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背景下,融媒體是指融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優勢的新型媒體形式。相較于傳統媒體,融媒體具有新聞傳播時效性強、覆蓋范圍廣等優勢特點,且更易獲得受眾認可。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也對傳統新聞電視節目產生了影響。為向受眾提供更優質的新聞信息,新聞播音主持人需要結合受眾需求優化主持風格,為受眾提供針對性內容,從而推動新聞節目的更廣傳播。
一、新聞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必要性
在融媒體時代需要播音主持人對自身的風格進行創新,促進新聞節目蓬勃發展[1]。新聞播音主持人應根據自身播音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創新研究,突破刻板的播音風格,打造特色播音形式,以此吸引更多的受眾。
新聞播音主持在融媒體時代,可通過整合各類新聞信息資源,保持傳統新聞電視節目的權威性及公信力,又利用新媒體資源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為受眾提供更豐富的新聞內容。這種工作方式能有效降低電視臺新聞制作的運行成本,同時提高整體工作質量和效率,增強地方媒體制作的新聞節目的影響力。網絡的快速發展也給地方媒體新聞節目制作帶來了便利,借助網絡優勢進行新聞運作,可提升新聞節目的傳播效果,擴大社會影響力,促進地方媒體新聞制作部門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新聞播音主持風格的創新策略
(一)按照受眾個性化需求創新播音主持風格
眾所周知,傳統新聞電視節目在播出時,播音主持人的風格較為嚴肅。采用這種播音風格主要是為了維護新聞節目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的播音主持人采用標準化語言形態和嚴肅的主持風格。在我們日常觀看的新聞節目中,無論是地方電視臺,還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新聞聯播》,播出的新聞類型多為時效性強的時政類信息,且主持人在播報過程中需做到客觀嚴肅、字正腔圓,以保持新聞節目的權威性。
盡管這種新聞播音主持風格已被廣泛接受,但以往受眾在新聞信息獲取渠道上受到限制,只能接受傳統的主持方式。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平臺為人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化的新聞信息獲取渠道,新聞種類也日益多樣。若傳統電視新聞節目仍沿用過去的播音方式,可能導致受眾群體流失,長此以往,會對傳統媒體節自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基于此,新聞播音主持人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新聞內容、觀眾心理需求及節目播出時段等特點,對播音風格進行合理改革與創新,使播出風格更符合大眾接受習慣。此外,新聞播音主持人還應加強與受眾的交流互動,借助新媒體資源及新技術與觀眾交流討論,聽取受眾意見與建議,進而提高新聞播出質量[2]。
(二)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創新發展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積累了大量受眾群體,并在整個媒體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走入人們生活,為新聞信息獲取拓寬了渠道。新媒體的興起也給傳統新聞媒體帶來了沖擊與挑戰。傳統媒體若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借助信息技術加速轉型發展。
電視新聞節目的播音主持人需要突破傳統播報方式,結合受眾的實際需求與網絡發展趨勢,對自身的主持風格進行創新與調整,同時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以吸引更多觀眾關注。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應充分展現個人魅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主持風格,從而加深受眾印象,提高傳播效果。
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發展,各類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新聞播音主持人可通過微博、抖音、快手等短視瀕平臺,展現電視熒屏之外的自我,改變受眾對主持人的刻板印象。這種方式能有效提升新聞節目的關注度,吸引更多觀眾?;诖?,新聞播音主持人應主動與節目編導團隊溝通交流,積極參與節自信息收集與編制工作,確保對播報內容有充分了解,保證播音工作順利完成,為受眾提供更有質量新聞節目播報。
(三)維護新聞播音主持權威性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受眾群體不僅是新聞的接收者,也是傳播者。傳統新聞節目權威性和公信力強,可以通過互聯網新媒體進一步強化這一優勢。當前,雖然受眾兼具新聞接收者與傳播者的雙重身份,但由于受到綜合素養和專業性等條件制約,普通受眾往往難以準確辨別所傳播新聞的真實性。在這種現實情況下,一些不實消息在網絡上得以傳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新聞播音主持人在適應新媒體環境進行風格創新的同時,還要持續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充分發揮電視新聞媒體的權威性與公信力,正確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另外,在進行新聞播報工作時,播音主持人要深化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觀看新聞節目的觀眾傳遞正能量內容[3]。
對于突發性新聞事件,為確保新聞時效性,新聞媒體可以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實時播報,為受眾提供真實、及時的新聞信息。在播報過程中,新聞播音主持人需特別注意把握“慢、穩、沉淀”的原則,同時充分考慮基層群眾的新聞信息需求,為受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更具個性化的新聞內容,以促進新聞電視節目的長遠發展。
三、新聞播音主持風格創新需注意的問題
(一)增強互動性
新聞播音主持人在播報風格改革與創新過程中,要結合融媒體時代特點,增加與受眾之間的有效互動。具體而言,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在日常新聞播報及發展過程中,最明顯的變化是與受眾的互動頻率顯著提高,同時受眾參與新聞內容討論的意愿明顯增強,這就需要新聞節目正確引導受眾,并通過電視新聞節目與受眾良性互動[4]。新聞主持人要真正實現與受眾的有效互動,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職業能力與素養,同時提高應變與控場能力,才能正確引導受眾,進而使新聞信息得到高效廣泛的傳播。
(二)保證語言規范性
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播音主持人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應持續練習播音基本功,保證語言規范性,使播音能力及專業素養不斷提升。此外,播音主持人還需關注社會發展潮流,時刻關注網絡用語及熱門話題事件,并將這些內容恰當運用在新聞播報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些語言過程中,要保證其與新聞節目相符合,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用語,避免出現語言不規范問題,給新聞節目帶來負面影響[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影響下,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風格創新是一種大趨勢。這種創新是傳統新聞媒體人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的需要,也是吸引更多觀眾,保持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的有力措施。通過新媒體平臺,既能保證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又能拓寬新聞播報渠道。因此,新聞播音主持人要抓住時代機遇,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優勢,創新播報風格。另外,新聞播音主持人要分析電視節目內容,保證播出的新聞信息與受眾所需相匹配,并通過自身獨特的播音風格傳遞給受眾,提升受眾體驗。
參考文獻:
[1]龍勇.播音主持風格創新,提升媒體競爭力[J].云端,2024,(26):101-103.
[2]劉彥.用聲音傳遞力量—新聞播音主持的風格創新探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4,(05):139-141.
[3]敖斯爾.新媒體時代新聞播音主持風格的創新路徑分析[J].新聞文化建設,2022,(05):160-162.
[4」任歡.基于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研究[J].新聞傳播,2022,(03):96-98.
[5]袁江凱.[J].新聞世界,2021,(12):43-45.
(作者黃紹紅系山東省菏澤市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主持人)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