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設計理念
(一)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
新課標要求內容的組織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融入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學習要求。本課時所選的繪本內容呼應教材語篇的愛好與能力話題,在語言上能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入量,豐富所學語言。繪本生動有趣,師生共同討論繪本,引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本課繪本學習,起到延展教材內容、深化主題意義的作用。
(二)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閱讀是輸入的核心方面,寫作是輸出的重要環節,閱讀中的語言輸入為隨后的寫作提供了示范。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閱讀的內容,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由于時間限制,本節課先讓學生口頭表達,把寫的活動放到作業環節,同樣遵循了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使作業成為課堂的有益延伸。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選自譯林出版社“跟上兔子”小學英語分級繪本 A Big Basketball Fano該繪本是一本故事類讀物,主要介紹了主人公Jack作為一名籃球迷,在試圖加入校籃球隊被拒后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憑借自己在繪畫方面的天賦勤奮練習,為學校籃球隊畫海報、設計隊徽等,最終為自己喜歡的事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文使用一般現在時對故事進行講述,涉及籃球相關的詞匯,如dribble,shoot,dunk等,并運用了大量的語塊,如watch basketball matches,cheerfor one's favourite team,practise hard to im-prove...skills等。作者通過Jack的故事,讓小讀者思考自身愛好與能力的問題,如果自己熱愛某件事,但自身能力不足,可以通過努力練習或做一些與這個愛好相關的事情。這與五年級上冊Module1amp;2的主題、內容相關,能引導學生對愛好與能力的關系進行探討,充分認識自我。
三、學情分析
經過前期及本學期
和Mod-ule2ability的學習,學生能談論自己及他人的愛好與能力,在能力方面主要是講自己的優勢,比較少談及自己的劣勢。因此,通過學習本繪本,能引導學生思考當自己的愛好與能力不匹配的時候該怎么辦。從課前的調查看,班上喜歡打籃球的學生并不多,打籃球打得好的學生更寥寥無幾,因此可以推斷學生比較難對籃球這個話題產生共鳴。因此,教師需要調動學生其他相關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體會繪本主人公的感受。此外,該繪本使用了一些籃球相關的專業術語,教師需要為學生掃除詞匯障礙,提高學生閱讀的流暢性。在認知發展層面,八成的學生都認為在愛好與能力發生矛盾的時候,可以通過“努力嘗試”的方法來取得成功,這是積極的想法,但不夠全面。通過繪本學習,引導學生全面看待愛好與能力的關系,可以通過向他人學習、努力改進、精進自己擅長的領域等,找到愛好與能力的平衡點。
四、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通過視頻、圖片等,理解生詞的意思。2.通過師生共讀、自主閱讀,理解繪本大意。3.結合繪本內容對主人公進行評價。4.借助語言框架,談論自己技能學習的經歷。
【核心詞匯】a bigbasketball fan,watch basketball matches,cheer for his favourite team, court,dribbling,shooting,dunking,move,superstar,poster,logo,do something else about,prac一 tise hard,improveskills,popular
【核心句型】My hobbyis../Ilove but I can’'t... So...Then...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繪本內容并根據問題進行思考與表達;仿照例子談論自己學習技能的經歷。
2.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繪本蘊含的主題意義并談論自己的經歷。
六、教學過程
(一)閱讀前 (Pre-reading)
1.學生課前在平臺自主觀看介紹籃球相關詞匯的視頻,學習生詞(court,dribble,shoot,dunk,coach),課堂上朗讀單詞并完成配對游戲。2.學生與教師談論籃球賽相關圖片,理解fan,watch basketball matches,cheer for one'sfavourite teamo
【設計意圖】運用平臺班群的“作業活動”功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部分生詞。通過“隨堂練習”功能制作圖片單詞配對游戲,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通過生動的圖片、聲效,讓學生直觀理解單詞,為接下來的閱讀掃除生詞障礙。
(二)閱讀中(While-reading)
1.學生觀察圖書標題、封面,根據提示詞(Who?What?Why?Can..)提出的問題,設置閱讀懸念。2.師生共讀P1-4,談論圖片內容,了解主人公,理解故事的背景。3.學生自讀P5-8,回答:Can Jack join the school bas-ketball team?Why?What should Jack do?4.師生共讀P9-13,談論圖片內容,理解故事第二部分。5.學生自讀P14-16,劃出關鍵短語,找出WhatdoesJackdo?6.師生共讀17-18頁,了解故事結局。
【設計意圖】在閱讀繪本前,引導學生設問,設置閱讀懸念;在閱讀過程中,根據故事的情節發展,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問題;通過師生共讀、學生自讀,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梳理相關信息,掌握閱讀的方法。在共讀過程中運用平臺的“放大鏡”“畫筆”等工具,引導學生關注關鍵信息與主要細節。
(三)閱讀后(Post-reading)
1.學生朗讀繪本,在板書的提示下復述故事大意,思考并回答:Whatdo youthink ofJack?Why?2.學生仿照Jack的自述與教師的示范,說出自己技能學習的經歷。3.學生思考并回答:If we love doing something very much,but we're not good at it,what do we do? 4.學生在研學案中“研學評價”部分反思是否達成學習目標,并給予相應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繪本內容,從人物的所思所做進行分析,有理有據地評論人物,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通過 Jack 的自述與教師的示范,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相似經歷,使閱讀與學生自身經歷形成聯結。運用平臺的“學生評價”功能為學生點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七、板書設計

八、作業設計
1.朗讀繪本ABigBasketballFan。
2.完成介紹自己技能學習經歷的小短文,并在班群分享。
3.閱讀相關繪本AlfSavesthe Day。
九、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筆者圍繞 A BigBas-ketballFan這一繪本閱讀課,展開基于智慧教育平臺的教學研討。由于英語教材版本較多,平臺上沒有現成的資源可以利用,筆者主要從應用工具的角度出發,在課前、課中及課后三個環節適當使用相關工具,助力教育教學。在課前,通過班群的“問卷調查”功能,基于以下三個問題,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Doyou likeplayingbasketball?Canyouplaybasketballwell?Ifyou love something verymuch,but youare not good at it.Whatshould you do?從調查結果推斷出學生的潛在學習困難主要有兩方面:第一,不認識籃球的專業術語及相關表達,生詞可能是學生的閱讀障礙。第二,由于缺乏相關生活體驗,學生對籃球不太感興趣,難以體會主人公的心情。為了解決生詞這一學習難點,在課前利用班群的“作業活動”功能,讓學生自主觀看介紹籃球相關詞匯的視頻,學習生詞court、dribble、shoot、dunk、coach并完成配對練習。在課中,通過“隨堂練習”的連連看功能,設置圖片與單詞配對的小游戲,讓學生在有趣的學習場景中掌握生詞詞義。此外,教師在課中使用“放大鏡、畫筆”等工具,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細節和關注文本關鍵信息,通過設問、模仿朗讀等,引導學生體會主人公的心情,并逐步深入思考本課的關鍵問題Ifwe lovesomething very much,but we are not good atit.Whatdowe do?讓學生知道,除了tryagain、practise hard還可以try somethingnew,幫助學生建立更完善的認知架構,踐行新課標的育人目標。在課后,通過“作業活動”功能,讓學生分享各自所寫的短文,向學生推送課外閱讀資源,幫助學生拓展學習。
智慧中小學平臺能夠為師生提供海量的優質資源。此外,教師能通過多種功能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深入了解學情,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學生能得到及時反饋,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學習策略,提升學習效果。
日后,筆者將繼續依托平臺深入開展集備研討,探討如何更好地利用平臺優化教學,促進學生優質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