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作者未曾公開發表過的文章如九十自述治學的《雖狹求細書不憚改》、“溫李”相關研究論文,以及已發表過的精彩訪談、劉學鍇小傳、學者談劉學鍇治學等,對劉學鍇的求學經歷、治學經驗等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回顧和總結。劉學鍇在長期研究實踐基礎上總結出的治學之道和體現出的一代學人的創造勇氣與頑強意志,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推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劉學錯
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主要論著有《李商隱詩歌集解》《李商隱文編年校注》《李商隱資料匯編》《溫庭筠全集校注》《唐詩選注評鑒》等。曾獲多項國家級圖書獎項。
干種唐詩選本對優秀唐詩的廣泛流傳、深人人心起到了巨大而深遠的作用,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唐詩的整理考訂和研究取得了堪稱豐碩的成果,但唐詩的普及工作相對滯后,能夠產生較大影響的普及作品并不多,以致為大眾所熟知的仍是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該書原本是為童蒙學習詩歌而編的家塾課本,因編者汲取了《干家詩》易于成誦的優點,此書問世不久就“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然而該書也有先天的不足,由于選篇較少,既不足以充分反映唐詩的思想與藝術成就,也不能反映多數作者的特點、思想傾向、所處時期的政治局面、個人的生活狀態等等。為回應時代的迫切呼喚,滿足讀者對美好閱讀的更高追求,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13年策劃出版了劉學錯撰寫的《唐詩選注評鑒》(兩卷本),此書一經面世就得到了學界和圖書市場的雙重認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時任唐代文學學會會長的陳尚君稱贊該書為“近三十年最好的唐詩大型選本”;南京大學資深教授、時任宋代文學學會會長的莫礪鋒稱其“披沙揀金的選目、廣征博引的箋評、獨有會心的鑒賞…是可取代《唐詩三百首》的當代唐詩選”;中山大學教授彭玉平認為“這是一部具有學術‘現代性’的選本,由這一選本大體可見唐詩研究的新進展和新特點”。
圍繞《唐詩選注評鑒》,中州古籍出版社面對不同的讀者需求,從不同角度陸續開發了7種子品牌,不僅受到了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而且市場反響強烈,累計印次達十余次,銷售碼洋突破千萬,并獲得了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河南省優秀圖書一等獎等多種獎項。自2013年出版以來,對這部圖書的維護升級與品牌打造歷十余年而不輟,使其由一部書成長為唐詩學研究特色出版品牌。其中,編輯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策劃力:正本清源,聽到時代呼喚
(一)科學的項目評估和參與是策劃力的前提
中州古籍出版社與劉學偕的合作始于其整理的《溫庭筠詩詞選》和其修訂再版的《李商隱詩選》,在策劃出版這兩本書的過程中,編輯對劉學鍇的文獻研究功力、詩歌鑒賞能力、讀者認可度等方面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隨著交往與交流的進一步加深,獲知劉學鍇于76歲高齡動筆,歷時4年獨自完成650余首唐詩的選、注、箋評與鑒賞工作時,編輯敏銳意識到此項目的意義和重大價值,用方分誠意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及編輯能力贏得了劉學鍇的信任,第一時間取得了書稿。
全唐詩計5萬余首,要想從中遴選出特別優秀之作是對學者學識和眼力的極大考驗,非在唐詩研究領域深耕幾十載,且始終關注學術前沿、關注當下讀者審美閱讀需求的學者不可承擔。編輯對書稿進行了認真的評估,認為《唐詩選注評鑒》內容翔實,篇幅巨大,適合做大型的綜合開發的圖書。
從書稿選目上看,該書中出現了不少在一般中型唐詩選本中罕見的新面孔,如駱賓王的《在軍登城樓》,喬知之的《綠珠篇》,王維的《白石灘》,白居易的《花非花》《華州西》,等等。有的篇目甚至是唐代唯一的詩歌家族的代表作,把它們介紹給廣大讀者可以使讀者進一步領略唐詩豐富多彩的面貌。
同時,盡管該書是普及讀物,但校注部分涉及重要作品的重要異文需要做重要考辨分析時,往往不惜篇幅征引有關資料詳加考析,并在編校過程中融人了作者和編輯在文獻考證方面的深厚功力。例如崔顥的《黃鶴樓》首句自明代中葉以來多數選本、總集均作“昔人已乘黃鶴去”,作者認為為順應現代讀者習慣和口味應保持此句不變,編輯則堅持認為,向前追溯至唐代選本、總集該句皆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在校訂異文時應恢復崔詩原貌。經反復交流,決定在書中正本清源,為讀者的唐詩閱讀與鑒賞提供純正版本。
除了對詩歌原文進行嚴謹的文獻考證,編輯和作者對于書中其他內容的編校也持續不斷地進行深人的溝通和交流。比如,對于箋評部分,編輯建議既要蘊含豐富的學術含量,為有興趣深人研究所選篇自的讀者提供一份較為全面的資料長編,又要為一般讀者提供可借此開拓眼界與思路的內容。作者深以為然,做出了大量增補,最終向讀者呈現出較為全面的唐詩接受簡史。又如,對于鑒賞文章部分,編輯建議要具有創新性、時代性和實用性。據此,作者發揮深厚的文學功力,筆下生花,全面細致、娓娓道來,形式創新,順應詩意逐句講解,細膩深透,令讀者一首詩讀后對詩歌的行進和韻味便有了全面深人的理解,一部書讀后便可對唐詩的全貌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
(二)持續的項目升級是策劃力的保障
2013年出版的《唐詩選注評鑒》(兩卷本)以8開精裝出版,兩冊厚如城磚,好處是可以作為唐詩工具書置于案頭隨時查閱,不足之處是開本較大,攜帶不便。在5年的銷售過程中,該書5次重印,5次售罄,銷量逾萬套,市場表現不錯。盡管符合市場預期,但經綜合評估,并對市面在售的唐詩鑒賞類圖書進行橫向比較,編輯認為這個選題的特點鮮明、內容扎實,還應有更好的市場反應。
通過持續關注圖書市場變化,編輯及時收集讀者購書評價和意見建議,定期向作者反饋多方面的信息,助力作者對圖書的全面修訂。2019年編輯適時提出升級該書為16開十卷本軟精裝,在這次升級改造中,全書修訂多達400余處,大到根據唐詩研究最新成果對作者小傳、詩歌校注補充完善,小到對鑒賞文章中個別字句的精煉提升,用作者的話說,這始終是一部“活書”。在形式上,編輯同樣體現高度服務讀者的理念。比如,書中涉及131位詩人,為方便讀者查找,在第一卷設總目,將詩人姓名系于各分卷下,便于讀者“按圖索驥”。同時,各卷分割既要照顧到唐朝初盛中晚的時間跨度,也要使各卷規模大體相當,編輯對此頗費了心思。而且,考慮到李白與杜甫的知名度,在分卷時將他們二位單獨列卷,更便于閱讀。為了調節閱讀節奏,在各卷中還插入了精選出的古代版畫數十幅。十卷本封面則取《步輦圖》《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等名畫局部為裝飾,再配以相應卷冊中一首唐詩作為鋪底,既有套書的統一感又體現了唐詩世界的琳瑯滿目、氣象方千。為了方便讀者隨手記錄讀書心得,隨書又附送了精心制作的一本唐詩筆記。
以上的全面升級舉措起到了進一步穩固項目地位和提升圖書影響力的作用,十卷本受到了更多讀者的喜愛和好評。有讀者評價:“之前買了第一版《唐詩選注評鑒》,這次又買了第二版,較之初版更好。關鍵是編撰者的功力遠在諸多學者之上,加上中州古籍出版社精益求精的態度,使得本書成為唐詩閱讀的上佳選本?!?/p>
(三)必要的項目拓展是策劃力的升華
從2013年策劃出版《唐詩選注評鑒》兩卷本到2019年升級推出《唐詩選注評鑒》十卷本,編輯越來越感到劉學鍇的唐詩學研究著作是座大寶山,值得深挖,并陸續采用極小化、系列化等方式對《唐詩選注評鑒》進行進一步拓展。
其中,極小化體現在將《唐詩選注評鑒》中李白和杜甫的詩歌抽出,組合出版《李杜詩選》。該書是目前市場上極為少見的李白杜甫詩的合集選本,做到了差異化競爭,同時《李杜詩選》作為中州古籍出版社大型常銷圖書“家藏文庫”系列之一,也有助于提升“家藏文庫”的品牌影響力。系列化則體現在從對一部書的關注拓展至對劉學鍇唐詩學研究品牌的經營和打造。編輯對劉學偕的學術研究進行了全面梳理,發現劉學鍇畢生研究重點之一是李商隱,之二是溫庭筠,再至唐詩的品評鑒賞,系列化拓展即從這三個方面著手,開發形成劉學鍇唐詩學研究系列產品。
比如,在與作者的交往過程中,編輯得知劉學鍇非??粗貙W術專著《李商隱傳論》。這部書先后在兩家出版社出版過,但已絕版十余年,學界和讀者對此書再版的呼聲很高。編輯根據當下圖書市場和讀者閱讀需求,對原書結構和條目做了較大修改,重新制定標準,重新設計架構,重新編排次序,以李商隱傳與李商隱詩歌研究為分冊,上下冊各成體系又相互關照。為豐富圖書內容,新版增加了作者近年來在李商隱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并重新設計書名。因劉學鍇在李商隱研究領域深耕60余年,是當之無愧的李商隱研究權威,書名直接定為《劉學鍇講李商隱》,做到親切、直接、有力,并約請中華書局資深編審程毅中為該書題簽,更增一層人文光彩。圖書投入市場不到一年即重印,讀者紛紛稱贊中州古籍出版社做了一件大好事。編輯延續此思路,對劉學鍇絕版多年的《溫庭筠傳論》進行升級改造,在原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劉學鍇對溫庭筠詩詞小說的鑒賞文字,收入其對溫庭筠最新研究的論文,書名改為《劉學講溫庭筠》;封面仍由程毅中題簽,風格與《劉學鍇講李商隱》保持一致,有助于加深讀者視覺記憶。
在系列化開發的過程中,中州古籍出版社一方面回應讀者關切,另一方面回應學界關切。隨著《唐詩選注評鑒》的熱銷,讀者呼喚姊妹篇《唐宋詞選注評鑒》的推出。為此,中州古籍出版社多方尋找,精心遴選合適作者,并與作者充分溝通,共同研究、設計出以劉學錯《唐詩選注評鑒》的體例與架構為基礎的新品牌《唐宋詞選注評鑒》,不久也將隆重推出。與此同時,劉學鍇教書育人幾十載,不僅研究成果豐碩,其為人師表的高尚師德、治學方法的嚴謹精妙亦在師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為響應學界的呼聲,亦為傳承劉學鍇的治學精華,中州古籍出版社主動策劃了劉學鍇《談治學》一書,并在浙江劉學鍇祖居進行了圖書首發,取得了良好宣傳效果,并以劉學鍇為引領,約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的一批優秀學者圍繞“談治學”這一中心思想分別撰寫學術隨筆,又設計出一個新的學術出版品牌“大家談”,相信也會在學界產生不錯反響。
、實務力:步步為營,讓圖書得到精彩呈現
除了在選題層面精心策劃之外,在圖書落地面世前的每個環節,編輯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布局。在兩卷本《唐詩選注評鑒》的編校階段,中州古籍出版社采用的是作者、編輯、設計、校對各環節共同工作又各有側重的方式,齊力保證這部290萬字的大書不僅編校質量過硬,而且各個細節嚴謹。在由兩卷本升級為十卷本的過程中,中州古籍出版社將出版時機選在兩卷本已經得到市場廣泛認可、讀者呼聲很高之際。為讓讀者在買到好書的同時還能得到實惠,中州古籍出版社一直嚴控成本,在分冊、封面設計、版式設計、字體字號方面進行充分研究對比,力爭定價合理合適,在設計附贈的唐詩筆記時也充分考慮了筆記本的厚薄大小,甚至將便攜度這樣的小細節都考慮在內。在出版《劉學鍇講李商隱》一書時,出版時機選在劉學鍇90歲生辰到來之際,圖書發布前編輯還制作了短視頻講述圖書策劃出版的全過程,以饗讀者。
三、營銷力:聚合資源,使圖書有效傳播
優質內容是一部好書的核心要素,強有力的宣傳推廣則是好書得以傳播廣遠的必要手段。劉學鍇是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詩學研究中心顧問,學校對劉學鍇著作的出版和宣傳非常重視。編輯主動聯系高校資源,將該書列為項目,聯合舉辦活動做好宣傳推廣。2019年6月30日,、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州古籍出版社在安徽蕪湖聯合舉辦《唐詩選注評鑒》座談會暨唐詩選本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24所院校、科研機構、出版機構的60余位學者參與研討,各位學者從不同角度高度評價該書,并對其修訂提出了中肯意見。學界的廣泛認可亦使此書在高校和中學語文教學中產生了廣泛影響,有安徽師范大學學生以此書為研究對象寫作研究生畢業論文,此書在其他著作、學術期刊、學位論文中被廣泛引用和轉載也已是常態。2022年8月3日,《劉學鍇講李商隱》圖書首發式與、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李商隱研究會、黃山書社共同舉辦的中國李商隱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期舉行,上市不到一年即實現重印,取得了良好市場反饋。2025年3月30日,由、文學院聯合浙江省松陽縣人民政府主辦的文學史教學和人才培養暨劉學鍇《談治學》發布交流會在劉學鍇故里一一千年詩城松陽圓滿落幕。中州古籍出版社作為劉學錯兩部新著《談治學》《劉學鍇講溫庭筠》的出版方,深度參與本次盛會,與學界、政界、出版界共探文學教育新路徑,致敬一代學人治學風范。
15年間,中州古籍出版社編輯團隊矢志不渝地在劉學偕唐詩學研究品牌的塑造與策劃上深挖,形成了從專著到文化品牌矩陣的建立,今后還將繼續進行拓展,使該品牌持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廣遠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