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教協同\"下公共衛生人才培育的內涵、問題與路徑

2025-07-12 00:00:00朱貝貝徐慧瓊陶芳標
教育與職業(下) 2025年6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課程教育

[作者簡介](1987-),女,安徽蕪湖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93-),女,安徽廬江人,,講師,博士。(1962-),男,安徽樅陽人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安徽合肥 23003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安徽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省級(國家級)質量工程(振興計劃)項目“公共衛生概論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m00c209,項目主持人:朱貝貝)[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25)12-0100-07

在全球健康問題日益復雜、疾病譜不斷變化以及全面深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背景下,公共衛生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專業化。單一的教育模式難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公共衛生人才的要求,培養跨學科、復合型公共衛生人才已成為時代之需。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以下簡稱“三教協同”),為公共衛生人才培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戰略指導。因此,亟須政府牽頭、各部門通力合作、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構建“三教協同”人才培育體系。本文旨在創新公共衛生人才培育模式,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三教協同\"下公共衛生人才培育的內涵

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在公共衛生人才培育中各自發揮著獨特的功能,然而,它們之間也有著天然的聯系,最終指向為公共衛生事業培育人才。職業教育以實用性和職業導向為核心;高等教育注重系統化理論知識學習與科學研究能力培養;繼續教育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包括短期培訓、遠程教育和學歷提升等,幫助從業者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需求。“三教協同”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實現教育強國戰略的關鍵環節,為公共衛生人才培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公共衛生人才培育過程中“三教協同”的內涵。

1.發展環境良好。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需要在政策支持、資源配置等方面協同創新,為公共衛生人才培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從政策支持層面來看,第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公共衛生職業教育的專項政策,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標準、課程體系框架等,為職業院校開展公共衛生人才培育提供政策依據和指導方向。地方政府將公共衛生職業教育納入當地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使其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共衛生事業需求相適應;根據區域公共衛生人才需求狀況,合理布局職業院校公共衛生專業布點,避免專業設置重復或人才培養過剩。第二,在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應對復雜的公共衛生問題、開展科研創新以及提供高層次公共衛生服務方面,社會對高等教育培養的公共衛生人才有著強烈需求。國家通過制定教育發展規劃、投入大量資金支持普通高校建設、設立重點學科和專業等方式,加強公共衛生專業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育。第三,為提高公共衛生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政府鼓勵開展繼續教育。2024年,《繼續醫學教育學分管理辦法》指出,“各級衛生健康委應當加強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形式、內容、考核結果、學分數、舉辦單位等信息登記管理,推進學習檔案信息化建設,推動學分授予、學分審驗登記等信息的開放共享”。同時,政府也在推動繼續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共享,為公共衛生從業人員提供更多便利的學習條件。我國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繼續教育形成了以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疾控中心為核心,普通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教育體系。

從資源配置層面來看,第一,政府注重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以購置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教學儀器,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職業院校還注重與行業企業的合作,通過共建實訓基地、共享師資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資源。第二,普通高校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師資隊伍、圖書館、實驗室、科研平臺等。在公共衛生人才培育方面,高校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引進和培養教育領域優秀人才,建設高水平的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高校還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第三,繼續教育的資源配置較為靈活,除了利用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科研機構的師資和教學設施外,還充分借助網絡教育平臺、行業協會等資源,為學員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渠道。在線課程、遠程教育等方式使得繼續教育能夠突破時空限制,讓更多的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實現知識的拓展和技能的快速提升。

2.學科體系完整。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需要在學科專業設置方面協同創新,提升公共衛生人才培育質量,適應行業發展需求。

從職業教育層面來看,第一,以就業為導向,緊密圍繞公共衛生領域的職業崗位需求設置專業和課程,課程內容側重于公共衛生領域的具體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和職業技能,培養學生具備從事公共衛生相關職業的技能和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迅速適應工作崗位,如成為公共衛生監測員、衛生檢驗檢疫技師等。第二,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實踐課程占比較大。通過實驗、實習、實訓等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學習和掌握實際操作技能。例如,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參與傳染病監測、疫苗接種等實際工作。

從高等教育層面來看,第一,注重公共衛生學科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系統學習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環境衛生學、社會醫學等理論,學生能夠逐步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模式,掌握解決復雜公共衛生問題的方法。例如,在流行病學課程中,學生深人學習疾病分布規律、病因研究方法等理論知識,為開展疾病防控工作打好理論基礎。第二,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引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和學術研究活動。例如,在本科高年級或研究生階段,學生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開展公共衛生相關的研究工作。

從繼續教育層面來看,第一,以職業發展為導向,幫助公共衛生從業人員及時更新知識,了解公共衛生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政策法規和技術方法。隨著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新的疾病、新的技術不斷涌現,繼續教育可以讓從業人員跟上時代的步伐,如學習最新的疫苗研發進展和應用策略等。第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學員的工作實際,以提升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與實踐應用能力。例如,針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開展社區慢性病管理的繼續教育課程,幫助他們提高慢性病管理的能力。第三,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包括線上課程、線下培訓、函授、夜大等多種形式,以滿足不同在職人員的學習需求。課程內容具有多樣性,既可以是針對某一專業領域的深入培訓,也可以是跨學科的綜合知識學習。

3.人才結構合理。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需要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協同創新,培育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公共衛生人才,滿足社會在公共衛生領域從基層服務到高端科研、管理等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隨著公共衛生體系的不斷完善,基層公共衛生崗位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需要大量具備預防保健、衛生監督協管、基本醫療服務等技能的實用型人才。職業教育通過強化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重點培養具備扎實專業技能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為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高等教育主要培養面向公共衛生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如研究型學者、政策制定者及高級管理者。高層次人才在公共衛生領域具有深厚的專業造詣,精通某一特定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技術,如在流行病學、生物統計、環境衛生學等方面有深人研究;能夠解決復雜的公共衛生問題,開展高水平的科研項目,推動學科發展;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提出新的理論、方法或技術,引領公共衛生領域的創新發展,如開發新的疾病監測系統、創新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等。

由于公共衛生領域知識和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及行業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在職人員需通過繼續教育來更新知識和提升技能,確保適應行業快速發展、提升專業勝任力和保障公眾健康權益。繼續教育應滿足職業環境中的長期培訓及終身學習需求,以提高公共衛生從業人員應對復雜健康問題的能力。

二、“三教協同”下公共衛生人才培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已清楚地認識到“三教協同”對于公共衛生人才培育的巨大意義,開啟了積極探索之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政策落實不到位和資源配置不均衡。隨著對公共衛生重視程度的提升,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公共衛生教育的“三教協同”,如設立專項經費鼓勵校企合作項目、共建實驗室、推動教師與公共衛生機構人員交流,然而現有政策存在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究其原因:第一,信息不對稱。政府出臺的公共衛生人才培育政策和規劃,學校和社會機構不能及時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導致在人才培育過程中出現方向偏差。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調整,社會機構也可能不知情,無法及時修改合作內容和方式。第二,政府、學校、社會機構之間缺乏固定的溝通交流平臺,難以就人才培育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遇到問題時,往往臨時協商,效率低下,難以達成共識。第三,在“三教協同\"過程中,政府、學校、社會機構三方簽訂的合作協議存在條款不明確、責任劃分不清、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當出現利益沖突時,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據和解決機制,導致合作難以持續。第四,缺乏明確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使得政策執行容易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作用。以師資交流為例,盡管政策鼓勵教師到公共衛生機構掛職學習,目的是通過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反哺教學。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學校對教師掛職學習的管理較為隨意,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監控。例如,學校未制定科學的教師掛職培訓規劃,未建立與公共衛生機構等基層接收單位的溝通與合作機制,使得掛職學習的實效性不強;未制定科學的掛職管理與考核辦法,影響掛職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

我國尚未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常態化的“三教協同\"體系,資源整合不充分,無法最大化發揮協同效應。第一,政府在公共衛生教育資源整合中統籌協調不足。一是學校因學科建設需要大量資金用于科研設備購置和師資隊伍建設,社會機構則希望從政府獲得更多的項目資金支持以開展實踐培訓和技術研發,而政府由于資金有限,難以全面滿足各方需求。二是學校和社會機構在師資隊伍、教學設施、實踐基地等方面存在重復建設或資源閑置的情況,政府未能有效引導資源共享。例如,學校的實驗室等實踐資源主要服務于本校教學和科研,與社會機構的合作共享程度較低;社會機構擁有大量的實踐基地和項目資源,但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愿完全開放給學生進行實踐鍛煉。第二,從全國范圍看,推進“三教協同\"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發達地區由于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與開放的政策環境,在推進“三教協同”上相對順利。發達地區高校科研成果轉化高效,能迅速對接產業需求,校企合作緊密,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習實踐機會。例如,上海部分高校與全球頂尖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引入國際先進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理念,同時又借助本地發達的醫療產業,讓學生深度參與發現、分析、解決最前沿的公共衛生問題。而中西部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受制于資金短缺、師資匱乏、觀念陳舊等因素,推進\"三教協同\"相對來說較為艱難。一些高校仍堅持傳統教學模式,與外界合作交流少,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滯后,導致人才培養質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持續拉大。“總體來看,我國各城市醫療水平與城市規模、層級存在密切聯系。例如,東部區域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均值較高,與西部區域相比相差近一倍,環渤海區域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均值較西南區域,也相差將近一倍。1]”

2.學科內容缺乏銜接和課程體系缺乏整合。不同教育階段的公共衛生學科內容缺乏整體設計。第一,職業教育的部分基礎課程內容在高等教育中可能再次出現,造成重復教學。例如,在職業教育的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專業和高等教育的預防醫學專業中,都會涉及基礎的衛生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知識,但在教學深度和廣度上沒有明顯的區別。第二,不同教育階段課程內容的難度沒有形成合理的梯度。職業教育作為基礎層次,其課程內容有時未能為高等教育提供堅實的鋪墊,導致學生進人高等教育階段后在知識銜接上出現困難。而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之間也存在類似問題,繼續教育的課程內容沒有充分考慮到學員已經具備的高等教育知識基礎,未能向更高層次拓展,難以滿足學員對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的需求。

不同教育階段在知識與技能培養上各自為政,課程重復建設現象普遍,未能形成連貫的有機整體,造成教育資源浪費。第一,不同教育階段公共衛生教育的課程目標缺乏明確的遞進關系和有機銜接。例如,職業教育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高等教育則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但兩者之間沒有很好地過渡,導致學生從職業教育向高等教育進階時難以明確學習目標的轉變,在學習上出現斷層。第二,職業教育的實踐課程以崗位技能訓練為主,高等教育的實踐課程多圍繞科研項目和理論驗證展開,繼續教育的實踐課程則側重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三類教育的實踐課程往往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從基礎技能訓練到綜合實踐應用,再到前沿問題解決的遞進式、協同化體系。例如,職業教育中培養的現場采樣技能在高等教育中未能得到進一步深化

3.不同學歷層次銜接不暢和人才層級結構不合理。當前,各學歷層次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職業教育以專科及以下學歷教育為主,高等教育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繼續教育則主要針對在職人員進行學歷提升和非學歷培訓。職業教育畢業生升人高等教育繼續深造的渠道不夠暢通,存在課程體系不銜接、人學考試制度不合理等問題,使一些有潛力的學生難以獲得更高層次的受教育機會,限制了他們在公共衛生領域的職業發展,也影響了公共衛生人才整體層次結構的優化。此外,公共衛生人才在畢業后進入繼續教育領域時,發現繼續教育的課程內容與自身已有的知識體系存在重復或銜接不緊密的情況。職業教育、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協調機制,導致繼續教育機構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了解不夠,未制訂針對不同學歷層次學員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上不能充分考慮學員的特點和需求,難以根據前一階段的教育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知識更新和技能提升課程。

高等教育側重于培養具有較高學歷和科研能力的高端公共衛生人才,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科研機構、大型醫院和公共衛生管理部門,而職業教育培養的技能型人才數量相對不足,并且由于待遇、發展空間等因素,基層公共衛生崗位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導致我國公共衛生人才結構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影響了公共衛生體系的均衡發展。例如,“目前,我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隊伍在數量、質量方面都存在不足。從數量來看,截至2018年,中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從業人員約18.78萬人,即每萬人口中僅有1.35名CDC從業人員,約為美國的1/5。CDC衛生技術人員中,僅 44.2% 擁有本科以上學歷, 12.5% 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2]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到2024年末,全國衛生技術人員1295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505萬人,注冊護士584萬人。按照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的要求,我國需要護士數量約為1010萬人。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全國護士缺口約426萬人”。[3]

三、“三教協同”下公共衛生人才培育的路徑探索

目前,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還存在不足,亟須加強統籌,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

1.通過加強政策支持和優化資源配置來改善發展環境。加強政策支持的核心價值體現在通過頂層設計打破不同教育階段的協同壁壘,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格局。第一,政府出臺宏觀政策,引導三種教育類型在公共衛生人才培養上形成統一戰線。教育部門、衛生健康部門以及相關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繼續教育機構等組成公共衛生人才培育協同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需求和趨勢,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三教協同”發展規劃,明確各階段的目標任務、重點項目和實施步驟,形成規范的工作機制,確保協同工作有序推進。第二,建立公共衛生人才培育信息平臺,整合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招生信息、教學資源信息、師資信息、學生和學員信息等,實現信息互聯互通。通過該信息平臺,教育機構可以及時了解市場需求和人才培養情況,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學生和學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教育類型、專業和課程;企業可以發布人才需求信息,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實現人才供需的精準對接。此外,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公共衛生人才培育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和挖掘,為政策制定、資源配置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依據。第三,建立跨教育階段的合作激勵制度。設立專項基金,鼓勵職業院校、普通高校和繼續教育機構開展合作項目,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體系、建設實訓基地等。對在協同育人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的合作團隊或單位,給予資金獎勵和榮譽表彰。建立教師跨校授課和交流機制,對積極參與的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并給予一定的教學補貼和交通補貼。設立專門的公共衛生人才獎勵基金,對在“三教協同\"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個人和團隊進行表彰和獎勵。

優化資源配置的核心價值體現在通過對職業教育、普通教育、繼續教育三類教育資源的系統性整合與動態調配,推動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普通教育“學術根基”、繼續教育“終身屬性\"深度融合。第一,實現普通高校的實驗室、科研中心等向職業院校和繼續教育機構開放,為學生和在職人員開展實踐教學、技術培訓提供支持。例如,定期組織職業院校學生到普通高校的公共衛生實驗室參觀學習,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實踐能力。鼓勵普通高校和科研機構與職業院校、企業合作開展科研項目,共同攻克公共衛生領域的技術難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職業院校的實訓基地也可與普通院校、繼續教育機構共享,用于開展基礎實踐教學和技能培訓。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繼續教育機構聯合開發包括在線課程、教學課件、案例庫、試題庫等在內的公共衛生教學資源庫,制定統一的資源建設標準和規范,鼓勵各方教師參與資源建設,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4]。第二,正視我國公共衛生人才儲備分布不均、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構建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體系。一是推動教育資源向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和薄弱環節傾斜,加強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的繼續教育資源建設,通過網絡教育、送教下鄉等方式提高當地公共衛生人才的素質和技能,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二是建立跨教育類型的師資交流機制,鼓勵普通高校教師到企業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掛職鍛煉,了解行業需求和實際工作情況;邀請企業專家和基層一線的公共衛生人員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傳授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三是加強師資培訓。針對公共衛生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組建“高校理論導師 + 科研專家 + 實踐導師”的跨領域教學團隊,開展面向三種教育類型教師的聯合培訓,圍繞公共衛生領域熱點問題(如新發傳染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進行聯合授課,展示不同視角的分析與解決策略。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對教師在培訓期間的學習表現、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實踐技能提升情況等進行全面考核。例如,通過理論考試、實踐操作考核、案例分析報告等方式,綜合評價師資的培訓效果。

2.從學科內容和課程體系人手來調整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從學科內容層面來看:第一,一體化設計內容體系。打破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之間的壁壘,組織專家團隊對公共衛生學科內容進行一體化設計。明確職業教育側重于公共衛生基礎技能和實踐操作的培養,如疾病預防控制中的現場調查、采樣、衛生檢測等技能;高等教育注重公共衛生理論知識的深化和拓展,以及科研能力的培養;繼續教育則根據行業發展動態和實際工作需求,及時更新和補充前沿知識與技能,從而形成從基礎到高級、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應用的有機整體。第二,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設計由淺人深、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內容。職業教育階段注重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如衛生檢測中的樣本采集與處理等;高等教育階段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科研實踐,如公共衛生問題的調查研究等;繼續教育階段則側重于將新知識、新技術融入實踐,以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復雜問題。

從課程體系層面來看:第一,組織專家團隊制定公共衛生教育的統一課程標準,明確不同教育階段公共衛生學科的核心課程、選修課程以及各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框架和教學要求。課程標準要體現出從職業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繼續教育的循序漸進和逐步深化,確保課程內容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明確不同教育階段課程內容的邊界和銜接點,避免重復教學。例如,職業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為高等教育階段的理論學習奠定實踐基礎,高等教育階段的課程內容為繼續教育階段的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提供理論支撐。第二,整合教學資源。一是建立課程資源共享機制。各方將優質課程資源上傳至平臺,實現課程資源的互通共享,學生和學員可以根據自已的學習需求,自主選擇學習不同層次和類型的課程。例如,高等教育的前沿理論課程可以向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學員開放,讓他們了解學科最新發展動態;職業教育的實踐操作課程也可以供高等教育學生參考,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二是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繼續教育機構可以聯合開展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設置課程體系、建設實訓基地。例如,針對公共衛生領域的緊缺人才,如公共衛生大數據分析師,職業教育負責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基礎技能,高等教育提供公共衛生理論和數據分析高級課程,繼續教育則通過與企業合作為學員提供實際項目案例分析和實踐機會。

3.通過建立國家資歷框架和構建學分銀行來暢通人才成長通道。建立國家資歷框架有利于打破傳統人才成長中的壁壘,為學習者提供多元化成長路徑。第一,制定覆蓋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國家資歷框架,明確各學歷層次(如專科、本科、碩士)的知識、技能與能力標準,打破教育類型壁壘。明確中職學校、高職院校、職業本科學校的銜接路徑,如允許高職生通過“文化素質 + 職業技能”考試升入職業本科學校。同等對待普通本科與職業本科,允許普通高校學生轉人職業院校學習技能型專業,反之亦然。將非學歷培訓(如職業資格證書、技能培訓)納入資歷框架,設定對應學歷層次的轉換規則(如 1+X 證書對應學分累積)[5]。第二,教育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及行業協會出臺公共衛生人才能力框架,明確職業教育(技能型)、高等教育(學術型)繼續教育(應用型)各階段核心能力指標,形成“基礎技能一專業理論一實踐創新”的遞進式人才培養路徑。例如,職業教育階段側重基層公衛服務技能(如健康檔案管理、疫苗接種實操),高等教育階段強化流行病學分析、實驗室檢測等核心能力,繼續教育階段聚焦政策解讀、應急管理等前沿領域。

構建學分銀行有利于打破各教育階段之間的壁壘,為學習者提供終身學習支持體系。第一,搭建公共衛生人才“學分銀行”平臺,實現不同教育階段課程學分的互認、轉換與累積,學生可跨校、跨類型累計學分。例如,職業院校畢業生進人普通高校深造時,可將已修的實踐課程學分轉換為對應課程學分,縮短學習周期;繼續教育學員通過在線課程獲得的學分,可計入學歷教育總學分。第二,教育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及行業協會共同制定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學分互認標準,明確不同類型課程的學分換算方法,如職業教育中的實踐課程學分與高等教育中實驗課程學分的換算比例,以及繼續教育中短期培訓課程與學歷教育課程學分的對應關系。

[參考文獻]

[1]梁倩,馬曉媛,徐海波.我國亟待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 理體系[EB/OL].(2020-04-29)[2025-02-25].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65269398093262399wfr=spiderfor=pc.

[2]沈慎.不能疫情來了才重視公衛人才[N].健康時報,2020-04-21(1).

[3]馬曉澄,徐弘毅.我國護士缺口超400萬人[EB/OL]. (2024-04-22)[2025-02-25].https://inance.sina.cn/2025-04-22/ detail-inetzvku0811390.d.html.

[4]唐煥文,倪進東,孫銘薇,等.地方高等醫學院校協同培養公共衛生人才模式探索與實踐[J].沈陽醫學院學報,2016,18(2):118-120+124.

[5]張偉遠,謝浩,張巖.加快推進國家資歷框架建設完善全民終身學習體系[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2):58-62.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課程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中國衛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亚洲区欧美区|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欧美久久网|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色| 亚洲—日韩aV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一在线观看|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精品99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第一区在线|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天堂|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久久semm亚洲国产| 欧美成一级|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日韩第九页|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av性天堂网| 91亚瑟视频| 国产精品性|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蜜桃视频一区|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欧美色图第一页|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丝袜亚洲综合|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操美女免费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亚洲精品你懂的| 毛片视频网址| 亚洲婷婷丁香| 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www亚洲精品|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