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路上,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像一場小小的冒險。當孩子捧著試卷回家,家長那句“考得咋樣”,常常像一堵冰冷的墻,阻隔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心靈通道。不如把問號換成春風,用溫暖的言語,吹開孩子閉鎖的心扉。
比起冰冷的“考得怎么樣”,“發揮得咋樣”更有溫度。“發揮”二字讓孩子看見:父母關心的不是數字,而是他在考試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曾見過一位母親,在孩子攥著低分試卷時柔聲說:“媽媽看到你復習時圈畫的重點,這就是進步的腳印。”孩子眼里的忐忑化作星光,主動說起考試的情況,坦言自己漏看了題。
對孩子而言,每個分數都是成長的刻度:可能是知識點的疏漏,可能是臨場心態的調整,更可能是探索新方法的起點。當我們用“這次哪些題讓你有新發現”代替“怎么又沒考好”,就是在告訴孩子:努力比分數更重要。
教育的智慧,在于把對結果的焦慮,轉化為對成長的好奇。就像園丁不會只盯著花開的速度,父母也該看見根系在土壤里的延伸。畢竟,我們守護的不是成績單上的數字,而是那個永遠對世界充滿期待的小生命。
下次不妨試試:接過孩子的書包,遞上一塊他愛吃的點心,再笑著說“這次考試,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故事想要跟爸爸媽媽分享的”。語言的溫度,能讓分數成為打開心扉的鎖,而非阻隔交流的墻。
編輯 喬可可 18722484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