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互促互生,為發揮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作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分析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定位、戰略意義和戰略路徑,對于統籌兩大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兩大戰略的定位分析
關于新型城鎮化戰略。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又是經濟發展的動力。2023年12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關于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的形勢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世界動蕩變革的特殊時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建設農業強國,當前要抓好鄉村振興?!叭r”工作重心已經實現歷史性轉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在戰略定位上,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再到建設農業強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每個特定的歷史階段,鄉村振興戰略都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二、兩大戰略的意義分析
關于新型城鎮化戰略。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指出,推進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上述戰略意義的闡述,在2024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中,仍然沿用。
關于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在戰略意義上,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
三、兩大戰略的路徑分析
關于新型城鎮化戰略。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2022年公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明確,以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持續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推動城市健康宜居安全發展,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
關于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七條路,包括: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20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指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制度保障。202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明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農村人口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為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扎實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支撐。
在戰略路徑上,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道路,既有世界各國城鎮化和鄉村發展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涵蓋了城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方方面面。
四、統籌兩大戰略的方向和重點
從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為統籌兩大戰略實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統籌的戰略方向
從共性來看。在戰略定位上,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也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戰略意義上,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基礎支撐。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以人為本,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把鄉村全面振興美好藍圖變為現實,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能夠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奠定基礎。在戰略路徑上,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都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型城鎮化注重“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鄉村振興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生動體現。
從特性來看。新型城鎮化重在鍛長板,鄉村振興重在補短板。我國城鎮化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后期,城鎮化率增速將會有所放緩,但綜合研究國內國際情況看,我國城鎮化率仍有提升空間,農民進城務工仍是大趨勢,這就要求新型城鎮化更加注重鍛長板,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必須向農村全面發展進步聚焦發力,確保“三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征程中不掉隊,這就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更加注重補短板,進一步夯實“三農”基礎。解決上述問題,不能就城鎮化談城鎮化、就鄉村振興談鄉村振興,必須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二)統籌的戰略重點
在戰略定位、戰略意義和戰略路徑上,保持一致性。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實現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目標導向,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道路,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本文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2024年度重點課題“‘十五五’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研究”(編號:2024A01)成果轉化〕
(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