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家校社共育,看望結對兒童
為深化實施愛心媽媽結對關愛服務工作,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以愛為橋,凝聚各方力量,推動搭建困境兒童家校社共育的溫暖紐帶。5月22日至26日,謝家集區婦聯、區法院“愛心媽媽”法官志愿者服務團隊及部分中小學老師,于“六一”兒童節前夕叩響一扇扇結對兒童的家門,將關懷與守護送進孩子們的成長天地,讓愛意與法治在家訪路上靜靜流淌。
結對關愛的小明(化名)有著令人心疼的身世:10歲的他,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只能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小明奶奶無奈地向到訪的“愛心媽媽”們、校長及班主任傾訴,老兩口年事已高,既無力輔導孫子功課,也難以管束他的日常。面對手機游戲的誘惑,小明逐漸沉迷其中,最近成績下滑明顯。
“愛心媽媽”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小明的學習進展上。她們輕聲詢問小明課堂上的困惑,查看小明的學習環境及課外讀物,低聲與小明約定:“以后我們每周只周五周六看一個半小時的手機,剩下的時間我們學習、陪爺爺奶奶聊天、適度運動好不好?”臨走前,“愛心媽媽”將提前準備的學習用品交到小明手中,并叮囑他在日后成長中要自強自立,積極進取,希望他能像小樹一樣向上生長、向下扎根,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這次家訪前,“愛心媽媽”便聽聞小麗(化名)性格內向,心中滿是擔憂,生怕難以打開話匣子。然而,當見面時,那個笑容燦爛、侃侃而談的小麗,瞬間驅散了所有顧慮。在溫馨的氛圍里,“愛心媽媽”與家長深入交流,仔細詢問小麗的學習進展、心理狀態與生活點滴。依據小麗的實際需求,“愛心媽媽”量身定制家訪服務,以溫柔話語傳遞關懷,以實際行動踐行承諾,實現“點對點”精準守護,她們還向學校建議,為小麗量身定制個性化教育方案,進一步激發她的潛能,幫助小麗全面發展。
家訪結束后,謝家集區法院“愛心媽媽”團隊第一時間整理走訪記錄,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制關愛方案。后續,她們將通過定期回訪、心理疏導、學業輔導等方式,持續關注孩子們的成長,全力為孩子們打造溫暖、健康的成長環境。
從法庭到孩子家中,“愛心媽媽”們轉換身份角色,但守護與擔當的初心始終不變。她們在司法工作與兒童關愛之間架起溫暖橋梁,讓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來源:謝家集區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