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消防救援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在各類災害事故應對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傳統消防救援方式在面對日益復雜的火災形勢和多樣化的救援任務時,逐漸顯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分析和智能決策能力給消防救援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AI技術能夠對海量的消防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提前發現火災隱患,實現精準預警。在救援過程中,能實時分析現場情況,為指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優化救援方案。可以對消防裝備進行智能管理和維護,全面提升消防救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因此,研究AI在消防救援領域中的應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AI技術概述
(一)AI的定義與特點
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夠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性能;高度的智能化:可模擬人類的思維和決策過程;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快速分析和處理海量數據;出色的適應性:可根據不同的任務和環境進行靈活調整。
(二)AI的主要技術
機器學習是AI的核心領域之一,通過讓計算機從數據中自動學習模式和規律,實現對未知數據的預測和分類。深度學習作為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通過構建多層神經網絡,能夠自動提取數據的高級特征,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自然語言處理旨在使計算機能夠理解和處理人類語言,實現人機之間的自然交互,在智能客服、文本生成等方面有廣泛應用。計算機視覺專注于讓計算機理解和解釋圖像與視頻信息,在火災識別、目標檢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AI技術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AI技術發展迅猛,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關注和應用。從技術突破來看,AI在模型算法、計算能力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如GPT等大語言模型的出現,展示了AI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強大能力。在應用領域,AI已廣泛應用于醫療、交通、金融等多個行業,給各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消防救援領域,AI技術也開始逐漸應用,為消防工作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1]。
二、AI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場景
(一)火災預測與預警
通過收集和分析歷史火災數據、氣象數據、建筑結構數據、電氣設備運行數據等多源數據,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建立火災預測模型。例如,分析電氣設備的用電模式,當發現某個區域的用電功率異常波動且符合以往電氣火災發生前的特征時,AI系統可以及時發出預警,提前察覺火災隱患。可以結合氣象數據,如高溫、干燥、大風等天氣條件,評估火災發生風險,為消防部門提前作好應對準備提供依據,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
(二)火災識別與報警
傳統的火災探測器往往只能基于單一指標進行判斷,如煙霧濃度或溫度升高,容易出現誤報。AI技術實現了多傳感器融合的智能探測,同時分析煙霧的成分、濃度變化速率、溫度分布以及火焰的光譜特征等多個參數,通過對這些復雜數據的綜合判斷,能夠更準確地識別火災的發生,大大降低誤報概率。當AI系統識別到火災發生時,會自動觸發報警系統,及時通知消防部門和相關人員,為火災撲救爭取寶貴時間。
(三)智能調度與指揮
在火災救援現場,AI可以根據實時的火勢大小、蔓延方向、建筑物結構受損情況、被困人員位置以及消防救援力量分布等信息,利用優化算法為消防人員制定最佳的救援方案。例如,規劃出安全、快速的救援路徑,合理調配消防車輛、人員和裝備等資源,提高救援效率。可以通過對火災現場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預測火勢發展趨勢,為指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及時調整救援策略。
(四)消防裝備檢測與維護
利用AI技術對消防裝備進行實時監測,收集裝備的運行數據,如消防車輛的發動機狀態、消防水泵的壓力、消防器材的使用次數等。通過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預測裝備可能出現的故障,提前進行維修或更換,確保裝備在關鍵時刻能夠正常使用。例如,當監測到消防車輛發動機的某個部件出現異常磨損跡象時,系統可以提前發出警報,安排維修,避免在救援任務中出現故障。
(五)培訓與模擬演練
借助AI技術創建逼真的虛擬火場環境,為消防員提供沉浸式的實戰化訓練。在虛擬環境中,可以模擬各種復雜的火災場景,如高層建筑火災、化工火災、森林火災等,讓消防員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訓練,提高應對不同火災場景的能力。AI還可以對消防員的訓練表現進行評估和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幫助消防員不斷提升技能水平。
三、AI在消防救援領域應用的作用
(一)提高救援效率
AI能夠快速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在火災發生時,迅速做出決策,為救援人員提供最佳的救援方案和路徑規劃,避免救援行動的盲目性,節省救援時間,提高救援效率,使救援人員能夠更快地到達現場,實施救援行動,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增強決策科學性
通過對火災現場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AI可以為指揮人員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支持,幫助指揮人員更好地了解火災現場的情況,包括火勢發展趨勢、建筑結構穩定性、被困人員位置等,從而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救援決策,提高救援行動的成功率。
(三)提升火災防控能力
在火災預防階段,AI通過對多源數據的分析,能夠提前發現火災隱患,及時發出預警,使消防部門能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預防和整改,降低火災發生概率。在火災發生后,AI還可以對火災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為后續的火災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四)降低人員風險
在危險的火災現場,AI驅動的智能設備如無人機、機器人等,可以代替消防員執行一些危險任務,如火場偵察、滅火等,減少消防員在危險環境中的暴露時間,降低人員傷亡風險,保障消防員的生命安全。
四、AI在消防救援領域應用面臨的挑戰
(一)數據質量與安全問題
AI模型的訓練和應用依賴大量高質量的數據。在消防救援領域,數據的獲取可能存在困難,部分數據可能存在缺失、不準確或不完整的情況,這會影響AI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消防數據涉及公共安全和個人隱私,數據在收集、存儲、傳輸和使用過程中面臨安全風險,如數據泄露、篡改等,需要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措施。
(二)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火災現場環境復雜,存在高溫、濃煙、電磁干擾等因素,這對AI設備和系統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在實際應用中,AI系統可能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故障或性能下降,導致在關鍵時刻無法正常工作,影響救援行動的順利進行。
(三)人機協作與溝通問題
雖然AI技術在消防救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最終的救援行動仍需要人與AI系統的協作。由于AI系統的智能水平有限,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人類的意圖和需求或者操作人員對AI技術不熟悉、不信任,人機溝通不暢、協作不緊密,影響救援效率和效果。
(四)法律法規與倫理問題
隨著AI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不斷深人,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倫理問題逐漸凸顯。例如,在AI決策導致事故或損失時,責任如何界定;AI系統的應用是否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目前,針對這些問題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還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制定[2]
五、應對策略
(一)加強數據管理與安全保護
建立完善的數據收集、整理和更新機制,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加強數據安全防護,采用加密技術、訪問控制、數據備份等措施,保障消防數據的安全性。同時,制定數據管理規范和制度,明確數據的使用權限和流程,防止數據濫用。
(二)提升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加大對AI技術在復雜環境下應用的研究,提高AI設備和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和適應能力。通過模擬火災現場環境,進行大量的測試和驗證,不斷優化AI系統的性能,確保其在火災救援中能夠穩定、可靠地運行。建立技術故障應急預案,當AI系統出現故障時,能夠迅速切換到備用方案,保障救援工作的連續性。
(三)促進人機協作與溝通
加強對消防員和消防指揮人員的AI技術培訓,提高他們對AI系統的了解和操作能力,增強對AI技術的信任。開發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使AI系統能夠更直觀地向操作人員展示信息,操作人員也能夠更方便地與AI系統進行交互。研究人機協作模式和策略,優化人機協作流程,提高人機協作效率。
(四)完善法律法規與倫理準則
應加快制定和完善AI在消防救援領域應用的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明確AI系統的責任和義務,規范其開發、應用和管理。建立AI技術應用的監管機制,加強對AI系統的審核和評估,確保其符合法律法規和倫理要求。鼓勵行業協會和企業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推動AI技術在消防救援領域的健康發展。
六、案例分析
(一)四川消防“消川”AI大模型
四川消防救援總隊研發的“消川”AI大模型構建了多層級的智能消防體系,通過16臺NVIDIAH800顯卡服務器集群提供256PFLOPS算力支撐,采用政務外網70B參數和專有云671B參數雙模型并行架構,實現異構模型的動態協同推理。系統整合了12個專業向量數據庫、102萬條警情記錄、10.8萬份消防公文及11類業務系統數據,創新開發“多模型融合”應用模式,構建起互聯網、政務外網和應急指揮網的三網協同體系。在實戰應用中,系統既能快速響應日常警情查詢,又能深入分析化工火災等專業場景,提供包含技術要點和典型案例的深度解答。通過獨創的“數據單向流通、算力彈性調配”機制,系統建立了云端檢索、專網計算和終端反饋的閉環流程,并配套圖文識別、文檔比對等輔助功能。作為全國首個消防AI大模型,“消川”不僅制定了行業應用規范,還探索出AI賦能應急救援的安全部署路徑,為智慧消防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范式。該系統的成功實踐標志著我國消防指揮決策正式邁入智能化新階段,展現出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3]
(二)北京朝外街道智慧消防項目
北京朝外街道利用物聯網和AI技術,以吉祥里社區為試點打造“四體一庫\"智慧消防管理系統。在小區最高層建筑架設火情監測設備,安裝煙感報警器、手動報警器、聲光報警器等1358套智能終端,實現對小區公共空間隱患排查全覆蓋。通過AI技術對傳感器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準確識別火災隱患并及時報警。開發掌上“滅火隊\"App,方便物業義務消防員和社區值班人員進行日常消防設施巡檢、督導巡查;開發“消防隱患舉報”小程序,讓社區樓門長、居民可隨時上報消防隱患。該項目通過AI技術與物聯網的結合,提高了社區火災防控能力,為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其他地區的智慧消防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結語
AI技術在消防救援領域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在火災預測與預警、火災識別與報警、智能調度與指揮、消防裝備檢測與維護、培訓與模擬演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有效提高消防救援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火災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然而,AI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仍面臨數據質量與安全、技術可靠性與穩定性、人機協作與溝通、法律法規與倫理等諸多挑戰。通過加強數據管理與安全保護、提升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促進人機協作與溝通、完善法律法規與倫理準則等應對策略,可以逐步解決這些問題,推動AI技術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深度應用。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以及與其他新興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的深度融合,AI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人。相信在AI技術的助力下,消防救援工作將迎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時代,為社會的安全穩定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陳黃悅.無人機在消防救援領域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4,26(16):29-31.
[2]孫俊杰.淺析無線遙控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領域的應用[J].中國設備工程,2024(13):31-33.
[3]穆居洋.無線遙控無人機在消防滅火救援領域的應用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4,10(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