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一列滿載汽車零部件、電子元件等貨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泰國鐵海聯運精品快線班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鳴笛啟程。這批貨物于6月2日抵達廣西欽州港后搭船出海,再經過6天的海上運輸,便可抵達泰國林查班港。
相較于傳統運輸模式,精品快線實現全程運輸時效提升超30%。
自首開重慶—越南海防快線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相繼布局印尼雅加達、越南胡志明、泰國林查班重要節點航線,現已形成覆蓋東盟主要制造業基地的精品物流網絡。
重慶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擁有19家整車企業、1200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
“以前,長安汽車出口到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地區,通常從重慶出發,沿長江運往上海,再從上海出海,耗時較長。如今,通過鐵海聯運班列從欽州港出海,時間節省了7—10天。”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高級經理許小龍介紹,2024年起,公司整車、汽車零部件從欽州港出口時,廣西在船期匹配、通關便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出口“新三樣”之一。近年來,廣西、重慶海事部門推出新能源汽車鐵海聯運海事監管一體化改革,將查驗環節前置到鐵路運輸始發站。重慶海事部門負責集裝箱規范檢查,欽州海事部門憑查驗結果直接放行。
針對新能源汽車在鐵海運輸中的裝箱標準差異,兩地海事部門聯合指導企業規范流程,統一鐵路與海運標準,推行監管信息互通互認,實現“一箱到底”,終結“二次拆裝箱”。改革后,集裝箱抵港可直接裝船,運輸時間可縮短約8小時,企業節省開箱檢查費每箱約1000元,還能減少滯港時間。
如今,“渝車出海”已成為鐵海聯運班列的亮麗風景線。
走進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站內卡車往來不絕,每年都有大量貨品從這里出發,經欽州港銷往世界各地。
“重慶生產的汽車、筆記本電腦、農機、化肥等產品從欽州港運往東南亞等地區,來自東南亞的水果、水產品等貨物經欽州港快速運往重慶。”陸海新通道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江云介紹。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要發起者、建設者,廣西與重慶從合作開行渝桂鐵海聯運班列、共建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再到共建重慶無水港、“氫走廊”,合作不斷深化。
2017年,廣西和重慶相繼開行渝桂鐵海聯運班列、香港班輪、新加坡班輪,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通道雛形初現。8年來,廣西北部灣港鐵海聯運班列覆蓋范圍從4省(區、市)4個站點拓展至18省(區、市)157個站點,年度開行量從178列增長至10018列,運輸品類從30多種增至1000余種。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遠洋航線的培育力度,加密滾裝航線,常態化開行“鐵路籠車+滾裝運輸”班列,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強產業對接協作,打造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桂渝合作大有可為,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