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腦卒中)的發生與氣象的關系十分密切。一年中,氣溫在0℃以下和32℃以上時,是中風發生的兩個高峰期。氣溫在32℃以上時,發生中風的危險性較平時上升66%,而且氣溫越高,危險性越大。
氣溫升高到32℃以上時,人體體溫的調節主要靠汗液的蒸發,人每天可排泄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液。這時皮下血液循環量比平時高5倍,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出汗和散熱,維持37℃的正常體溫。這對于健康的人或許可以適應,而對于老年人,或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它會致使血壓升高,在高血壓的基礎上,血壓再度升高,有可能導致腦血管破裂,即腦出血,又叫出血性腦中風。
中風的危害很大,突發腦出血,若出血量大會導致死亡,出血量小或腦血栓形成,則會導致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所以,在炎熱的夏季,老年人尤需預防腦中風,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衣 在夏季,應選擇薄軟的衣料,衣服宜寬松,衣服顏色宜白、淺藍、淡灰,達到隔熱、散熱、防暑之目的。衣衫需勤換勤洗,以免汗液刺激皮膚,導致皮膚病。
食 宜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保證營養,如豆制品、蛋類、乳類、雞鴨魚類、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膩食物。中藥菊花、銀花、羅漢果、甘草等都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夏季可用這些藥材泡茶喝。老年人每天飲水量應不少于1500毫升,若出汗過多還要酌情增加。
住 空調溫度設置在26℃為宜,不宜太低。沒空調時可使用電扇、手搖扇等。
行 夏天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或行走,以防中暑。外出時應戴寬邊遮陽帽,或打遮陽傘。夏季太陽出來得早,清晨空氣新鮮、氣溫較低,宜早起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