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國際通用的主要語言之一,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應用廣泛。所以,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體現得尤為突出。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對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方法。但是,當前小學階段的英語作業設計存在作業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針對性、創新性不夠等諸多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進行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
一、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現狀分析
(一)作業內容窄化與弱化
目前,小學英語作業形式主要以書面作業為主,如抄寫單詞、句子、做練習題等。這種狹窄的作業形式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弱化了課后作業對知識鞏固的功能。
(二)作業設計缺乏目標的引領
部分教師布置作業時比較隨意,缺乏目標的引領,還存在指向機械性重復操練的作業。
(三)作業不能充分體現素養立意
作業內容還不能充分體現素養立意,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作業設計也應該富有趣味性,不能總是單一機械的抄抄寫寫,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設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作業。
(二)多樣性原則
根據研究,小學階段學生容易被新奇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以機械記憶為主,理解記憶逐漸發展;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體現多樣性原則。如朗讀、抄寫、復述、書面表達、手抄報、繪本閱讀、角色扮演、故事改編、寫作、海報制作、戲劇表演等。
(三)針對性原則
因為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有參差,教師布置作業時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水平,設計分層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既要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還要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發展;堅持能力為重,素養導向。
(四)開放性原則
英語作業內容還應具有開放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部分作業答案也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為學生自由表達創造機會。
(五)綜合性原則
英語作業設計應注重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策略
(一)趣味性作業,激發學習興趣
1.游戲作業。將英語學習與游戲相結合,如單詞接龍、猜謎語、英語卡片游戲等,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學習英語。
2.情境作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英語,如角色扮演、模擬購物、英語短劇表演等。
3.創意作業。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完成創意作業,如制作英語手抄報、英語漫畫、英語手工等。
(二)多樣性作業,提高綜合能力
1.口頭作業。布置口頭作業,如朗讀課文、背誦單詞、英語對話等,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實踐作業。結合生活實際,布置實踐作業,如用英語記錄自己的一天、用英語采訪家人或朋友、用英語制作美食等,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3.探究作業。設計探究作業,如探究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英語單詞的構詞規律等,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分層作業,滿足個體差異
1.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作業分為復習鞏固型、拓展延伸型和綜合實踐型三個層次。復習鞏固型作業主要針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拓展延伸型作業注重知識的運用和拓展,綜合實踐型作業則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
2.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層次,鼓勵學生挑戰更高層次的作業。
(四)開放性作業,培養創新思維
1.布置開放性問題,如“如果你有機會去國外旅行,你會選擇哪個國家?為什么?”“如果讓你設計一個英語節日,你會怎么設計?”等,讓學生自由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2.開展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探究和學習,如“動物世界”“環保行動'等,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綜合素養。
(五)綜合性作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設計跨學科作業,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如用英語介紹數學知識、用英語寫科學實驗報告等,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
2.布置綜合性實踐活動,如組織英語主題班會、英語文化節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四、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案例分析
(一)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拋棄以往零散知識傳授模式,嘗試采用主題意義為引領、語篇為依托、活動為手段的單元整體設計模式。單元整體設計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的特征,促進英語教學深入開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一課時目標一作業設計意圖
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是各課時教學目標的統領,各課時目標均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來設定。教師基于單元的大小觀念,設計出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這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基于大單元目標設計課時目標,為達到課時目標,設計相應的課后作業。因此,課后作業設計意圖應緊扣課時目標,服務大單元目標,學生通過完成課后作業,形成單元整體知識情感體系,達到深層教學的目的,實現學科育人價值的目的。

(三)課時作業設計
根據大單元目標及課時目標,結合上述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原則及策略,教師設計具有趣味性、多樣性、分層性、開放性及綜合性的作業,一般含有三個類型作業:基礎型作業、提高型作業及拓展型作業,其中基礎型作業是必做的,提高型及拓展型作業,根據學生能力可以選擇完成。
1.基礎型作業。聽錄音,朗讀本課的對話,仔細模仿說話者的語音、語調。2.提高型作業。讀一讀思維導圖的短語,仿照例子,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信息寫出2個思維導圖。3.拓展型作業。搜集你喜歡的一個外國旅游信息,再寫一寫你心儀的國外旅行目的地及原因。
句型:IfI can travel abroad,I think I will go to/Iwill choose/Iwant to go to.
I love/I'd like to/Iplan to/...isa greatplace to.../...isthe...capital of...
參考文獻:
[1]高玉杰.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英語教師,2016(23).
[2]楊萌.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求知導刊,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