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土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何把鄉土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新優勢,進而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成為天津市做好“三農”工作和高素質農民培育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積極探索鄉土導師的“選育用”路徑,為鄉村發展增添新活力。
一、精準“選”拔,挖掘鄉土人才富礦
中心堅持多渠道、廣覆蓋原則,通過層層選拔,將具有一定技術專長、實踐經驗豐富、帶動能力強的鄉土人才作為鄉土導師。目前,全市共遴選鄉土導師100余名,其中不乏有從事食用菌種植的戴建良、稻蟹混養的邱金來、設施蔬菜種植的張秀霞等在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田秀才”;有鄉村工匠袁紅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趙偉等能工巧匠;有退役軍人王志偉、返鄉創業大學生鄭學偉等“電商達人”和“農業智多星”,他們每一位都源自民間、長于故土、技藝高超,是助力鄉村振興最忠實、最穩定、最前沿的寶貴人才資源。
二、精心培“育”,提升鄉土導師能力
為提升鄉土導師的綜合素質,中心根據鄉土導師從事的不同產業,分門別類建立鄉土導師資源庫,并研究制定鄉土導師“選育用”管理辦法,定期開展分類培訓。從2022年開始,中心每年組織舉辦鄉土導師能力提升培訓班,以“理論授課+交流研討”方式,強化提升鄉土導師政策水平和綜合素質;以“產業鏈”帶動“人才鏈”培訓方式,持續提升鄉村融合產業技能水平;以“傳幫帶”方式,培養“新農人”向“高精尖”人才發展;以“搭建實踐基地平臺,鍛煉實踐能力”方式,讓鄉土導師參與到農業項目實施、農民培訓實踐中,提升鄉土導師傳授知識、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科學“用”才,發揮鄉土導師效能
鄉土導師與農民有著深厚情感聯系,可以通過自身的產業發展做示范,增強農民的信任感,所以讓鄉土導師在農村人才培養中唱主角,發揮鄉土導師傳授實用技能、培育創業能力、傳承鄉土文化、帶動產業發展等優勢作用,是新時代農村人才培養的新手段。目前,天津市的鄉土導師隊伍已經活躍在各涉農區的教室、基地和田間地頭,通過多種方式發揮著重要作用。2024年50余名鄉土導師在天津市“頭雁”培訓、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培育中走上講臺,介紹經驗、講解新技能、講述自己的致富經驗。
薊州區的食用菌種植“土專家”戴建良除在高素質農民培育的課堂授課外,還經常給農戶指導關鍵技術,僅2024年,他指導的5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20多個種植戶累計增加收入50萬元。寶坻區小站稻種植大戶“田秀才”邱金來,作為技術骨干參與農科院、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稻蟹混養、水產養殖業等多個農業項目和技術推廣工作,通過舉辦線上、線下培訓班,將新產業新技術傳授給大家,每年培訓達3000人次,開辟了科技興農、富農新賽道。“電商達人”王志偉退役回鄉創業,他不僅通過電商直播行業實現事業成功,更是孵化了“山楂折后”“楂理山楂”山楂頭部帳號和“鄉里人家麻醬雞蛋”“蛋蛋家的蛋”等麻醬雞蛋頭部賬號,每個直播賬號年銷售額均達1000萬元以上,同時,他還指導運營“無花果順哥”“小夢帶你玩”等農產品帳號,并培育高素質農民2000余人,孵化帶貨主播、電商達人300余人。
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探索做好鄉土導師的“選育用”大文章,不斷激發鄉土人才活力,為鄉村人才培養帶來顯著成效,也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下一步,中心將繼續優化鄉土導師“選育用”機制,進一步拓寬選拔渠道、創新培訓方式、強化示范帶動,讓更多鄉土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單位: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