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消防監督管理在維護社會消防安全穩定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完善程度直接影響著對火災事故的預防成效和應對能力。伴隨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規模持續擴張,各類新型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建筑類型日益復雜多樣。這使得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高層建筑火災防控、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管理等。傳統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在應對這些新挑戰時顯得力不從心,暴露出監管效率低下、部門間信息溝通不暢、技術手段落后等弊端。因此,對消防監督管理體系進行優化與創新顯得尤為迫切,這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還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舉措。
一、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現狀
(一)監管機制不完善
目前,消防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雖然已經基本建立,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地區的消防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存在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的現象[1]。對于一些明顯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往往不夠,只是進行簡單的警告或輕微罰款,難以形成有效的威懾。這就使得部分單位和個人對消防安全隱患不夠重視,導致這些隱患得不到及時消除。此外,消防監管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不夠緊密,在處理一些涉及多部門的消防安全問題時,存在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的情況,極大地影響了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效率。
(二)技術手段落后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消防監督管理領域需要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然而,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消防監督管理部門仍然采用傳統的人工檢查方式,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的監管手段。傳統的人工檢查方式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現疏漏[2]。例如,在火災隱患排查方面,主要依靠消防監督員的現場檢查,而監督員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難以實現對建筑物的實時、動態監測。一些潛在的火災隱患可能隱藏在不易察覺的地方,僅靠人工檢查很難及時發現,為火災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三)公眾參與度低
消防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公眾的積極參與和配合。然而,目前我國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較低,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參與度不高。部分公眾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不了解如何預防和應對火災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為了圖方便,存在私拉亂接電線、在樓道堆放雜物等消防安全違規行為。此外,公眾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監督意識也比較淡薄,即使發現身邊存在消防安全違法行為,也缺乏舉報和監督的積極性,使得一些消防安全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
二、國內外消防監督管理的先進經驗
(一)美國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美國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以風險評估為核心,通過專業的評估團隊和科學的評估方法,對建筑物的火災風險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從而確定不同的監管等級和監管頻次。對于火災風險較高的建筑物,增加監管頻次和加大監管力度。同時,注重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消防監督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建立完善的消防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可以實時收集、分析建筑物的消防安全信息,實現對建筑物消防安全信息的實時、動態監測。此外,重視公眾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通過學校教育、社區宣傳、媒體報道等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二)日本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日本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以法律為保障,通過制定嚴格、細致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標準,對建筑物的設計、施工、使用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監管。從建筑材料的選擇到消防設施的配備,都有明確的規定。同時,注重發揮地方政府和社區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消防志愿者制度。這些志愿者經過專業培訓,能夠在日常消防宣傳和火災應急救援中發揮重要作用,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此外,不斷加大對消防科技的投入,組織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系列先進的消防技術和設備,如高效的滅火藥劑、智能的火災預警系統等,提高火災預防和撲救能力。
三、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優化策略
(一)完善監管機制
1.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要不斷推動消防監督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的完善。一方面,清晰界定消防監管部門在不同場景下的具體職責與權限,避免出現職責不清、互相推諉的情況,讓監管工作有章可循[3]。另一方面,加大對各類消防安全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大幅提高違法成本。通過這種方式,充分發揮法律的威懾力,讓社會主體不敢輕易觸碰消防安全紅線,從而為消防安全構筑起堅實的法律屏障。
2.強化部門協調配合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協調配合機制,是凝聚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合力的關鍵。要明確消防監管部門與住建、應急、公安等相關部門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具體職責分工,防止職責交叉或空白。同時,搭建高效的信息共享平臺,加強部門間的協作配合[4]。例如,在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管理中,各部門協同作戰,及時溝通,更全面、高效地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3.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
執法人員的素質和執法行為的規范性直接影響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成效。要加強對消防監督員的專業培訓,定期組織業務學習和案例分析,提升他們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建立嚴格的執法監督機制,規范執法流程和行為,確保每一次執法活動都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執法的公信力,贏得社會公眾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二)引入新技術
1.構建消防信息化管理系統
充分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精心搭建一套完善的消防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實時、動態地對建筑物消防安全信息進行監測與管理。消防監管部門可以隨時獲取建筑物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態,如消防泵是否正常、煙感報警器有無故障以及火災隱患排查進展等,極大地提高消防監督管理效率和準確性,使消防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2.推廣、應用智能消防設備
加大對智能消防設備的研發投人,并積極推動其廣泛應用。智能火災報警系統能精準感知火情并迅速報警,智能消防水炮可自動定位火源并噴水滅火,智能疏散指示系統能根據火災現場情況動態引導人員疏散[5]。這些設備具備自動監測、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等強大功能,可顯著提高火災預防和撲救能力,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利用無人機進行消防監督檢查
無人機憑借其靈活、高效、視野廣等優點,成為消防監督檢查的得力助手。它能夠快速對建筑物的外觀、消防設施設置情況進行檢查。消防監管部門利用無人機可對高樓頂部、山林深處、地下建筑等難以到達的區域進行檢查,有效地提高消防監督檢查的效率,及時發現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三)加強公眾教育與參與
1.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要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廣泛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旨在普及火災預防、火災報警、滅火器使用等知識和技能,切實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與自防自救能力。同時,針對不同人群特點制定個性化方案,如對學校學生進行知識講座和應急演練,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技能;對老年人進行上門宣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消防要點。
2.建立公眾舉報獎勵制度
大力鼓勵公眾對身邊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舉報。一旦舉報情況屬實,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如獎金、榮譽證書等。通過建立這樣的公眾舉報獎勵制度,能極大地提高公眾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參與度和監督意識,使每個人都成為消防安全的守護者,進而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
3.發展消防志愿者隊伍
積極建立健全消防志愿者制度,以豐富的激勵措施鼓勵公眾踴躍參與消防志愿者隊伍。消防監管部門可精心組織志愿者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在社區、商場等人流密集場所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提高群眾的消防認知;深入老舊小區、工廠等地進行火災隱患排查,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風險。充分發揮消防志愿者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助力消防安全保障工作。
四、消防監督管理體系的創新策略
(一)推行消防信用管理
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消防信用評價體系至關重要,它能夠全面、精準地對社會單位和個人的消防安全行為進行信用評價。將消防信用信息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后,對于那些消防信用良好的單位和個人,可給予稅收優惠、項目審批優先等政策支持,還可頒發榮譽證書等進行獎勵,以此激勵他們進行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對于消防信用不良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嚴厲懲戒,如限制其參與某些公共項目、提高保險費率等。通過推行消防信用管理,形成一種積極的社會導向,引導社會單位和個人自覺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規,從而有效地提高全社會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二)開展消防大數據分析
消防大數據分析技術是提升消防監督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利用這一技術,對火災事故數據、消防監督檢查數據等海量信息進行深入分析。火災事故數據能反映出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段、不同類型場所的火災發生規律;消防監督檢查數據可體現出各單位在消防設施配備、人員消防知識掌握等方面的情況。通過挖掘這些數據背后的規律和趨勢,消防監管部門能夠精準發現消防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潛在風險。基于這些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制定消防監督管理策略,如提高重點區域的檢查頻率、對特定場所開展專項整治等,大大提高消防監督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探索消防保險機制
引入消防保險機制是完善消防保障體系的創新舉措。鼓勵社會單位和個人購買消防保險,為消防安全增添一份經濟保障。消防保險機構與消防監管部門合作意義重大,保險機構可憑借專業的評估團隊,對投保單位和個人的消防安全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和定期檢查。在評估檢查過程中,及時發現消防安全隱患,并督促其整改,從源頭上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當發生火災事故時,消防保險機構能按照合同約定及時給予經濟賠償,幫助受災單位和個人迅速恢復生產生活,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這不僅有利于保障社會穩定,還能促使社會單位和個人更加重視消防安全管理。
結語
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優化與創新在保障社會消防安全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完善監管機制,能使消防監管工作更加規范、有序,明確各部門職責,避免推諉扯皮;引入新技術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統、智能消防設備等,可提高消防工作效率和精準度;加強公眾教育與參與,能增強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推行消防信用管理,引導社會主體自覺遵紀守法;開展消防大數據分析,為消防監管提供科學依據;探索消防保險機制,為火災損失提供經濟補償。這些優化與創新策略相互配合,能有效提升消防監督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顯著降低火災事故發生概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未來的工作中,要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持續推進消防監督管理體系優化與創新,為建設平安社會貢獻更多力量。
參考文獻
[1]郭瑞.我國消防監督管理執法現狀及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2,7(11):13-15.
[2]張勇,王慧.信息化背景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02):182-184.
[3]黃麗華.公眾參與消防監督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1,7(23):23-24.
[4]盧夢華.消防監督管理現狀及監督體系創新研究[J].今日消防,2024(01):64-66.
[5]張超,李凱.消防信用體系建設對消防安全管理的促進作用[J].中國消防科學,2024,10(02):45-49
[6]王強,趙曉敏.大數據技術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消防科技與應用,2023,15(0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