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隨著圣火緩緩熄滅,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圓滿落下帷幕。在這場冰雪的盛宴中,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2金27銀26銅,共計85枚獎牌的傲人成績,獨占金牌榜與獎牌榜頭,書寫了中國亞冬會參賽歷史的新篇章。榮耀背后,是中國選手們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與眾志成城的團隊協作精神,共同繪就了這場冰雪盛會的壯麗畫卷。





2月8日,是本屆亞冬會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天。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中,中國選手李方慧在賽前訓練時不慎摔倒擦傷膝蓋,但她強忍疼痛,在賽場上憑借95.25分的超高水準,強勢斬獲金牌。賽后,她坦言:“那一刻只想著把每一個動作做到極致,為國家爭得榮譽。”這不僅是中國代表隊在本屆亞冬會的首金,更是雪上項目的首枚金牌,為中國軍團在冰天雪地中燃起了勝利的烽火。而在這一天,速度滑冰賽場同樣星光閃耀,男子1500米決賽,寧忠巖在比賽中遭遇對手的激烈競爭,在體力消耗極大的情況下,憑借頑強的意志力以1分45秒85的驚人成績奪冠,打破亞洲紀錄,展現了中國速度滑冰的深厚底蘊與強勁實力。
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中,林孝竣從起步就陷入重圍,面對對手的不斷超越,他咬緊牙關,在最后一圈實現絕地反擊,力壓群雄收獲金牌;越野滑雪男子個人短距離(傳統技術)決賽,王強在賽程后半段體能嚴重下降,但他依然奮力沖刺,一馬當先沖過終點;女子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比賽,張小楠、熊詩芮在寒風中沉著應對,憑借扎實的技術分獲冠亞軍;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比賽,韓梅頂著壓力,不斷調整節奏,最終折桂。這一日,中國隊狂攬7金3銀2銅,每一枚獎牌背后,都是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奮勇拼搏的身影,他們用汗水詮釋著對冰雪運動的熱愛與執著。








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金牌:范可新、公俐、張楚桐和王欣然
范可新,女,1993年9月19日出生于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中國國家短道速滑隊女子運動員、哈工大教師。公俐,女,出生于2000年7月9日,山東省青島人,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效力于中國國家短道速滑隊
張楚桐,女,2003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王欣然,2001年8月3日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



速度滑冰男子5000
1997年9月,吳宇出生于錦州市。2022年入選2022-2023
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









整個賽事期間,中國隊在多個項目中展現出強大的統治力。速度滑冰項目堪稱中國代表團的“金牌大戶”,共收獲11金5銀5銅,刷新了歷屆亞冬會速滑金牌與獎牌總數的最高紀錄。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決賽中,由徐夢桃、齊廣璞、李心鵬組成的中國隊,賽前反復進行戰術演練和配合磨合。比賽時,徐夢桃率先登場,以穩定的發揮完成高難度動作;齊廣璞頂住壓力,在空中展現出完美姿態;季心鵬作為年輕選手,也發揮出色,三人憑借默契的配合,毫無懸念地將金牌收入囊中。自韓林杉在賽前互相分享經驗,比賽時互相鼓勵,最終憑借出色發揮,包攬了前三名,捍衛了中國在該項目上的領先地位。
作為東道主,中國隊充分利用主場優勢,展現出良好的競技狀態與精神風貌。此次派出的257人代表團中,170名運動員平均年齡僅23歲,年輕選手們在賽場上敢打敢拼。在滑雪登山混合接力決賽中,中國隊的年輕選手們盡管經驗尚淺,但他們分工明確,接力過程中配合天衣無縫。面對強勁對手,他們彼此鼓勵,最終不僅包攬金銀銅牌,更展現出中國冰雪運動新生力量的無限潛力。







本屆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不僅創造了金牌數的歷史最佳成績,追平了哈薩克斯坦在2011年亞冬會上創造的單屆金牌數紀錄,85枚獎牌更是創造了單個代表團單屆獎牌數紀錄。從冰壺賽場隊員們互相交流戰術,到冰球賽場隊友之間默契的傳球配合;從花樣滑冰雙人滑選手之間的眼神互動,到越野滑雪團隊接力時的信任交接,中國隊在各個項目中都全力以赴,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冰雪對決,將拼搏精神與團隊協作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哈爾濱亞冬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亞洲冰雪健幾提供了競技交流的平臺,更以其獨特的北國風光與熱情的冰城氛圍,給各國運動員與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比賽場館設施先進,賽事組織井然有序,志愿者服務貼心周到,處處彰顯著中國舉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高超水平。而中國選手們所展現出的精神力量,更是成為了本屆亞冬會最動人的風景線。
如今,亞冬會雖已落幕,但中國冰雪健兒的拼搏精神與團隊協作精神將激勵更多人投身冰雪運動。相信在未來的國際賽場上,中國冰雪運動將繼續書寫輝煌,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行。

速度滑冰女子團體追逐金牌:楊濱瑜、阿合娜爾和韓梅阿合娜爾·阿達克,女,1999年6月1日出生于新疆呼圖壁縣,哈薩克族,中國女子速度滑冰運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