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K265.1;D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916(2025)11-0001-04
Research on the Propaganda Effec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Japa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Ma Nan (School ofMarxism,Xi’anFanyiUniversity,Xi'an)
Abstract:Duringthe Warof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Aggresion,theJapanese invadersstrove toconductpropagandawarsagainsttheChinesepeople,publishing inflammatory,deceptiveandfascistremarkstroughnewspapers,radioandothermediaplatforsin anatemptodispeltheChinesepeople’snatioalconsciousessandsenseofwarofresistance,soatoachvethegoalofinvadingChina.Inesponsetothissituation,thCommunistPartyofCinaadoptedstrategiessuchasenrichingpropagandamediaandlaunchingpsy chologicalofensivestolaunchresolutepropagandastrugleagainstJapantobreaktheJapaneseinvadersdeeptivepropaganda.here fore,adheringtotheleadershipoftheCentralCommiteeofthCommunistPartyofCinawithComradeMaoZedongatitscore,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doptedtargetedpropagandamethodsbasedonthespecificcircumstancesoftheJapanesearyobilizedtheses to participateintepublicopinionwaagaistJapantodismantletepropagandaofteJapansesidandweakenteiliaryrengthf theinvaders,andaccumulatedrichexperienceinpropagandaagainstJapan.Intheneweratodoagodjobinpropagandawork,itis necesarytofimlygaspteinitiative,activelypresentavividndtdimensionalimagofChina,andfilystablishtheproganda concept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KeyWords:duringtheWarofResistanceAgainst JapaneseAggresion;theCommunistPartyofChina;propagandato Japan
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為破壞中國人民的團結,消解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抗戰意識,大肆散布其滅亡中國的思想毒素。中國共產黨針鋒相對展開反敵宣傳戰,揭穿日軍的欺騙宣傳,宣傳全面抗戰路線、持久戰戰略總方針、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爭取到國際國內廣泛的理解和支持,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有利的宣傳輿論環境。
一、日本竭力利用反動宣傳機器進行欺騙宣傳
美國傳播學者拉斯韋爾說,“現代戰爭必須在三個戰線展開,軍事戰線、經濟戰線和宣傳戰線”[1]。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大造“文野之戰”的輿論,妄圖為其侵略行徑蒙上“正義”的面紗。反觀清政府,缺乏現代宣傳意識,在侵略面前喪失了話語權,深陷被動。西方社會只能聽到日本的一面之詞,誘導國際輿論朝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傾斜?!熬拧ひ话恕笔伦冎?,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時竭力利用反動宣傳機器進行欺騙宣傳,再次試圖影響輿論掩蓋其侵略意圖。
(一)日本對宣傳戰的重視
日本在嘗到甲午戰爭政府以“文明”話語進行海外宣傳來愚弄眾人的甜頭后,對宣傳戰非常重視。日本內閣情報部情報官、陸軍炮兵中佐清水盛明在報告中將“支那事變”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先驅”,其中尤為重視“思想戰”,再次表明日本政府對宣傳戰的態度。“九·一八”事變后,為了改變日本在國際輿論中的不利地位,在外相內田康哉的支持下,由外務省情報部白鳥敏夫等官員組成溝通聲氣的“時局同志會”,并設立負責對外宣傳的“情報委員會”。
(二)日本對華的宣傳手段
日本一直將與論宣傳攻勢視為手中鋒利的“武士刀”,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后,日本將其在中國東北進行“思想戰”的做法移植到華北并進一步發展,控制新聞報刊,進行奴化教育,企圖維持華北地方秩序。日本對新聞出版業實行嚴格控制,新聞業不斷發展并進行空間上的擴張。由日本新聞聯合社、日本電報通訊社及多個報社等合并而成的同盟社,作為“日本對外思想戰的中樞機關”,負有對外宣傳日本“皇國大義”及向全世界報道日本之“真義和實情”的責任。日本在中國淪陷區建立廣播電臺,對其嚴格控制管理,使之成為鼓吹“大東亞共榮圈”的重要“喉舌”。日本的報刊界在政府的蠱惑下,發布各種具有煽動性、欺騙性和法西斯性質的言論,企圖樹立自己的“形象”,以搶占“道義制高點”。
(三)日本對華的宣傳效果
宣傳戰在日本的國家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侵略者“積極實施宣傳戰,敵占區一些青年受其欺騙,民族思想模糊,以為幫助敵人在偽政權、偽軍中工作不是漢奸,對抗戰活動,對我軍我黨很少甚至毫無理解”[2]。在第四次治安強化運動中,日本的奴化宣傳使部分華北民眾“對于日本的依賴更深,協力氣象也漸次深厚”。不得不說,在日本“宣撫并施”的作用下,一些民眾在敵人夾雜著“慰撫”的宣傳面前很容易放松警惕,其卑劣的手段收到一定的“成效”。
二、中國共產黨組織開展堅決的宣傳斗爭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針對日本侵略者的欺騙宣傳,依靠群眾積極組織展開堅決的宣傳斗爭,即“在思想意識上動員全民族與全國人民為革命在一定階段內的徹底勝利而奮斗”,宣傳不僅是“共同思想進行聯合”,還有“對敵對思想進行斗爭”[3]
(一)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宣傳戰的逐步加強
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宣傳工作,隨著日本軍事侵略的深入,宣傳攻勢不斷強化,我黨注意研究敵人的宣傳鼓動,對日本宣傳戰也隨之逐步加強??箲鸪跗?,中國共產黨中央組織部發布文件要求各級設置宣傳教育部(股),由各級敵軍工作部門專門負責對敵宣傳工作。1940年6月,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發出指示,明確要求宣傳內容注重攻心為上,抓住日本士兵心理,以削弱其戰斗力。1941年3月,中央宣傳部發出《關于反敵偽宣傳工作的指示》,強調反敵偽宣傳是和敵寇的滅華宣傳針鋒相對的,必須從各方面闡明抗戰到底、全民族團結、共產黨的抗日目的和政策等,揭露敵人的暴行與滅華陰謀。
(二)中國共產黨對日本的宣傳方式
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展開針鋒相對的宣傳戰,充分利用對日宣傳組織,制定系統的宣傳政策,靈活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報紙是開展對日宣傳的有效渠道。1942年6月至1943年6月,我黨針對日軍發行宣傳品就達26萬份。如《日軍之友》這份日文報紙,除了刊登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的重要新聞,還刊登日本國內局勢、世界局勢和能引發日本士兵思想情緒的副刊稿件。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編輯出版了日文雜志《前進》,相關內容的表達比報紙更為透徹。1942年11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通無線電日語廣播,以廣大日本士兵為宣傳對象,內容涉及解說時事、戰況,介紹在八路軍中之日本士兵的生活和學習、參加活動的情況等。全面抗戰時期,標語、傳單、通行證等是我黨對日宣傳的重要媒介。著名的民主人士李公樸在《華北敵后—晉察冀》一書中記載:“在晉察冀敵軍中已可經常地發現反戰的宣傳單,在敵人軍官的床頭枕下都不時地發現這樣的宣傳品?!盵4]1940 年創辦于延安的日本工農學校是中國共產黨對日本戰俘進行思想改造的重要陣地。中國共產黨通過具有針對性和感染力的宣傳攻破日本士兵的心理防線,受到感召的日軍戰俘和中國人民一起投身偉大的抗戰之中。
(三)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宣傳的成效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積極務實的策略應對日本的宣傳攻勢,揭穿了所謂大東亞新秩序理論的欺騙性。寬待俘虜政策把不少深受法西斯毒害的日軍俘虜教育過來,《新中華報》的有關報道說思想轉化后的日軍俘虜已成為中國民族解放的一支同盟軍,在瓦解敵軍方面發揮了特殊作用。隨著八路軍瓦解日軍工作的加強,日軍中逃跑投降事件日益增多。據統計,中共領導下的軍隊從1938年6月28日在鎮江首次俘獲日軍官兵開始至1941年5月共俘371人;1941年6月至1942年5月共俘158人;1942年6月至1943年5月共俘125人;1943年6月至1944年5月共俘205人;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共俘194人;1945年6月至同年12月底共俘969人[5]。日軍高層對此十分恐慌,只得加大對士兵的洗腦教育和日常管理,某高級將領不得不承認前線實在難于指揮。日本的侵華政策為此作出調整,愈發將中共視為主要對手。所謂“剿滅共產黨”,成為日本軍、政界的共識,這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共產黨對日宣傳工作的成效。
三、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宣傳戰的經驗
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在對日軍情況充分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日軍進行廣泛、靈活、持久的宣傳戰,進行富有成效的宣傳工作,對內凝聚全民族抗戰力量,對外瓦解日方的宣傳,削弱日本侵略者的軍事力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堅持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肩負起歷史使命,成為抗戰勝利的精神支柱,與日本侵略者在“國家認同”戰爭的較量中,展開政治、軍事和文化等全面對抗。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日本的宣傳工作,并靈活采取相應的策略。中國共產黨在對日問題上采取“二分法”,認為“日本人民革命勝利之日,就是日本改造之時。這和中國的抗戰密切地聯系著,這一個前途是應該看到的”[]。在“二分法”理念指導下,我們黨積極宣傳寬待日俘的政策,特別強調示范效果,尤其是日俘向日軍官兵親身經歷的宣傳,盡可能讓更多日軍知曉了解,并且增強可信度,啟發敵軍士兵覺悟。毛澤東同志主張將優待日偽軍俘虜的政策寫人中共的施政綱領并廣為宣傳,一方面為了打破深受軍國主義洗腦的日軍蔑視俘虜的觀念,另一方面為了擊破日本侵略者污蔑中國共產黨諸如“中國士兵喜歡殺日本人”等謠言。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黨通過廣泛、持久的宣傳攻勢,有效瓦解敵軍士氣、削弱敵軍戰斗力。
(二)針對日軍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宣傳方法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對日宣傳戰中對日軍進行詳細的調查,尤其是敵人內部的矛盾、士兵的情緒和不滿,決定每一個時期宣傳工作的策略,采取靈活機動的宣傳方式,注重宣傳內容的針對性。抗戰全面爆發之初,我黨制定的對日宣傳要點包括“反對日本軍閥的侵略戰爭”“反對增加日本人民大眾的經濟負擔”等。盧溝橋事變爆發一年后,我黨對日宣傳的重點內容包括宣傳中國軍隊的全面勝利、宣傳日本報紙上報道的戰死者妻女自殺、日本近畿地區的水災風災等,宣傳日本國內經濟的弱點,宣揚戰爭的長期化將帶來日本經濟的破產和社會思想的崩潰等,使日本士兵產生不安情緒和疑慮。在宣傳方式上,則有散發或張貼宣傳文告、墻畫、利用在華日本共產黨員發表廣播講話、火線喊話以及所謂“謀略通信\"(即以日本士兵的口吻向日本國內親人寫信進行抗日宣傳)等。宣傳方法上使用書信(由日俘寫給自己的伙伴等)、漫畫、詩歌、照片、統計表等形式,特別注意抓住日本官兵的心理,內容針對性強,運用一些頗有“創意”的方法。
(三)動員群眾力量參與對日的輿論戰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救亡大旗,依靠輿論宣傳動員爭取一切抗日力量。在對日宣傳工作中,群眾力量是取得成效的堅實基礎。為了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此項工作,中國共產黨深人群眾宣傳黨的政策,讓群眾明白對日開展宣傳工作的原因和目標、內容、要求,理解對日宣傳的相關原則。為了擴大對日宣傳范圍,在很難靠近、深入的敵占區,我黨緊緊依靠群眾,發動和組織群眾散發張貼宣傳品,通過各種方式將對日宣傳品傳遞到日軍手中,還參與將前來投誠的日軍士兵毫發無傷地送至新四軍等工作。對于日方發動的輿論進攻,民族意識覺醒的廣大人民群眾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和有效的抵抗。日軍派遣到中國的“筆部隊”中被稱為海軍班“頭號功臣”的杉山平助曾經叫囂要用筆把支那人的靈魂挖出來,碰壁之后無奈地感嘆說,中國人的自尊心強大到令人驚嘆的地步。
四、中國共產黨對日本宣傳戰的啟示
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宣傳戰線的重大勝利。當前,我國的輿論環境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的特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復雜、嚴峻的考驗,我們如何有效應對,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展現真實的國家形象,營造有利氛圍,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日本的宣傳戰給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一)堅定立場,牢牢把握宣傳戰的主導權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堅守堅決抗戰的立場,對日本侵略者展開針鋒相對的宣傳,揭露日本虛偽的面目,爭取宣傳戰的主動權。當前,輿論傳播的主體、方式、渠道、影響已發生根本變革,互聯網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美西方從未停止從思想上、文化上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當前的網絡輿論場上各種觀點交鋒、碰撞,呈現出“話題參與者類組織化”“話題內容政治化”的傾向。
在意識形態斗爭中,要守住主陣地,打贏輿論戰,就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切實把理論武裝轉化為開展輿論工作的戰斗力,凝神聚力,讓黨的主張成為輿論的最強音。在輿論主戰場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積極宣傳黨的理論特別是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高宣傳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益求精打造精神產品,以正能量遏制負面信息的泛濫,守護好億萬民眾健康美好的精神家園。
(二)守正創新,積極展現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
面對日本力圖美化侵略、麻痹中國人民的宣傳攻勢,中國共產黨根據日軍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方式展開宣傳工作,瓦解敵人的精神和心理防線,削弱敵人的戰斗力。今天,我們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宣傳工作必須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展現新氣象和新作為,在堅持真理的基礎上推進理念創新、內容創新、手段創新,不斷提高宣傳工作水平。抓好理念創新,就是要以新的視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維模式,形成新的理論或思想觀點,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宣傳工作新局面。抓好手段創新,積極探索新舉措新辦法,占領輿論宣傳制高點。抓好內容創新,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賡續傳統、推陳出新,在踐行“兩個結合”的過程中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
我們要把握時代大勢,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積極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營造有利的外部輿論環境?!笆дZ就要挨罵”,要加強國際傳播,主動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闡明中國立場。展現中國形象,針對不同區域群體,加強受眾研究,明確受眾訴求,采用精準傳播方式,增強講好中國故事的針對性和國際傳播的實效性。創新對外話語表達,在立足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基礎上,堅持陳情與說理并重,突出情感交流、激發心靈共振、實現情感共鳴,用國外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中國文化、闡釋中國價值,提高國際輿論引導力,及時消除誤解,維護國家的尊嚴與形象。
(三)凝聚共識,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宣傳觀念
輿論斗爭的實質就是爭奪人心??箲鹌陂g中國共產黨在對日本的宣傳戰中深入探究日本民眾的內心世界,注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參與對日本的輿論宣傳戰,從而贏得最終的勝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心向背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對外宣傳工作要始終把凝聚人心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清醒地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多元復雜利益格局的現實對社會思想意識特別是人們思想觀念生成的影響,看到多元多變多樣的社會思潮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沖擊,確保國家意識形態安全。
參考文獻:
[1]哈羅德·D.拉斯韋爾.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M].張潔,田青,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73.
[2]山東省檔案館,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第12輯(1944.5—8)[G].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41.
[3]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檔案館編研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1937—1949[G].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250.
[4]李公樸.華北敵后:晉察冀[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9:49.
[5]總政治部聯絡部.新四軍敵軍工作史:上冊[M].內部資料,1997:31.
[6]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57.
作者簡介:馬楠(1984—),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
(責任編輯: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