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DOI: 10.13714/j.cnki.1002-3100.2025.12.017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ewenergyvehicleindustrynotonlyafectsthebusiness modelandmarketstrategyof newenergyvehicleenterprises,butalsobringsmanyfinancialrisksandchallnges tonewenergyvehicleenterprises.With theintensificationofmarketcompetition,manynewenergyvehiclecompaniesarefacinghigherlevelsofdebt,follwedby increasingfinancialrisks.ThepurposeofthisarticleistostudythemainfinancialrisksfacedbyCompanyZanddiscusshow to reduce them by optimiz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Company Z; financial risk
1新能源汽車財務風險分析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和無法控制的因素,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所獲取的最終財務成果與預期的經營目標發生偏差,從而形成的蒙受經濟損失或獲得更大收益的可能性。企業的財務活動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籌措資金、長短期投資、分配利潤等都可能產生風險。
1.1籌資風險
籌資風險指的是由于資金供需市場、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籌集資金給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新能源汽車的籌資多通過發行債券、股權融資等方式來進行,籌資的結構會影響企業的財務風險,但是由于市場的波動,企業股價和債券價格會受到影響,從而使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加且難度上升。再加上行業競爭的加劇和新能源汽車技術更新換代較快等因素,企業會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會更加謹慎,間接影響企業的籌資規模和成本。
1.2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指企業投入一定資金后,因市場需求變化而導致最終收益與預期收益偏離的風險,投資風險可以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新能源汽車企業產業鏈從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到中游的整車制造,再到下游的充電設施和服務,涉及多個環節,需要投資的規模較大,且資金回收周期長。在新能源汽車多元化發展下,一旦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方向判斷失誤,可能會導致投資出現風險,限制公司的發展。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由于對市場的預期過于樂觀,過度擴張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導致面臨產能過剩、設備閑置的問題,使得投資收益難以實現,從而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2]。
1.3 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又稱營業風險,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供、產、銷各個環節不確定性因素導致企業資金流動遲滯,使企業價值產生變動。新能源汽車企業前期用于核心技術的研發成本高。這些研發投入不僅包括人力成本,還包括材料、設備等直接成本,以及與研發相關的管理費用。因此,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持續投人資金。原材料價格波動和市場競爭激烈的原因,導致企業的成本和收入受到影響,盈利空間受壓縮,盈利能力不穩定,產生了一定的經營風險。
2Z公司的財務現狀
2.1盈利能力分析

在銷售毛利率方面,由表1可以得出,Z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在2018—2023年間呈現波動的趨勢。2018年,Z公司的銷售毛利率為 -5.17% ,2019年Z公司的銷售毛利率下降至 -15.32% ,2020年和2021年又持續分別上升至 11.52% 和 18.88% 。而2022年和2023年Z公司的銷售毛利率持續下降至 10.44% 和 5.49% 。銷售毛利率的波動較大,反映出公司業務的盈利性不夠穩定。在銷售凈利潤方面,Z公司的銷售凈利率在2018—2023年間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18—2021年由 -194.68% 逐步上升至-11.12% ,然后出現下降趨勢,由2021年的 -11.12% 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 -37.25% 。銷售毛利率的狀況,反映出Z公司整體的盈利狀況堪憂。在總資產凈利率方面,Z公司的總資產凈利率在2018—2023年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由2018年的 -65.92% 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 -15.38% ,然后逐步下降至2023年的 -19.80% 。Z公司總資產周轉率的狀況,反映出Z公司的盈利能力沒有得到提升。
2.2償債能力分析

在流動比率方面,由表2可以看出,Z公司的流動比率在2018—2023年呈現波動趨勢。從2018年的1.42下降至2019年的0.52,然后上升到2020年的3.31,最后持續下降至2023年的1.22。流動比率波動較大,反映出公司短期償債能力不穩定。在速動比率方面,Z公司的速動比率在2018—2023年呈現波動的趨勢。從2018年的1.25下降至0.43,然后在2020年上升至3.23,最后總體上逐漸下降至2023年的1.13。速動比率的變化與流動比率相似,進一步證實了公司短期償債能力不穩定。在資產負債率方面,Z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在2018—2023年總體上呈現波動的趨勢。從2018年的 56.75% 上升至2019年的133.07% ,然后下降至2020年的 41.69% ,最后逐步上升至2023年的 74.79% 。資產負債率的波動也較大,反映出Z公司的負債經營策略不穩定。
3Z公司的財務風險分析
3.1新能源汽車市場趨于飽和,市場競爭激烈
近年來,眾多車企紛紛布局新能源領域,使得這一市場的競爭態勢愈發激烈。Z公司位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著極為復雜且嚴峻的競爭格局。一方面,國內外傳統車企憑借深厚的產業積淀、廣泛的銷售網絡以及龐大的用戶基礎,加速向新能源領域轉型,它們在品牌影響力、生產制造工藝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備強大的優勢,給Z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發展變化也對Z公司產生了深刻影響。上游的電池供應商等關鍵零部件企業,在市場需求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其供應價格與供應穩定性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下游的經銷商、服務商等環節,也在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對Z公司的銷售策略與利潤空間提出了新的挑戰。更為關鍵的是,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逐步退坡,Z公司原本依靠補貼政策所獲得的成本優勢與價格競爭力逐漸減弱。與此同時,市場在快速擴張后,部分區域和細分市場開始呈現出趨近“飽和”的狀態,消費者的選擇愈發多樣化,這使得Z公司在市場份額爭奪、產品定價以及盈利獲取等方面面臨的競爭壓力顯著增大,進而成為引發其財務風險的關鍵內在因素之一。
3.2資金投入過多
在新能源汽車這一競爭激烈且技術密集型的行業中,技術研發乃是核心驅動力。Z公司深刻認識到技術創新對于企業立足和長遠發展的關鍵意義,因此在研發層面不遺余力地進行資源傾斜。其研發項目涵蓋了電池技術的突破、自動駕駛系統的優化、智能座艙的升級以及車輛輕量化設計等多個關鍵領域。為了在這些方面取得領先地位和保持競爭力,Z公司持續投入巨額資金,從研發設備的購置與更新、高端科研人才的招募與留用,到各類研發合作項目的開展與推進,每一個環節都伴隨著大量的資金消耗。這種在研發中的大量投入,直接致使公司成本急劇攀升。研發成本的增加,不僅包括前期的資金投入,還涉及到后期的試驗、測試以及技術改進等持續支出,在企業營收尚未能與之形成有效匹配時,便對企業的盈利狀況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由于自身盈利能力受到限制,Z公司不得不尋求外部融資渠道來維持運營與發展,過度依賴外部融資以減輕財務負擔。其頻繁地通過股權融資吸引戰略投資者,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或是與金融機構達成各類融資合作協議。然而,過度依賴外部融資也帶來了一系列潛在風險,如股權稀釋可能影響企業的控制權與決策自主性,債務融資則伴隨著償債壓力與財務杠桿風險,這些都進一步加劇了Z公司的財務風險狀況。
3.3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承壓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中,Z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正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壓力。由于Z公司自身的獲利能力表現出明顯的不足,產品的盈利模式尚未達到成熟穩定的狀態,在核心業務的營收增長方面遭遇瓶頸,成本控制也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導致整體利潤水平較低。并且從企業的發展規劃與市場預期綜合來看,在短期內想要實現盈利幾乎是一項難以達成的任務。這不僅影響了企業自身的資金循環與周轉,也使得其后續的融資成效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市場投資者對于Z公司的盈利能力與發展前景會持謹慎態度,在考慮是否對其進行投資時會猶豫不決,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評估其貸款申請時也會更為嚴格,從而使得Z公司在尋求新的資金注人以支持業務拓展與運營改善方面面臨重重阻礙,企業的資金鏈持續處于緊張狀態,未來的發展之路充滿挑戰與變數。
3.4收入結構單一,成本控制能力不足
Z公司在其業務布局與運營模式中,呈現出顯著的收人結構較為單一的特征,過度依賴于某一類產品或服務所帶來的營收,汽車銷售收入占據了總收入的絕大部分比重,而在諸如汽車周邊衍生產品銷售、增值服務提供等其他多元化收入渠道方面的拓展相對滯后。這種單一性使得公司的整體收入極易受到汽車市場的波動影響,一旦汽車銷售市場遭遇銷量下滑、價格競爭加劇等不利情況,公司收入便會面臨大幅縮水的風險。
同時,Z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在生產環節,未能有效地優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原材料采購成本時常因市場波動或供應商議價能力而居高不下;生產流程的精細化程度不夠,導致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現象時有發生,能源過度消耗、零部件廢品率較高等問題,直接推高了制造成本。在運營層面,市場營銷費用與管理費用的把控也不夠精準,大規模的廣告宣傳投入與龐大的管理機構設置,使得相關費用持續處于高位。這些成本控制的短板綜合起來,極大地壓縮了公司的利潤空間,增加了公司的財務風險。在面臨市場環境變化的外部挑戰時,公司會因資金鏈緊張而陷入困境,償債能力下降、投資計劃受阻,進而影響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4Z公司的財務風險對策建議
4.1優化市場競爭策略
成功的市場競爭策略可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從而增強企業在財務決策上的自主性。當企業在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時,它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和財務狀況來決定研發投入、投資項目和融資方式等,而不會因為財務困境而被迫做出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決策。在優化市場競爭策略上,Z公司可以通過深人挖掘自身品牌的獨特價值,如高端定位、優質服務體驗等,加大品牌推廣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獨特的設計、先進的技術應用以及個性化的用戶服務,實現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吸引更多消費者,穩固市場份額。另外鑒于部分區域和細分市場趨近飽和,Z公司需積極開拓新的市場細分領域。對于特定消費群體推出定制化車型或服務套餐,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擴大市場覆蓋面,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板塊。
4.2優化資本結構
過多的股權融資會影響企業的控制權和決策自主性,過多的債務融資會帶來償債壓力,所以優化Z公司的資本結構可以有效降低Z公司的財務風險。首先,Z公司目前主要依賴股權融資,這使得公司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4。為了分散風險,可以考慮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股權融資,還可以尋求與其他汽車制造商、金融機構或戰略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增加股權融資的來源。其次,通過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Z公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并提高公司的信用評級。而且債務融資還可以提供更長期的資金支持,有助于公司實現長期發展目標。
4.3改善經營活動現金流
經營活動現金流對企業資金鏈的穩定起著關鍵作用,改善Z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可以為企業的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提供穩定的現金支持,確保企業資金鏈不斷裂,從而降低Z公司的財務風險5。在改善經營活動現金流方面,可以建立健全一套完善且科學的現金流預測體系。首先,應該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分析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產品銷售的季節性波動、客戶付款習慣以及原材料采購和成本控制等因素對現金流人和流出的影響。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以及企業自身的銷售歷史記錄,預測不同季度產品的銷售量以及相應的現金收款時間節點;同時,考慮原材料價格波動情況以及供應商的付款政策,預估采購原材料所需的現金支出時間和金額。其次,需要詳細評估企業正在進行的各類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和資金需求。包括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如新建廠房、購置設備等的資金投人進度進行分析,同時對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收益預期和資金回收計劃進行分析。通過這些措施,可以為Z公司的資金分配提供有力的依據,避免資金浪費在非關鍵業務上,從而改善經營活動現金流。
4.4優化成本結構
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合理的成本結構猶如穩固的基石,能夠有效穩定企業的成本支出水平。其中,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尤為重要。當固定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過高時,企業就如同背負了沉重的包袱。一旦市場環境發生不利變化,市場需求出現下滑趨勢,企業的銷售收入必然會隨之減少。然而,由于固定成本具有相對固定的特性,諸如廠房租金、設備折舊以及長期雇傭員工的基本工資等這些固定成本項目依然需要持續支出,不會因業務量的下降而立即削減。如此一來,Z公司的利潤空間將會被大幅壓縮,甚至可能陷入虧損的困境,進而導致財務風險急劇攀升。在變動成本方面,通過優化供應商選擇,尋找價格合理、質量有保證的供應商,降低材料成本。同時,Z公司可以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有效減少庫存商品和物流成本,從而控制變動成本。在固定成本方面,Z公司可以通過引入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提高生產車間的生產效率,從而降低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分攤。
參考文獻:
[1]周子涵.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J].財務與會計,2024(2):70-71.
[2] 劉敏娟.企業財務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思考[J].現代營銷,2023(8):8-10.
[3] 鄧錦秋.企業財務風險的評價與控制研究[J].廣東經濟,2023(8):20-22.
[4] 鄒紹輝,吳樊.股權質押、財務風險與企業財務信息披露質量[J].財會通訊,2023(2):73-79.
[5] 張晨.房地產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3(7):86-88.
[6] 劉鳳玉.物流成本控制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2):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