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廣袤天地里,數學常常被視為一座冷峻的高峰,令許多學生望而卻步。但在我多年的數學教學經歷中,我始終堅信數學蘊含著無盡的美與趣,只要找到合適的路徑,就能引領學生走進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
記得那是我剛接手一個新班級的時候,班上的學生對數學的態度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表現出很強的畏難情緒,一遇到難題就想退縮;而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尚可,但也只是把數學當作一門不得不學的學科,毫無興趣可言。其中,有個叫曉峰的學生特別引人注目。他性格內向,課堂上從不主動發言,作業完成情況也不太理想,數學成績一直在及格線邊緣徘徊。
為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我決定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入更多生動有趣的教學元素。在一次關于“幾何圖形”的課程中,我沒有直接講解課本上的定理和公式,而是帶了一堆生活中的實物到教室,有籃球、紙盒、易拉罐等。我讓學生分組觀察這些實物,然后討論它們分別包含哪些幾何圖形。一時間,教室里熱鬧非凡,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曉峰所在的小組一開始有些拘謹,但在我的鼓勵下,他們也開始認真觀察和討論。曉峰拿起易拉罐端詳著,小聲說:“這個側面好像一個長方形繞著轉了一圈。”我立刻抓住這個機會,表揚了他的獨特見解,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羞澀的笑容。這次小小的互動讓我看到了曉峰對數學的潛在興趣,我決定在他身上多花些心思。課后,我找到曉峰,和他聊起課堂上的討論。他說他一直覺得數學很難,那些抽象的圖形和公式讓他頭疼。我耐心地告訴他,數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的每一個物體都可以用數學知識去解讀。為了讓他更直觀地感受,我拿出一張紙,折出一個正方體,問他:“你看,這個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我們不用死記硬背公式,通過自己動手折一折、數一數,就能輕松記住。”曉峰的眼睛里閃過一絲好奇,他接過紙,自己嘗試著折起來,還認真地數著面、棱、頂點的數量。
從那兒以后,我經常在課堂上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活動。比如,數學游戲、數學謎題等。有一次,我組織了一場“數字解謎”的游戲,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需要通過一系列數學線索來解開一個神秘數字。在游戲過程中,曉峰表現得非常積極,他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計算,思維變得越來越活躍。當他們小組成功解開謎題時,曉峰興奮得滿臉通紅。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對數學的熱情正在被點燃。
隨著時間的推移,曉峰對數學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不再害怕數學,反而主動找我要一些更有挑戰性的數學題目來做。在學習“函數”這一章節時,很多學生都覺得抽象難懂,曉峰也遇到了困難。但這一次,他沒有退縮,而是主動向我請教。我用生活中的例子,給他講解函數的概念。比如,汽車行駛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就是一種函數關系。通過這些生動的例子,曉峰逐漸理解了函數的本質,他的解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幫助曉峰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思考如何讓更多的學生發現數學之美。我發現,將數學知識與藝術、文化相結合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在講解“黃金分割”時,我向學生介紹了它在繪畫、建筑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我們一起欣賞了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分析了畫面中人物比例與黃金分割的關系;還研究了古希臘帕特農神廟的建筑結構,感受黃金分割帶來的和諧之美。大家驚訝地發現,原來數學可以如此富有詩意和美感。
這一路走來,我深感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的責任重大。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點燃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之火。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通過與學生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我看到了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的成長與進步。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探索,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發現數學之美,探究數學之趣。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引導,數學這座冷峻的高峰也能成為學生眼中充滿魅力和樂趣的知識殿堂。讓我們帶著學生在數學的海洋中暢游,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數字、圖形、公式背后的無盡寶藏,感受數學帶給我們的獨特魅力和智慧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