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是命好!
——一種獨特的自我心理暗示,強調配得感。在綜藝節目《乘風2025》中,演員李晟帶著同組姐姐們一起喊:“我就是命好!一切發生都有利于我,所有的好運都向我涌來!我允許一切發生……”
各種新媒體雖然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但是思想傳播的本質卻從未被改變,新的傳播方式也未能替代知識的生產與積累。可以說,書籍本身以及我們對書籍的選擇、推薦與閱讀,其實一直沒有改變其本身的含義。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如此定義數字化時代閱讀的意義
我們省去了春種秋收,也失去了麥浪翻滾時,掠過掌心的風。
——在短視頻里3分鐘讀完一部名著、看完一部電影,就像用營養品代替了稻谷
我愿當一個探路者,探一探自己的極限,也探一探未來的路。
——中國首位F1學院外卡女車手師煒用自己的“飛馳人生”告訴我們,“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真心和勇氣是用一次少一次的東西。
——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意識不到真心和勇氣是消耗品
蟬鳴陣陣的夏日午后,奶奶給我講完故事哄我睡午覺,她邊輕拍著我的背,邊給我扇風。
——愛就是這些溫柔的瞬間,像奶奶的手掌,輕輕扇走夏日的炎熱
AI主要是通過“代碼+數據”來梳理人的情緒、洞察人的內心渴望的。但AI永遠不會擁有你的真實經歷,你每一天的深度思考和淬煉沉淀定義了你自己。
——李檬《AI正在觸發一場身份革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abandon。
——古代人的練筆字跡中,有的文章只有一個開頭,有的還畫了小人……這讓網友聯想起背英語單詞時,永遠都在背第一個單詞abandon。原來從古至今,學習都是開頭難
童年不是被風干的標本,是正在呼吸的琥珀。
——語出作家金波。提到童年,他希望我們不是簡單地回憶童年,而是帶著最真實的情感回歸童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發現人性中的善與美,從而獲得成長的力量
就算我搖搖晃晃,也可以晃出自己的人生。
——患有腦癱的外賣員文景7年里送出7萬多單外賣,她靠送外賣養活了自己和孩子
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任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林清玄
一個人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等于這個人的內心隨時隨地都是新的,總是會生長出新的枝條,他身邊的人和事也會永遠都在保鮮期內。他不必旅行,也能讓自己的生活在不斷更新的風景里。
——我扎根于此,但我可以用自己不斷伸長的枝條流動至遠方
這是知識,就要大方地講解!
——山東棗莊一位小學老師在課堂開展性教育的視頻走紅網絡,收到眾多家長和網友的點贊
再沒有什么比失敗更能讓人開闊眼界的了。
——請興致勃勃地去失敗,要相信“正因為我有能力跨越,這個考驗才會降臨”
(海星、依依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