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游客發現很多景區有了新變化—一開始實行“一票游多日\"的制度。“一票游多日\"即購買一張門票后,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多次到景區內游玩,打破了傳統門票“僅當日有效”的慣例。這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破除門票依賴
長期以來,國內眾多景區的利潤高度依靠門票收入。早在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著力推動旅游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
不過,要大幅度降低門票價格并不容易,更遑論取消門票。客觀地說,對于旅游景區,運營方普遍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前期建設和日常維護,這些成本往往需要通過門票來收回。盡管大家都知道降低門票價格或取消門票可以增加其余旅游領域的收入,但旅游景區存在眾多利益主體,獲得門票收入的主體與其余利益主體不一定相同,這也使得旅游景區很難有動力降低門票價格或取消門票。
現在,一些景區實行“一張門票,多日有效”,算是較好的平衡各方利益的辦法。
對于游客來說,可以連續好幾天進入景區進行深度的沉浸式旅游。游客游玩的時間增加了,也能帶動餐飲等相關收入的增長。
例如,廣西賀州市黃姚古鎮景區實行“一張門票玩三天”后,游客在景區的平均停留時間從4個小時延長到10個小時,帶動食宿消費增長 20% O
更長遠地看,旅游景區要降低對門票收入的依賴,最重要的是拓寬收入來源,優化完善利益分配方式。
旅游景區的運營方要提供更多觀賞項目、體驗場景,豐富旅游消費業態,用新增的旅游消費收入彌補門票的收入。此外,景區還應當整合資源,與各類商戶協同發展,形成多方都能接受的收益分配機制。
讓景區游客雙贏
這場門票制度的變革,不僅重塑了游客的旅行體驗,更成為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如周莊通過實施“買原價票終身免費入園”政策,景區將客流量轉化為“流量入口”,進而借助夜游項目、文創產品、高端民宿等多種業態實現二次消費。數據顯示,《只此周莊》等沉浸式項目推出后,游客停留時間增加2小時以上,非門票收入占比也隨之提升。
這種轉型模式充分證明,景區完全可以通過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業態供給,擺脫“門票依賴癥”,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票游多日”的推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相互契合的結果。
在國家層面,文旅部多次強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景區通過門票改革釋放消費潛力;在地方層面,廣西、貴州等地將“一票游多日”納入文旅優惠方案,覆蓋數百家A級景區;在市場層面,游客對深度游、體驗游的需求急劇增加,倒逼景區加快轉型步伐。
“一票游多日”的探索,本質上標志著文旅產業從“資源競爭”向“體驗競爭”的轉變。它讓游客在深度體驗中感受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景區在轉型過程中拓展盈利空間,更讓文旅融合成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未來,隨著更多景區加入改革行列,一個以游客需求為核心、以多元業態為支撐的文旅生態圈,前景可期。
景區的明智之舉
豐收
“一票游多日”的出現表明,一些景區正探索從傳統的“門票經濟”向多元化的“鏈式經濟”轉型。
如今很多綜合性景區規模龐大、景點眾多,對很多游客來說,要想在“僅當日有效”提供的幾個小時內游完,只能是走馬觀花式的淺旅游,旅游體驗效果自然打了折扣。此外,越來越多的游客已經不滿足淺旅游,而是希望每到一個景區景點都能深度體驗。在此背景下,景區實行“一票游多日”是明智之舉。
景區用“一票游多日”激活“鏈式經濟”是適應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之舉。事實證明“門票經濟”是相對落后的經營模式,不僅不利于景區進一步發展,而且影響旅游市場“蛋糕”做大做強。
需要指出的是,景區實行“一票游多日”還要解決好兩個關鍵問題:一方面,防止一張門票被倒賣后無關人員用來旅游,這背離了“一票游多日”的設計初衷;另一方面,景區要有滿足游客深度體驗的游覽項目,比如有的景區規模不大、體驗項目少,“一票游多日”對游客意義不大。
也就是說,在有深度體驗項目之后,再配合門票改革,才能讓景區經營更上一層樓。
當前,越來越多的游客對深旅游有需求,越來越多景區也開始圍繞深旅游發力。當深旅游成為趨勢,景區“門票經濟”改革勢在必行,激活旅游“鏈式經濟”也是必然。
編輯劉婷婷美編 周子朝3273804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