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服,正經歷從雪場到潮流的華麗蛻變。社交平臺上“雪系穿搭”的火熱,同樣標志著滑雪服正在走向大眾的日常。
全民滑雪熱潮下,這個曾經專屬雪場的專業運動裝備,究竟靠什么成為了人們的穿搭新偏好?
冬天和什么運動最配?一定是滑雪!
新雪季開啟,滑雪市場也到了最火熱的時期。絕大多數滑雪愛好者在邁入雪場前都會精心選擇并購入心儀的滑雪裝備,其中最先關注的必然是雪服。
值得關注的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僅會穿著雪服上場滑雪,更將它作為街頭巷尾潮流穿搭的必備單品。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存在著大量將滑雪裝備帶入日常生活的雪系OOTD,一眾博主還貼心給出了“雪服 + 滑雪背帶褲/機能感沖鋒褲 Σ=Σ 雪系穿搭的公式。
目前,小紅書上#雪系穿搭話題瀏覽量已經超過4000萬次,#snowcore話題也有2000萬以上的瀏覽一印象里厚重臃腫的雪服,怎么就火了?
只要心中有雪,哪里都能穿滑雪服
“誰說雪服只能在雪場上穿?”雪系穿搭愛好者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看來并非空穴來風。
此前我們提到過,沖鋒衣之所以能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打工套裝”,是由于其功能性和便利性。而作為功能性運動裝備,兼具保暖性和防水性的滑雪服不僅適用于寒冷氣候,也能在高強度運動時保持透氣性。
與此同時,相比普通沖鋒衣,雪服在面料之外,往往會加載更多的專業科技材料,以提供更出色的保暖和排濕效果;其設計上也有諸多創新,較之羽絨服產品更加便利,能夠在寒冷的室外與溫暖的室內場景中隨意切換,可謂理想過冬裝備。
“平時上班通勤里面一件薄打底,外面再套件雪服就夠了。”博主張旺旺告訴我們。
事實上,“雪服出街”這一潮流趨勢并非突然出現。
早期的滑雪服產品從厚厚的羊毛大衣到臃腫的棒針毛衣,都更加側重能夠在室外寒冷環境下提供足夠的保暖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時尚屬性。到了20世紀70年代,當現代滑雪服的概念逐漸形成,原本厚重的面料被更具科技性的材料所取代,雪服的“命運”也得以改寫。彼時,被無數當代年輕人視作潮流icon的戴安娜王妃,就已經將滑雪時尚帶入了皇室圈層。而最近幾年,韓國女團和卡戴珊家族等明星帶火的Snowcore,更是將滑雪服飾變成了一種時尚潮流穿搭。


幾乎所有的時尚icon都有過Snowcore造型,歐美風格的蕾哈娜、明媚風的易夢玲、可愛風的虞書欣,以及以張元英等為代表的韓國女團,都曾公開展示過自己的雪系穿搭理念。公眾人物的選擇為雪服出圈提供了途徑,同時這也反向促進了雪服設計的日常化和時尚化。不僅如此,雪服的多口袋設計也符合目前流行的“工裝風”,更是契合了街頭氣質,能夠輕松打造出休閑、運動、復古等不同的效果和氣質風格。
兼具保暖與時尚的雪服,可謂人見人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雪服上街的穿搭和心得,用滑雪服來打造自己的個人風格,也用滑雪服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
滑雪服上街,就是一種自我表達,我喜歡滑雪,也喜歡滑雪服的設計和顏色,可以展現我的個性,”剛辦了雪場季卡的CC還表示,“雪服才是最好的醫美!”
這種對待雪服的態度就像一些博主分享自己雪系穿搭的文案一樣,“只要心中有雪,哪里都是板仔的家。”
普通滑雪服,怎么就成了時尚單品?
年輕人熱衷雪系穿搭的背后,離不開近年來滑雪運動的快速發展,以及運動品牌的創新設計。每個人的人生開板經歷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記憶,或許就是雪場租借到的大紅、大藍雪服,不僅臃腫不堪,還毫無時尚感可言。
一位資深產業人士告訴我們,曾經的雪服色彩主要考慮到要讓滑雪玩家在野外遇險時更加便于救援,所以會使用到飽和度極高的顏色,“隨著現在越來越多專業滑雪場的出現,以及雪場管理的規范和雪友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野外遇險概率大大降低,專業度之外,雪服設計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空間去考慮時尚性。”
現如今,各大滑雪運動品牌無一例外在雪服設計上開始了潮流化的“內卷”,而雪場上各種薄荷綠、西瓜粉、鵝黃色的少女滑雪身影,搭配炫酷的護目鏡、可愛的護具,穿梭于白雪、愜意纜車、溫暖木屋.....出片效果直接拉滿。

近年來,滑雪服品牌也嗅到了雪服的消費潛力,紛紛改變設計和推廣策略,進而讓雪服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與曝光。
北京冬奧會之前,國內滑雪運動處于平穩增長,滑雪業務尚不足以支撐品牌主線增長。而隨著“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計劃的推動,國內冰雪市場迅速升溫,專業滑雪品牌紛紛在國內加大投入。例如在2002年就已進入中國市場的BURTON,就是從2019年前后開始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開設了品牌直營門店。
隨后,美國專業滑雪運動品牌SPYDER、挪威滑雪運動品牌HellyHansen、德國品牌BOGNER等先后在國內落地首家直營店。迪桑特也在此期間以專業、高端定位,于精英消費群體中迅速崛起,搶占了國內市場高地。
眾多專業滑雪品牌立足線上線下渠道推廣,通過與KOL、明星、雪場等合作,成功將滑雪概念滲透到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將雪服這一專業產品帶進了更廣泛的受眾和穿搭場景當中。
愛好者們在購買雪服時越來越看重顏值和便捷性,品牌們也抓住這個趨勢,打造出了一系列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的產品,并通過聯名合作、快閃活動等增加曝光度,搶占消費心智。
同時,奢侈品牌的涉足也為雪服的潮流化貢獻了一份力量。
LV、DIOR、GUCCI、BURBERRY、Balenciaga等品牌紛紛在設計思路中加入滑雪元素,并利用自身在頭部領域的強大影響力,使雪服進一步破圈,成為時尚品味的象征。
高端化的雪服設計不僅滿足了一部分消費者對于品質和時尚的需求,也為整個雪服市場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雪系穿搭背后,年輕人對滑雪運動的認知不斷被刷新
雪系穿搭的興起,除了品牌推動外,同樣離不開整個冰雪行業的發展。隨著冰雪文化在國內的推廣,以及國家層面對冰雪運動支持度的增加,中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越來越多室外專業雪場和室內雪場的建設與推廣,讓更多人擁有了深入接觸滑雪運動的機會,不僅促進滑雪運動發展,也帶動著雪服等相關運動裝備市場需求的增長。
這一趨勢也反映在數據上。根據市場調研在線網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滑雪運動服飾市場規模約為37億元,到2024年,預計將達到67億元。從雪場建設到滑雪裝備銷售,都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資源。
與此同時,有數據指出,我國參與滑雪運動的人群主要集中在30歲年齡段、一二線城市的中高收入群體一一對于大多數群體而言,滑雪運動在當下依舊是一項度假式消費,并非深入專業。簡單理解,滑雪在國內市場要從興起走向大眾還需要時間的積累,但也正是這一過程的存在,讓滑雪服飾和裝備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潛力。
雪場不再僅僅是專業滑雪者的天地,更是吸引各類人群的休閑娛樂場所。在此背景下,大眾消費者對滑雪服飾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功能性,而是專業運動與時尚的結合。
滑雪服也不再只是專業滑雪者的專屬裝備,而是走進城市、走進日常生活,成為一種具有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的時尚單品。
如此消費文化之下,滑雪裝備在今年冬季徹底火了一根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十一”開賣一小時內,滑雪服等品類商品最高增長達 300% ,開售第一天,滑雪品類成交中新客占比達 65% 以上。
在雪服走進大眾的過程中,雪服的設計和功能進一步優化,適應更多場景的需要,使得滑雪成為一種更為時尚和多元的生活方式。滑雪產業不斷發展和滑雪文化深入人心,相信滑雪服將在未來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和更豐富的表達方式。
總的來說,“雪系穿搭”的興起標志著滑雪服已不再局限于雪場,而是成為一種獨特的時尚文化。從雪場到城市,從專業到日常,雪服的多元化穿搭潮流下,人們對于滑雪這項運動認知正在不斷被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