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函數作為初中數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理論板塊,不僅是連接數學代數運算與幾何圖形的重要橋梁,更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投籃時籃球的運動軌跡、衛星軌道的設計等,
1增減性、最值問題
例1新定義:我們把拋物線 y=ax2+bx+ ∣c∣ (其中 αc≠0 )與拋物線 y=cx2+bx+a 稱為“相關拋物線”.例如:拋物線 y=3x2+2x+1 的“相關拋物線”是 y=x2+2x+3
已知拋物線 C1:y=(a-4)x2-2ax+a(a≠ 0且 α≠4 )的“相關拋物線”為 C2
(1)寫出 C2 的解析式(用含有 αa 的式子表示)及頂點坐標.
(2)若拋物線 C2 經過點 (2,-3) ·
① 拋物線上有兩點 M(x1,x2) 和 N(x2,y2) ,若 x1<1,x2>1,x1+x2>2 ,試比較 y1 與 y2 的大小,并說明理由;
② 當 0?x?k 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是m 和 n ,且 m+n=1 ,試求 k 的值.
解析(1)根據題目中“相關拋物線”的定義,可得知 C2 的解析式為 y=ax2-2ax+a-4 ·
因為 y=ax2-2ax+a-4=a(x2-2x+1)- 4=a(x-1)2-4,
所以 C2 的頂點坐標是 (1,-4) ·(2)①y1
將點 (2,-3) 代人 C2:y=ax2-2ax+a- 4中,
可得 4a-4a+a-4=-3
解得 a=1 ,
所以拋物線 C2 的解析式是 y=x2-2x-3 ,所以拋物線的對稱軸是直線 x=1
因為 x1<1,x2>1 ,
所以點 M(x1,x2) 到對稱軸的距離是 1-x1 ,點 N(x2,y2) 到對稱軸的距離是 x2-1
又因為 x1+x2>2 ,
所以 (x2-1)-(1-x1)=x1+x2-2>0
所以點 N 到對稱軸的距離大于點 M 到對稱軸的距離.
又因為拋物線開口向上,所以 y1
② 由 ① 可知,拋物線 y=x2-2x-3 的對稱軸是直線 x=1 ,拋物線開口向上.
當 0?x?k 時,確定
的最大值與最小值需分類討論:
若 0 當 x=0 時, y 取最大值為 m=-3 當 x=k 時, 因為 m+n=1 ,所以 n=1-m=4 . 即 k2-2k-3=4 ,可解得 因為 m+n=1 . 所以 m=1-n=5 , 又因為 x=0 時, y=-3 , 所以當 x=k 時, 可解得 k3=-2 (舍去), k4=4 : 若 k=1 , 則 m=-3,n=-4 , 則 m+n=-7≠1 ,與已知條件不符.綜上所述, k 的值是4. 2 交點、整點問題 例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二次函數 y= mx2+(4m-1)x+4m+3(m 為常數且 m≠0 )(1)當 m=-1 時,求該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2)若該函數圖象經過點 A(2-a,b) 和點 B(a+4,b) ,求 ψm 的值;(3)是否存在 ψm ,使一次函數 y=x+4m+3 的 圖象與該二次函數的圖象兩個交點的橫坐標是連續 的整數?若存在,請求出 Ψm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 理由.解析(1)當 m=-1 時,二次函數的表達式是 y=-x2-5x-1=- 坐標相同,所以點 A 和點 B 關于函數圖象的對稱軸對稱,所以該對稱軸為直線 (3)存在.聯立 3結語 對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性質的綜合問題的深入分析,讓學生不僅加深了對二次函數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學會了如何將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推理解題能力.學生學會利用代數運算求解二次函數的表達式,了解“分類討論”思想在數學解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能調動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取最小值為 n=k2-2k-3
(舍去),若 k>1 ,則當 x=1 時,
取最小值為 n=12-2×1-3=-4 ,
取最大值為 m=5 ,即 k2-2k-3=5 ,
(2 (20所以該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為
(2)因為點 A(2-a,b) 和點 B(a+4,b) 的縱
,
可解得
中
得 mx2+(4m-1)x+4m+3=x+4m+3 ,經整理后可得 mx2+(4m-2)x=0 ,解得
因為二次函數的圖象與一次函數的圖象有兩個不同的交點,所以 (4m-2)2>0 ,可解得
又因為兩函數圖象交點的橫坐標為連續的整數,則易得 x2=-1 或1,所以當x2=-1時,2-4m
0可解得
當x2=1時,2-4m
=可解得
0綜上所述,存在
或
,使一次函數 y=x +4m+3 的圖象與二次函數的圖象兩個交點的橫坐標為連續的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