斓膰?。盡管該地區的電動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泰國在2022年的電動汽車銷售份額已在東南亞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見圖2),使其成為該地區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重要市場。根據Marklines數據,2023年,BYDATTO3、海豚和海豹在泰國的銷量分別為1.9萬輛、0.9萬輛和0.2萬輛,2024年上半年銷量分別為0.6萬輛、0.4萬輛和0.4萬輛,三款車型在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市占率合計達到 40% 。其中,ATTO3是泰國BEV(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先車型,也是2023年泰國非常暢銷的BEV品牌。

數據來源:Statista。
相比之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較小,但增長速度較快。根據馬來西亞汽車協會(MAA)數據,2021年,馬來西亞全國新注冊的新能源汽車僅為274輛,占總汽車銷量的 0.05% 。然而,2023年,馬來西亞的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已達3.8萬輛,同比增長 69% 。根據全球汽車產業平臺Marklines的統計,2019年印尼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705輛,占當年汽車銷量的 0.2% 。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2022年印尼新能源汽車銷量已增至10327輛,2023年進一步增長至17057輛,其中 80% 的銷量來自現代和五菱品牌。到2024年4月,印尼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數量已迅速增長至14家,其中中國的BYD、名爵、長城汽車、奇瑞汽車以及越南VinFast等品牌紛紛進入印尼市場。雖然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但考慮到市場潛力、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支持,預計兩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1.3東盟政策環境分析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期,汽車制造廠商選擇生產線與政府補貼力度有關。政府可以通過合適的政策來減少自身投入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并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普及3。東盟國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表現出強勁增長潛力,特別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是該地區重要的經濟體,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市場。在國家層面(見表2),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已經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目標和措施以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5]。泰國通過減免進口稅和消費稅等措施,力爭到2030年國內純電動汽車產量增加到75萬輛(占泰國汽車產量的 30% );馬來西亞則實施免除進口稅、消費稅和道路稅的政策,并計劃到2030年建設10000個充電樁;印尼則采取零關稅進口和購車補貼政策,同時憑借其豐富的鎳資源吸引電池制造業的投資。與此同時,東盟國家間的區域合作日益密切,各國正聯合建設統一的充電網絡,以支持電動汽車的跨境使用,并通過技術標準化合作降低跨國企業的布局成本。此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通過零關稅減免、原產地累積規則及投資貿易便利化等措施,吸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進人東盟市場,進一步促進了區域內產業鏈的協作與市場一體化]??傮w來看,東盟各國政策支持與區域合作的結合,不僅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企業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使東盟有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增長極。

1.4東盟競爭格局分析
東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傳統汽車巨頭如日本和韓國企業憑借技術積累和供應鏈優勢占據了市場先發優勢。日本的豐田和日產等車企在泰國、印尼等國布局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生產基地,并推動本地化生產以降低成本。以泰國為例(見圖3),2023年,整體汽車銷量(含商用車)前10的品牌中,6個為日系品牌,1個為美國品牌,3個為中國品牌。盡管日系品牌依然主導泰國新車市場,但中國新能源汽車近年發展迅速,日系車在泰國汽車市場長期以來的“霸主”地位,正面臨著來自中國汽車品牌的強勁挑戰8。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 6.7% 上升至2023年的 12.6% 。其中,BYD的市場份額從幾乎為零增長至2023年的 3.6% 。

數據來源:Statista。
韓國的現代和起亞則在越南和印尼等地設立生產線,并推出價格適中的電動車型以吸引中端市場消費者。此外,特斯拉等全球電動車領軍者憑借高端車型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迅速在東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吸引了大量高收入消費者。與此同時,本地企業如印尼的五菱和越南的VinFast,憑借價格優勢和政府政策支持,在中低端市場中表現突出,逐步擴大了市場份額。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如BYD,憑借技術優勢和全產業鏈布局加速進入東盟市場,與傳統車企和新興品牌展開激烈競爭??傮w來看,東盟市場正在呈現多元化的競爭格局,傳統巨頭、新興企業和本地車企各展所長,共同推動了區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和升級。
2 BYD公司的成立與發展
2.1 BYD國際化發展歷程
BYD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其國際化發展路徑清晰,展示了從國內龍頭到全球市場擴張的過程。最初,
BYD通過技術研發和垂直整合的戰略,奠定了在國內市場的領導地位。在全球擴張方面,BYD依托自主創新的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以投資建廠和戰略聯盟為主的進入模式,同時將出口作為國際化進程中的一個強有力的補充,逐漸占據了市場份額。BYD首先瞄準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場潛力巨大的地區,如歐洲和拉美市場。在歐洲,BYD以商用車為突破口,推出電動大巴和物流車,通過積累市場經驗,成功進入德國、英國等高端市場,并逐步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電動乘用車。在拉美,BYD把握了當地環保車需求增長的機會,與政府和企業合作,積極推廣電動大巴和出租車項目,尤其是在巴西和智利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憑借靈活的市場策略和定制化的產品布局,BYD在全球市場不僅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還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經驗,為其進一步擴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2 BYD的核心競爭力
BYD以新能源商用車為主,原因在于BYD掌握核心技術優勢[]。BYD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和垂直整合的生產模式上。首先,BYD在電池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特別是其自主研發的刀片電池,這款電池以高安全性、長續航和高能量密度而著稱,成為公司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同時,BYD的DM-i混動技術,通過高效的發動機和電動機結合,優化了燃油效率和電池性能,推動了其在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其次,BYD采用垂直整合的生產模式,涵蓋從電池、電機到整車制造的所有環節,全面掌控供應鏈的關鍵部分。這一模式使公司在成本控制、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方面占據優勢。憑借對核心技術和供應鏈的自主控制,BYD能夠迅速響應市場變化,并保持較高的技術壁壘,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地位。
3BYD在東盟市場的布局
3.1市場進入策略
BYD通過在泰國和印尼建立工廠,深耕全產業鏈并精細化布局。2024年7月,BYD舉行泰國工廠竣工暨第 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在泰國建廠的優勢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可以更好地促進當地銷售,從下定到交付無需出口海運、辦理清關手續等時間,提高交車效率。其次泰國具有出口的優越地理條件,且與日本、澳大利亞無貿易壁壘。泰國地處亞洲中南部,可輻射整個東盟地區。泰國還與日本、澳大利亞有自由貿易協定,出口這些國家沒有貿易壁壘,且都是右舵駕駛車型,具有協同性。BYD在泰國建廠有利于深度參與產業鏈搭建,幫助泰國進行電動化技術轉型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有望改變燃油車時代的日系高市占率。總的來說BYD泰國模式不同于以往簡單的進口產品貿易,而是包括本土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在內的產業鏈輸入。
3.2渠道合作策略
BYD通過與本地知名經銷商合作,迅速在東南亞市場建立了強大的銷售網絡,包括(見表3)泰國的ReverAutomotive、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SimeDarby、印尼的Bakrieamp;Brothers及菲律賓的AyalaCorp。這一合作模式使BYD能夠借助當地合作伙伴的市場經驗、銷售渠道和地理優勢,快速滲透市場,提升品牌認知度。盡管合作帶來較低的利潤率,但BYD通過與本土經銷商合作,有效降低了進入新市場的風險,并通過外包售后服務(如質保、保養和維修)增強了消費者信任。與此同時,BYD還通過與當地能源公司合作,推動充電設施建設和電動車普及,進一步提升品牌的本地化認同感。此外,BYD的合作伙伴Rever提供的ReverCare特權套餐,包括8年保修期和低至 1.98% 的車貸利率,有助于降低消費者購車門檻,提升市場吸引力。這種綜合策略幫助BYD在東南亞市場站穩腳跟。

3.3產品策略
BYD在東盟市場的產品策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出了多款適合當地消費者的電動車型。海豹和宋PLUSEV是針對東盟市場推出的重要車型。這些車型不僅符合東盟消費者對價格和續航的需求,還在設計上注重實用性和舒適性,以滿足不同市場的購車偏好。海豹作為一款高性能轎車,針對的是東盟高端市場,而宋PLUSEV則是面向中高端消費者,提供了較為合理的價格和較長的續航里程。同時BYD根據當地需求調整產品性能與設計,考慮到東盟地區的熱帶氣候特征,BYD在產品設計上做了相應調整,確保其電動車能夠適應當地環境。例如,車輛的空調系統、電池系統和散熱設計進行了優化,以應對高溫天氣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此外,針對東盟市場的價格敏感性,BYD通過本地生產和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使得產品定價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進行選擇。
3.4營銷策略
BYD在東盟市場實施了強有力的本地化營銷策略,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BYD通過舉辦試駕活動、參與當地車展、贊助文化活動等形式,與東盟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系,增加品牌的曝光度。此外,BYD還加強了社交媒體和數字營銷的運用,通過線上平臺與年輕一代消費者互動,提升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在廣告宣傳中,重點突出BYD電動汽車的環保性、創新性以及高性價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東盟消費者。
BYD還積極與當地企業和政府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實施。例如,在泰國,隨著“30@30”政策的推進,BYD參與了多個政府和企業的合作項目,通過展示和合作提升品牌形象。同時,BYD也參與了東盟地區的多個車展和電動車專場活動,展示其最新的電動汽車技術和產品,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和媒體的關注。這些展示活動幫助BYD樹立了專業的技術形象,并加深了其在東盟市場的品牌認知度。
3.5在政策驅動下的戰略應對
BYD積極利用東盟各國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推動其在該地區的擴張。泰國政府為實現2030年禁售燃油車的目標,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對新能源汽車的稅收減免、購車補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支持。BYD通過在泰國建立本地生產基地,符合了政府對本地制造的政策要求,并充分利用這些激勵政策,降低了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此外,BYD也積極與政府合作,參與當地電動車推廣項目,確保其產品能夠在政策支持下獲得更廣泛的市場接受。
3.6對政策變化的預判與調整
BYD高度關注東盟地區的政策動態,及時做出戰略調整。在印尼和馬來西亞,BYD預判到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將持續加強,提前布局本地生產和充電設施建設。此外,BYD還通過參與政府的新能源汽車采購計劃,擴大市場份額。隨著東盟各國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BYD持續關注政策變化,靈活調整產品規劃和營銷策略,確保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4對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啟示
4.1本地化與全球化的平衡
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全球化擴張過程中應深刻理解本地化與全球化的平衡。首先,企業需要根據目標市場的文化、消費者需求和政策環境進行本地化調整。例如,BYD在東盟市場通過與當地經銷商合作、建設本地生產基地等方式,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更好地滿足了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化戰略可以利用企業在技術、品牌影響力和規模效應方面的優勢,幫助其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大份額。因此,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海外布局時,既要保持全球化的技術創新和資源整合優勢,也要通過本地化運營提高市場適應性,從而形成國際化與本地化的雙重競爭力。
4.2技術創新與政策依賴的關系
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應深刻認識到,政策驅動在全球擴張初期往往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如稅收優惠、購車補貼等。然而,過度依賴政策可能導致企業缺乏自主創新的動力。因此,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例如,BYD通過自有的刀片電池技術和DM-i混動系統,在產品性能和續航能力上取得了顯著突破,減少了對政策支持的依賴。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應在政策支持下利用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并逐步擺脫對政府政策的過度依賴,增強自身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肖肖.雙循環發展格局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運作模式研究——以BYD品牌為例[J].物流科技,2023,46(1):132-135.
[2]李培松,劉剛.挖掘自身潛力深化對華合作東南亞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N/OL].人民日報,2023-09-19.[2024-11-02].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3/09-19/10080174.shtml.
[3]張建秋,尤璞,王曉莉.政府補貼對汽車制造商產業鏈選擇的影響分析[J].物流科技,2023,46(15):10-16.
[4]IntermationalEnergyAgency.GlobalEVoutlook2O22:Securing suppliesforanelectricfuture[R].Paris:IEA,2022.
[5]張冬梅.中國汽車在東南亞激戰群雄[J].汽車畫刊,2024(4):12-14.
[6]吳崇伯,吳雨禾.東盟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與路徑[J].東南亞研究,2024(3):1-22,153-154.
[7]覃麗芳,陳牧天.RCEP框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東南亞的產業鏈構建[J].東南亞縱橫,2024(12):1-9.
[8]崔瑋.BYD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化路徑研究[D].蘭州:蘭州財經大學,2023.
[9]苗詩雨.中國品牌加碼泰國日系車“霸主”地位遇挑戰[N/OL].每日經濟新聞,2024-07-17.[2024-11-05].ttps:/news.qq.
com/rain/a/20240717A0ARN400.
[10]張敏,郭彥.中國—東盟新能源車產業鏈合作研究[J].亞太經濟,2023(4):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