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推動智慧教學、打造智慧課堂已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理念,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提供有力支持。教師必須深入思考智慧課堂對高中歷史教學的優勢意義,積極探索高中歷史課堂的構建策略,讓智慧課堂理念深扎高中歷史教學全過程,推動實現課前準備智慧化、課中教學智慧化、課后輔導個性化,提高歷史教學效率的同時,增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讓智慧課堂的魅力烙印在學生心中,為學生全面掌握歷史知識提供有力支持。
一、智慧課堂內涵
智慧課堂是指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輔助學科教學,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智慧課堂模式下,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具有情境化、交互化和智能化特征。
(一)技術融合
智慧課堂充分利用智能終端、電子白板、VR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教學體驗更加豐富。
(二)高效互動
在智慧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利用聊天軟件、智能系統進行互動,在強化互動效率的同時實現了互動過程的可視化,學生的參與熱情更加高漲,教學過程更加靈活。
(三)豐富資源
智慧課堂與互聯網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可借助互聯網中的電子教材、教學課件、視頻、試題等素材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體驗[1]。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的意義(一)提升學習興趣
智慧課堂的應用極大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視頻、動畫、3D模擬代替了傳統的文本和圖片,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加直觀,給予學生視聽享受的同時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吸引學生主動探索歷史,了解歷史事件的全過程、歷史人物的生平,以及歷史事件對當時社會和未來社會的影響,保證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實現個性化學習
智慧課堂讓先進信息技術和教學工具走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師可利用教學工具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數據分析能夠讓教師精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系統可以根據評價結果自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路徑,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系統的助力下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彌補不足。課后,教師可以利用自動考試系統考查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針對考試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指導,查缺補漏,保證學習質量。
(三)創新歷史教學方法
智慧課堂為歷史教學方法提供了新的可能,教師可以利用教輔軟件組織在線討論,線上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可以構建翻轉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歷史;可以開展分層教學,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歷史材料,解讀歷史事件,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維度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的同時,使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收獲成長[2]。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智慧課堂的應用策略
(一)暢言平臺助力,課前準備智慧化,引導自主預習
課前預習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階段。趣味性的預習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學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預習結果了解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的發展水平。高質量的預習活動有助于學生了解歷史知識,并為課堂交流互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構建智慧化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師可以先從預習環節入手,利用暢言平臺發布預習目標、預習方法、預習任務,形成自主學習任務單。學生可以利用暢言平臺功能完成預習任務,上傳預習成果,并在留言板功能上詳細說明完成預習任務中遇到的困難。這有助于教師為課堂教學做準備[]。
以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程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暢學平臺發布預習目標:了解西漢和東漢的重大歷史事件,分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歷程,從整體出發,分析漢朝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和影響。
其次,教師利用暢學平臺發布微課資源,學生自主下載微課,了解預習任務:
任務一:了解西漢和東漢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脈絡(提示:如何保證所查資料沒有經過人為修改?)
任務二:西漢和東漢時期發生了哪些重大歷史事件?出現了哪些重要歷史人物?(如何界定重要與非重要?)
任務三:分析這些事件對西漢和東漢王朝的影響。
考慮到網絡資源良莠不齊,教師可利用暢言平臺發布介紹兩漢歷史資訊的學習資源鏈接,如《漢朝大歷史》《漢書》《后漢書》《劍橋中國秦漢史》等,并添加標注,方便學生快速鎖定預習資料和關鍵信息,保證預習效率。
最后,教師對學生提出兩個要求:第一,用WPS軟件完成預習任務,并將文件上傳至暢言平臺;第二,在暢言平臺的評價和交流板塊詳細描述自己在預習中遭遇的困難,如參考的歷史材料總量過多,如何從中尋找關鍵信息;怎樣界定重大歷史和非重大歷史;如何解讀漢在中國歷史的地位等,直觀反饋預習過程,助力學生成長。
(二)PowerPoint提供支持,創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歷史課堂,關鍵在于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未知的動力。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理念改進教學設計,將PowerPoint軟件運用到情境創設過程中,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生平經歷以文字、圖片、短視頻形式展現在學生眼前,根據課堂教學進度不斷變換情境素材,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調動學生參與歷史教學的熱情,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理解歷史知識,為構建趣味化的歷史智慧課堂提供有力支持[4]
以人教版《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第一單元“從食物采集到食物生產”課程教學為例,本節課主要學習農業的產生發展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不同地區的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的變化趨勢。首先,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軟件播放《三字經》選段、遠古人類生活想象圖、新石器人類生活景象圖,以及記錄西亞、東亞、中美洲原始農耕和原始畜牧業發展進程的圖表,引導學生觀察圖表細節和材料內容,分析人類獲取食物方式的變化。
其次,為了讓學生理解農業起源過程的特點,以及原始農業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教師首先利用PowerPoint展示世界地圖,并在地圖上標注各農業起源地培植的糧食作物和蓄養的家畜,要求學生觀察分析各地區地理環境,再利用PowerPoint展示《從采集、漁獵到農業生產的革命性變革——試論農業起源》《淮南子·修務訓》《白虎通義》《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中國農業發展史》選段,引導學生結合文字材料分析各地區農業起源的條件,以及農業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最后,教師利用PowerPoint展示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希臘、古代美洲的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狀況的文字材料和圖片,并要求學生結合圖片和文字資料分析不同地區的食物生產、土地所有制、社會生活之間的相同點和差異性,結合社會發展歷程分析財產私有制和國家出現的原因。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結合PPT所示信息深入思考農業發展與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學生歷史素養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利用云朵課堂,打造翻轉課堂,培養自學能力
高中歷史學科知識點數量多,記憶、理解難度大。為了打造智慧課堂,教師可以從課中教學環節入手,面向教學難點打造小規模翻轉課堂,由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歷史知識,理解歷史事件的含義。為了體現翻轉課堂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將“云朵課堂”軟件應用到歷史教學中,利用云朵課堂的交互板塊和電子白板打造線上交流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師生桌面共享功能設置自學任務,讓各小組成員利用交互板塊進行文字、音頻、視頻交互,分享搜集的史料和資源。這種方式在提高信息交互效率的同時,能夠為學生合作意識和自學能力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5。以人教版《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二單元“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課程教學為例,本節課程的學習難點在于如何從世卿世祿制、軍功爵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演變歷程中把握官員選拔的演變趨勢和歷史意義。為了深化學生對官員選拔制度變革對社會發展影響的理解,教師可以依托云朵課堂打造翻轉課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云朵課堂的師生桌面共享功能展示自學任務:
任務一:自主查閱資料,了解世卿世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開始實施的大致時間及其各自選拔官員的方式,對比分析各種官員選拔方式的優點與劣勢;
任務二:了解官員選拔方式發生轉變的主要原因,思考舊官員選拔方式退出歷史舞臺的主要原因;
任務三:有人認為:“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始終圍繞著君主專制的加強、中央集權的強化而不斷變化。”你是否認同這一說法?
其次,為了保證自主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云朵課堂軟件的點名功能劃分學習小組,利用教學課件共享功能,分享《禮記》《詩經》《史記·商君列傳》《論漢代的察舉制度》《中國政治制度史》《宋史·選舉志》《清史稿》中有關科舉制度特點的選段,讓各個小組成員利用云朵課堂閱讀文字材料,鼓勵小組成員在互動板塊相互交流、分析任務問題,并利用電子白板功能記錄討論結果。
最后,教師要求各小組學生派出代表,利用師生桌面共享功能和音視頻直播教學功能,向其他同學展示小組討論結果,即結合課件歷史材料分析選官制度變化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和消極作用。在小組展示過程中,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利用“舉手發言”模塊向學生發問。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深化其對古代選官制度的理解,助力學生的成長。
(四)智學網課后指導,鞏固學習成果,夯實知識基礎
課后作業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完成作業鞏固所學歷史知識,拓寬思維視野,為今后深入學習歷史知識、解決學習問題奠定基礎。為了打造智慧化課堂,實現課后評改智慧化,保證課后作業質量,教師可以將智學網運用到課后作業中,利用智學網的作業和考試管理功能布置作業,引導學生利用軟件的智能AI助手批改作業,提供標準參考答案的同時,幫助學生分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查缺補漏,從而在保證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的同時,為學生后續的自主學習指明方向。
以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五單元“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課程教學為例,本節課主要學習工業革命對社會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影響,以及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教師在課后作業環節利用智學網軟件的“作業和考試管理”功能布置作業,要求學生上網登錄智學網,查看作業,用拍照方式上傳作業圖片或是手動輸入作業內容。其次,教師要求學生在完成作業后利用軟件的“作業批改”功能自動評改作業,出具作業分數。某學生觀察作業錯題,問題一:“19世紀末,一位德國建筑學家表達了憂慮:‘城市和鄉村很快就會變成毫無差別的無產者聚居區,其建筑風格像監獄一樣,再也不會有讓人愉悅暢敘的花園和小橋流水,這體現了什么?‘”學生認為材料內容體現了城鄉貧富差距快速增大。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智學網的智能AI助手自動上網查閱問題解析,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工業革命前后建筑樣式的變化,體會題目中滲透的工業化價值觀念與傳統鄉土價值觀念之間的沖突,幫助學生攻克作業疑難。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將以往歷史隨堂測驗和作業上傳至智學網中,利用智學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分析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閱讀分析報告,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有助于為學生的自我提升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有助于教學效果和評價效果的提升,對教育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授課時應根據各個教學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特色教學軟件開展特色教學活動,從而在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同時,喚起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積極投入探究歷史的過程中。
作者單位:余志華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李振宇.淺談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優化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3,25(16):236-238.
[2]李瑞.信息技術融入高中歷史課堂的實踐探索[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3,(24):70-71.
[3]周美卓.高中歷史教學課堂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方法[J].中國新通信,2022,24(22):212-214.
[4]張艷杰.“互聯網 + ”信息技術促進高中歷史教育的改革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2,24(20):203-205.
[5]向盛華.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誤區[J].中國新通信,2020,22(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