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3年10月~2024年6月醫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予以貝伐珠單抗治療,研究組予以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比較兩組近期緩解率[客觀緩解(ORR)]、腫瘤標志物[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癌胚抗原 (CEA)]、T淋巴細胞表面標志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生存質量改善率。結果 研究組近期客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Pro-GRP、NSE、CEA及CYFRA21-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生存質量總改善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肺癌可有效提高近期緩解率,下調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少不良反應。
關鍵詞:肺癌;參芪扶正注射液;貝伐珠單抗;腫瘤標志物;不良反應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患者多無明顯癥狀,多數確診時已進展至中晚期,錯失最佳的手術治療時機。目前,臨床治療肺癌首選根治性手術切除腫瘤病灶,同時聯合放化療清除微小病灶以預防病情復發轉移,改善預后[1~2]。近年來,隨著靶向藥物的快速發展,腫瘤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貝伐珠單抗是一種靶向治療藥物,進入機體后可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殖而阻斷腫瘤血管生成,發揮抗腫瘤作用。但單獨應用時,隨著時間延長常會出現不良反應,影響治療順利進行[3]。參芪扶正注射液屬于中成藥制劑,具有扶正固本、補中益氣之功效,在減輕抗腫瘤藥物不良反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4]。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肺癌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0月~2024年6月醫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5例。對照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0.36±6.27)歲;病理類型為鱗癌15例,腺癌17例,鱗腺癌3例;研究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0.58±6.13)歲;病理類型為鱗癌16例,腺癌16例,鱗腺癌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肺癌臨床診斷標準[5];預計生存期>6個月;符合化療治療指征;患者意識清晰;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障礙或血液系統疾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治療依從性差;對本研究藥物存在禁忌證。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貝伐珠單抗治療治療,用藥劑量為7.5 mg/(kg·次),與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配伍靜脈滴注,首次靜脈滴注時間應>90 min,隨后每次靜脈滴注時間維持在30~60 min,2周給藥1次,持續治療3個周期。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于貝伐珠單抗用藥前2 d予以參芪扶正注射液靜脈滴注,250 mL/次,1次/d,連續給藥10 d,每21 d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近期緩解率:腫瘤病灶消失且維持>1個月,為完全緩解(CR);腫瘤病灶縮小>50%且維持>1個月,為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縮小20%~50%,為穩定(SD);腫瘤病灶增大>20%,為病情進展(PD)。客觀緩解(OR)=CR+PR。(2)比較兩組腫瘤標志物: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層血清,檢測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3)比較兩組T淋巴細胞表面標志物: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檢測外周血CD3+、CD4+、CD8+水平,計算CD4+/CD8+。(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血液毒性、消化道反應、皮膚反應、骨髓抑制等。(5)比較兩組生存質量改善率:采用卡氏評分(KPS)評估患者生存質量。KPS評分增加>10分,為改善;KPS評分≤10分,為穩定;KPS評分降低>10分,為下降。總改善=改善+穩定。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近期緩解率比較
研究組近期客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腫瘤標志物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Pro-GRP、NSE、CEA、CYFRA21-1表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T淋巴細胞表面標志物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14%,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2.8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生存質量改善率比較
研究組生存質量總改善率為91.43%,高于對照組生存質量總改善率68.5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討論
肺癌包括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85%以上為非小細胞肺癌。隨著臨床對肺癌研究的深入發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可通過結合受體激活酪氨酸酶受體,促使腫瘤形成新生血管,進而導致腫瘤細胞增殖及轉移[6]。臨床常選擇靶向藥物阻斷VEGF及其受體結合來抑制腫瘤增殖,預防腫瘤復發轉移。
貝伐珠單抗是臨床治療肺癌的一種靶向藥物,通過抑制VEGF與相應受體的結合而抑制腫瘤生長并阻滯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斷腫瘤組織血供,促使其血管退化及組織異常增生,發揮抗腫瘤作用[7]。此外,貝伐珠單抗可降低腫瘤組織間隙壓,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從而增強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具有耐藥性低、安全性高的特點[8]。中醫認為,肺癌的主要病機在于正氣虧虛、陰陽失調,外邪侵襲肺臟,導致肺失宣降,氣血瘀滯,氣機不暢,痰濕內蘊積于肺部,應以清熱解毒、益氣補肺為治則[9]。參芪扶正注射液由黨參及黃芪精制而成,其中,黨參補中益氣、健脾補肺,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力,調節胃腸功能;黃芪益氣固表、扶正固本,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力,發揮抗氧化、抗腫瘤的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近期客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Pro-GRP、NSE、CEA、CYFRA21-1表達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生存質量總改善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肺癌可有效提高近期緩解率,下調腫瘤標志物表達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少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程凍芝.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4,36(17):41-43,50.
[2]吳林珂,徐青.護理干預在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7,7(32):319-321.
[3]劉晶晶,易良杰.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4,32(2):29-33.
[4]楊罡,趙峻,鄧崢,等.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分子對接研究參芪扶正注射液抗非小細胞性肺癌的作用機制[J].世界中醫藥,2021,16(20):2957-2965,2974.
[5]傅睿,吳一龍,鐘文昭.2020版肺癌多學科團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解讀[J].中國腫瘤臨床,2022,49(4):163-167.
[6]趙麗迎,鄭美媛,葛林.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化療對中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療效、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3,28(3):351-354.
[7]楊洪娟.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效果及腫瘤標志物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2022,20(10):121-123.
[8]吳劍.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效果及對腫瘤標志物的影響[J].名醫,2023,(17):180-182.
[9]尚淑平,張曉斌.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NP方案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療效[J].貴州醫藥,2022,46(5):764-766.
[10]鄭艷霞,陳金,李雪.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治療晚期肺癌的療效及對相關細胞因子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2022,46(3):42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