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重要戰略地位。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而“遵義會議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深刻內涵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之間存在著緊密的思想契合與精神互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力量”。因此,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不僅要深入理解遵義會議精神的核心要義和價值意蘊,還要將其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使之成為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
一、遵義會議精神的內涵闡釋
遵義會議精神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團結奮斗的精神狀態,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對科學真理的崇高敬仰、對獨立自主的不懈追求以及對團結奮斗的熱切向往。
(一)堅定信念:理想之光照亮征途
堅定信念是遵義會議精神的基石,指引著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征程中勇往直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始終閃耀著火熱的光芒。”正是依靠這種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我們黨才能夠在關乎黨、紅軍、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歷史關頭,跳出敵人的重重包圍圈,沖破“左”傾教條主義錯誤思想的枷鎖,順利召開遵義會議,成功實現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次偉大轉折。遵義會議后,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中央紅軍越發堅定中國革命必勝的信念,審時度勢地制定正確的革命戰略,靈活機動地變更作戰方向,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順利到達陜北,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企圖消滅紅軍意圖的破產,使中國革命由此轉危為安、轉敗為勝。承前啟后,繼往開來,這種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已經化作中國共產黨人堅如磐石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斷開創中國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二)堅持真理:實事求是開辟新徑
堅持真理是遵義會議精神的核心內容,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敢于探索、勇于創新的高尚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遵義會議的鮮明特點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確立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創造性地制定和實施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戰略策略。”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深刻總結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來的慘痛教訓,并以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系統分析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危害性,從而糾正了錯誤,打破了敵人的圍剿計劃,為黨和紅軍保存了革命力量,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為中國革命開辟了新的道路。自此,中國共產黨人開始重新審視和調整革命戰略策略,不盲目照搬外國的革命經驗,而是根據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的戰略方針和政策措施。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僅在當時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也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促使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時,依然能夠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三)獨立自主:自主探索開創新局
獨立自主作為遵義會議精神的鮮明特質,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中國共產黨在創建初期,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諸多決策受共產國際掣肘,“左”傾教條主義者盲目執行共產國際指示,不顧中國革命的實際情形,致使第五次反“圍剿”慘敗,使中國革命的形勢岌岌可危。而遵義會議正是我們黨憑借自身的智慧與力量,借助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獨立自主地解決黨內重大問題的關鍵起點。在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產黨人以非凡的魄力,自主剖析問題、制定策略,批判“左”傾教條主義者,取消長征前成立的“三人團”,解除李德同志的軍事指揮權,并增選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以此為起點,開啟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不僅體現在對革命道路的選擇上,更體現在對革命理論、革命策略、革命方法的創新和發展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中國共產黨才能在艱難曲折的革命斗爭中,不斷開辟新局面,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在當今時代,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依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法寶。只有始終堅持獨立自主,我國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更好地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四)團結統一:凝聚合力共克時艱
團結統一是遵義會議精神的重要體現,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高尚品格。“遵義會議是一次真正的顧全大局、團結統一的會議,是黨團結統一的成功典范。”遵義會議召開前,“左”傾教條主義者在黨內推行宗派主義,對持不同意見的同志予以殘酷打擊,危害了黨內民主與團結。而遵義會議一改往日作風,讓與會同志各抒己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開誠布公地分析問題,解決了當時我們黨所面臨的最為迫切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在此過程中,毛澤東同志批判“左”傾錯誤,周恩來同志主動承擔軍事指揮失誤責任,朱德等將領結合實戰經驗建言獻策,各方坦誠交流、激烈爭論,最終形成遵義會議決議。遵義會議以后,中央紅軍令行禁止,成功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戰略轉移。
二、遵義會議精神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機理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引領偉大的事業。遵義會議所孕育的遵義會議精神,以其深邃的內涵和強大的感召力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動力、理論指引、實踐遵循和組織保障。
(一)精神動力:堅定信念驅動砥礪奮進
遵義會議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入推進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其核心在于堅定信念的強大驅動。黨和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方千艱難險阻,他們憑借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矢志不渝的追求,成功實現戰略轉移。這種信念的力量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一脈相承,轉化為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磅礴偉力。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數百萬黨員干部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念扎根深山、戈壁、邊疆地區,以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久久為功的作風韌勁,多措并舉落實脫貧攻堅政策,因地制宜開展產業就業幫扶、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幫助脫貧群眾過上“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幸福日子,為建成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了堅實的精神基礎。
(二)理論指引:堅持真理領航科學決策
遵義會議精神所蘊含的“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思想精髓,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在遵義會議中,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勇于面對錯誤,及時糾正“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遵義會議精神引領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縱深推進提供理論指導。例如,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自然辯證法所強調的人與自然的對立統一關系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天人合一”“天人互補”等思想有機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為超越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提供了理論指引,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導。
(三)實踐遵循:獨立自主創新發展
獨立自主作為遵義會議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遵循的實踐準則。歷史充分證明,沒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以依靠外部力量實現現代化,唯有自力更生、自立自強,牢牢把握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主動權、話語權,才能實現現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一些國家為了加快現代化進程,選擇了以犧牲自身獨立性為代價、依附別國發展的道路,結果卻導致國家現代化進程受阻,甚至陷入動蕩不安的困境。反觀之,我國始終堅持探索獨立自主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例如,在經濟領域,立足自身國情,貫徹新發展理念,逐步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增強了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在科技領域,堅持走科技自主創新之路,加強核心技術攻關,不斷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為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文化領域,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同時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中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文化。
(四)組織保障:團結統一匯聚偉力
團結統一精神強調發揮集體智慧和集體力量,鼓勵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人們攜手并進,共同為實現國家繁榮發展和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這種團結統一的精神如同鋼鐵紐帶,將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地凝聚在一起,形成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支撐我們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難以逾越的難關。它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得各種力量都能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共同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同時,這種團結統一精神還體現在對外交流與合作進程中。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齊心協力,全力應對全球性挑戰,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形象。
三、遵義會議精神賦能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路徑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新時代賦予我們新使命,遵義會議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深化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精神支撐。因此,在實踐中,我們要深刻把握遵義會議精神的核心要義和價值意蘊,并將其深度融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過程,使之成為推動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重要動力。
(一)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之基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克敵制勝、開創偉業的力量源泉。在新時代,理想信念如同燈塔,照亮中國式現代化的前進道路。
一方面,堅定理想信念要始終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轉化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力量,以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另一方面,要注重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讓理想信念的火種生生不息。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財富,是我們黨初心使命的生動寫照。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充分利用革命舊址、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教育活動,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和奮斗意志,使他們自覺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之中,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堅持真理,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前進方向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以真理為指引,確保現代化建設的各項工作符合客觀規律和實際情況。
一方面,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發展的理論,能夠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世界、有效改造世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另一方面,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是要從當代中國的實際出發,深入研究和系統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辦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撐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三)堅持獨立自主,提升中國式現代化的自主發展能力
新時代新征程,堅持獨立自主不僅是國家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中國式現代化自主發展能力的關鍵所在。堅持獨立自主,提升中國式現代化的自主發展能力,意味著我們要立足自身國情,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不斷釋放發展潛能,增強發展動力。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方面,我們要加強科技創新,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縱深發展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變化,科技創新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因素。為此,我們要加大對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實現技術自主和產業轉型升級,進而提升中國式現代化的整體競爭實力。另一方面,我們要深化改革開放,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國家自主發展能力的關鍵一環。因此,我們要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打破行業壁壘和地域限制,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與此同時,要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四)堅持團結統一,凝聚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堅持團結統一,不僅能夠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能夠匯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一方面,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確保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為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我們必須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創新民主形式,確保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治理,使人民群眾的意愿得到充分表達和尊重。同時,要加強民主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防止腐敗現象發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要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可以增強各民族之間的了解和信任,消除誤解和偏見,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因此,要組織開展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如民族節日、藝術展覽、民俗體驗等,讓各民族人民近距離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尊重。在此基礎上,鼓勵和支持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元素,努力實現文化的多元共生與繁榮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和創新動力。
四、結語
遵義會議精神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中,是中國共產黨匯聚億萬人民共同奮斗的精神助力,是引領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磅礴力量。它不僅在中國革命史上發揮重要作用,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征程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作者饒紅梅系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劉軍系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孔九莉 劉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