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自媒體、新媒體快速發展,信息傳播媒介逐步增多,觀眾獲取信息的途徑和審美需求更加多元,對播音主持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必須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豐富的知識儲備,還需要創新播音主持風格,突出個人魅力,增強受眾黏性。因此,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主動探索新風格以適應媒體發展趨勢,并為播音主持行業注入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一、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機遇
(一)媒介增多,受眾互動需求增強
在融媒體環境下,新型媒介平臺,如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快速普及,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互動需求增強。受眾可以利用評論區、彈幕、直播連麥等形式與主持人實時交流互動,打破了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單向傳播的形式,也讓受眾成為節目生產的重要環節。實時互動為播音員主持人的風格創新帶來一定幫助,借助觀眾反饋,及時調整、改善播音主持風格,才能不斷吸引受眾群體[1]。
(二)平臺多元,傳播路徑增多
在融媒體時代,新媒體逐步打破傳統媒體的傳播與制作模式,播音員主持人可以靈活運用短視頻平臺、直播平臺等新型媒體平臺,利用“生活化語言表達 + 快節奏短視頻剪輯”的形式,創新播音主持內容,形成新風格。
(三)技術豐富,形式內容新穎
大數據、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媒體的深度融合,為播音主持風格創新帶來一定的幫助,靈活運用新技術,可以進一步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豐富播音主持風格、革新主持形式[2]。比如,運用AI、VR/AR 技術按照特定播音員主持人打造的數智人就能做到全天候與受眾實時互動。
二、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挑戰
(一)觀眾需求多元化
以往播音員主持人的風格都以穩重、端莊為主。在融媒體時代,多元化交互、融合進程加快,受眾審美需求發生巨大變化,傳統播音主持風格已經難以滿足當代受眾的需求。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年輕受眾生活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更喜歡個性鮮明、具有特色的主持風格,希望看到情感充沛、有真知灼見的主持人。
(二)播音員主持人職業技能要求更高
傳統播音員主持人所在平臺往往是專業媒體平臺,如電視臺,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專業性。而在融媒體時代,自媒體快速發展,信息傳播主體逐漸增多,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元化,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能力、知識涉獵深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須創新播音員主持人解讀新聞的模式、角度甚至傳播方式[3」。
(三)行業競爭壓力提升
在融媒體時代下,媒體環境發生極大改變,播音主持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傳統播音員主持人接受過學校等專業教育培訓,具有良好的播音主持素養與豐富的專業技巧。但在融媒體環境下,抖音、微博等新型平臺快速涌現,各類播音員主持人逐步增多,出現一大批非專業媒體工作者,與專業播音員主持人形成競爭。
三、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策略
(一)靈活運用語言,改善表達形式
在融媒體時代,要想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吸引力,就要創新播音主持風格。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平衡專業性與娛樂性,用輕松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提升節目的教育指導意義,創新優化播音主持風格,改善播音主持形象[4。例如:中央廣電總臺《新聞聯播》播音主持人的風格為權威嚴謹、嚴肅認真、優雅知性,總臺主持人康輝卻使用了“奉陪到底”“令人噴飯”等詞匯,這些在《新聞聯播》中不常用的語言直接、形象并且接地氣,既體現總臺新聞的專業性、權威性,又拉近觀眾與節目的距離,讓網友看到總臺主持人不一樣的一面,也打破了觀眾對《新聞聯播》的刻板印象。同時,播音員主持人還需要掌握時代發展脈絡,精準把握社會公眾的需求,靈活運用不同的語言形式,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社會影響力與吸引力。例如:在甘肅省廣電總臺《大醫生來了》節目的主持創作過程中,主持人經常利用故事化、情景化的語言敘事模式,以淺顯易懂的形式轉化復雜、難懂的醫學知識,讓公眾更易接受醫學科普類知識。
(二)凸顯個體優勢,樹立個人品牌
融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數量逐步增多,且呈現同質化現象。要想從播音主持領域脫穎而出,提升競爭力與吸引力,播音員主持人就必須放大自身特點與優勢,將有特色的播音主持風格與節目有機結合,樹立個人品牌,打造個性IP。一是播音員主持人可以根據公眾需求,適當改變語速、口音、語調等,增加獨特性,進而建立有特色、有個性的形象[5]。例如:《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是一檔文化類節目,展示唐宋時期宗師大家的生平經歷,總臺主持人撒貝寧在主持過程中,語速語調就會根據所講述的故事內容進行變化與調整。比如,他在講述王安石時,使用娓娓道來的語氣,展示對宗師的尊重;在講述蘇轍與蘇軾兄弟情誼時,則使用深情、柔和的語調,讓觀眾感受兩人之間的情感關聯。二是播音員主持人需要做好發聲技巧訓練,打造獨具特色的聲音,建立自身在受眾心中獨有的印象。例如:老一輩播音藝術家方明有著寬厚的磁性嗓音,激揚豪放而不失細膩;著名播音員羅京,口齒清爽極具穿透力。在播音主持時,獨具特色的聲音可以提升記憶度和吸引力。
(三)沉浸式互動,拉近受眾距離
播音員主持人的任務與職責是在廣播電視媒體環境中,利用外在形象、語言與神態等表達手段,準確傳達信息,建構體驗氛圍,提升受眾代入感。傳統播音員主持人受到技術、空間等因素的影響,與觀眾互動有所欠缺。在融媒體環境下,AI、VR/AR、5G等新型技術快速發展,為播音主持風格創新帶來新機遇,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可以巧妙利用新型媒體技術,與觀眾深層次交流互動,營造真實生動的沉浸式氛圍。例如:在《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這一節目中,通過“影視化拍攝 + 古裝實景演藝+XR”創新呈現的模式,展示不同故事,撒貝寧在主持過程中,穿上當時的服裝,仿佛穿越回唐宋,與宗師扮演者在臺上交流互動,展示故事內容、構建情感濃度。過程中,觀眾會跟隨撒貝寧的視角認識、了解宗師,這種沉浸式的主持風格與方法,使節目的趣味性、觀賞性明顯提升。
(四)提升專業能力,增強專業素養
在融媒體環境下,對播音員主持人的反應能力、即興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專業能力的要求都明顯提升。為更好適應融媒體環境,創新優化播音主持風格,播音員主持人就需要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素養。一是系統學習播音主持專業技能,學習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始終站在媒體變革與發展的前沿。二是逐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思維敏捷性,并且關注社會議題、網絡熱點,靈活運用各種語言風格,確保播音主持風格具有新時代的氣息。三是豐富知識儲備,積極閱讀經典名作、文學理論,探索研究社會文化發展,提升自身文化底蘊,讓播音主持風格更有深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創新播音主持風格是必要的。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影響力、吸引力,為觀眾帶來有價值且有趣的節目內容,提升受眾的忠誠度尤為重要。為此,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明確認知播音主持風格創新的重要性,根據受眾需求、市場需求,打造個人品牌,樹立特色形象,提升專業能力,助力播音主持行業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存凱.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口語傳播風格特點及塑造路徑[J].網絡視聽,2024,(24):61-63.
[2]王麗君.淺析融媒背景下廣播播音主持的發展方向[J].新聞傳播,2024,(16):133-135.
[3]王希.融媒體視域下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4,45(14):148-151.
[4]查俊.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節目播音主持策略的優化與創新[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4,21(12):112-114.
[5]劉鵬輝.全媒體時代電視播音主持人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24,45(07):180-183.
(作者平功鵬系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一級播音員;作者張學瑤系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責任編輯:曹婧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