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應用于艾滋病(AIDS)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醫(yī)院收治的102例AIDS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比較兩組心理韌性[中文版心理韌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負擔[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及自我護理能力[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結果 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CD-RISC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SPB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ES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可有效提高AIDS患者心理韌性,減輕其自我感受負擔,提高自我護理能力。
關鍵詞:艾滋病;聚焦護理模式;同理心護理;心理韌性;自我感受負擔
艾滋病(AIDS)是臨床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其病因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發(fā)患者體內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導致機體對疾病的抵御能力減弱[1]。AIDS患者因受到病痛折磨、社會歧視等因素的影響,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導致對治療和生活產生消極態(tài)度。聚焦護理模式基于心理學的理論基礎,通過引導患者主動說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并予以相應護理措施,能夠充分滿足患者的合理訴求[2];同理心護理則強調護理人員對患者感同身受,深入了解患者隱性需求,并與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應用于AIDS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醫(yī)院收治的102例AIDS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觀察組男31例,女20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32.19±5.34)歲,病程2~13個月,平均病程(5.32±1.15)個月。對照組男30例,女21例;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2.08±5.28)歲;病程1~12個月,平均病程(5.27±1.1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AIDS診斷標準[4];住院時間>1個月;意識清晰、溝通能力正常;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臟器功能不全;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嚴重并發(fā)癥、智力障礙、視聽功能障礙、精神類疾病;依從性較差。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普及AIDS相關知識、并發(fā)癥防治、心理疏導等。
1.2.2 觀察組給予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
(1)聚焦護理模式:第一 ,描述問題。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使用言語引導的方式鼓勵其說出自身困擾和當前面臨的問題,整理所得信息,結合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第二,構建目標。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構建可行性目標,根據患者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指導,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改進護理方案。第三,情感支持。與患者家屬共同陪伴患者,予以鼓勵和安慰,增強其信心。第四,反饋。深入分析患者存在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溝通,講解隔離防護、健康飲食、適當訓練的重要性。第五,評價進步階段。針對聚焦護理方案,予以患者充足的肯定,幫助患者認清當前護理方案的效果,與患者討論進步空間,共同制定下一步計劃和目標。
(2)同理心護理:加強護理人員專業(yè)心理輔導培訓,提升其溝通能力、共情能力。觀察患者語言、肢體動作、行為等表達方式,保持親切、熱情的態(tài)度與患者交流,引導其描述自身心理狀況、訴求及期許;交談時注意保護患者隱私,耐心傾聽,保持專注,不隨意打斷話題,不予以個體主觀回應。若患者出現情緒消極或激動等不利于交談的情況,及時疏導患者負性情緒。深入思考患者內心想法,了解其隱性需求,換位思考,分析患者出現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原因,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充分認可患者現階段做出的努力及配合,表達真誠的關心,使患者信任并主動配合護理。患者提出不合理訴求時,不能盲目迎合,應理性拒絕。若患者出現極端情緒,引導患者將被動思考轉變?yōu)橹鲃铀伎迹膭钇湔_表達,主動提出自身想法。
兩組均持續(xù)干預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心理韌性: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采用中文版心理韌性量表(CD-RISC)評估,包括力量性、樂觀性、堅韌性3個維度,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韌性越好。(2)比較兩組自我感受負擔: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采用自我感受負擔量表(SPBS)評估,包括10個條目,總分10~5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感受負擔越強。(3)比較兩組自我護理能力:干預前及干預1個月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得分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韌性比較
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CD-RISC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自我感受負擔比較
兩組干預前SPB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SPB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兩組干預前ES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ES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AIDS目前無治愈手段,患者需終身接受治療,身心、經濟壓力均較重,且由于AIDS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導致患者可能面臨社會歧視,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5~6]。在常規(guī)護理模式中,患者接受被動護理,缺乏主動提出自身訴求的意識,導致該護理措施難以有效滿足患者隱性需求。
聚焦護理模式是一種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心理干預模式,以正向關注為核心,通過與患者共同制定干預方案,發(fā)掘其潛在力量和資源,進而提升患者的適應能力、應對能力[7~8]。其中,引導患者說出自身問題并予以指導,有助于護理人員獲取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消除其抵觸情緒;構建目標能夠幫助患者確定努力方向,使其更好地完成目標;情感支持、評價進步等措施能夠增強患者信心,調動其積極性[9~10]。同理心護理強調護理人員站在換位思考的角度上體會患者境況,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能夠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同時使患者感受到足夠的理解和被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增強患者的自我認知感,意識到主動配合的重要性。此外,同理心護理可在較大程度上予以患者來自護理人員的情感支持,避免患者的社會支持利用度下降,還可正確引導患者,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CD-RISC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通過正確引導患者,可顯著提升其心理抗壓能力,從而增強心理韌性。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SPB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能夠消除患者負性情緒,使其感受到關心和關愛,從而減輕自我感受負擔。觀察組干預1個月后ESCA評分高于對照組
(P<0.05)。分析原因,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能夠增強患者主觀感受,提高治療積極性,提升自我護理能力。
綜上所述,聚焦護理模式聯合同理心護理應用于AIDS患者,可有效提高心理韌性,減輕自我感受負擔,提升自我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強生,周凱,吳亞南,等.HIV/AIDS病人感知的醫(yī)生同理心對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艾滋病性病,
2019,25(5):484-487,547.
[2]韓建平,李雪梅,徐彩霞.聚焦解決模式對住院HIV/AIDS病人家屬負性情緒的影響[J].全科護理,
2017,15(17):2098-2100.
[3]于美玲,徐麗麗.同理心護理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8,33(5):83-84.
[4]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丙型肝炎學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李太生,等.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J].協和醫(yī)學雜志,2019,10(1):31-52.
[5]司憶,劉春禮.知-信-行護理干預模式對艾滋病住院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1,18(24):3705-3709.
[6]姚瑜.壓力管理方案聯合人性照護理論在艾滋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循證護理,2021,7(18):2541-2544.
[7]吳燕榮,鐘銘秋,林少玲.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對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負性情緒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9):76-78.
[8]陳偉梅,李麗仙,程林,等.聚焦解決模式在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預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9,26(9):1091-1093.
[9]李軍娥.聚焦解決護理模式對艾滋病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自我主觀感受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學,2021,45(4):404-405,408.
[10]袁雯,李雪梅,賈靜月.使用與滿足理論延續(xù)護理模式對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療知信行的影響[J].循證護理,
2022,8(3):36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