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我因病住院。躺在病床上,我發了一條類似“住院好無聊”的QQ空間動態。沒想到,不少高中同學打來電話慰問。晚上,我接到一個陌生號碼來電,聊了幾句后我有些疑惑——竟然是他。
高中時,我和他并不是很熟。他學習成績很好,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我學習成績中等,性格外向,特別喜歡交朋友。怎么看,我們似乎都該是兩條平行線。
“你是怎么想到聯系我的?”
“看了你的QQ空間,聽說好多同學都關心你,我想著,不打個電話的話,也不是那么回事……”
那時,我才了解到,他高中畢業考上了重慶的一所大學,畢業后參了軍,現在在上海服役。我也告訴他,我在廣西桂林的一所大學擔任輔導員。后來,他天天給我打電話,直到我出院。
出院后,我回到崗位著手籌劃學校的外語戲劇節,還擔任指導、表演老師,整天忙得像陀螺一樣團團轉。其間,我和他通過一次電話,得知我在忙外語戲劇節,或許是怕耽誤我的工作,便沒有給我打過電話。
戲劇節當天,我正在后臺休息室候場,一個學生跑過來說:“吳老師,門口有個帥哥找你?!?/p>
我一臉疑惑地跑出去,卻見他手捧一大束玫瑰花,笑瞇瞇地站在那里望著我。
旁邊有很多同事和學生,他當天實在是太耀眼,大家都在起哄:原來吳老師有男朋友了?。?/p>
我把他拉到一邊,問:“你怎么來了?”
“我在你們學校網站查到戲劇節的日期,特意請了假過來,怎么樣?驚喜吧?”
我還了他一個白眼:“這明明是驚嚇?!?/p>
寒暄幾句,我便讓他坐在觀眾席等我。
戲劇節結束后,我們一起吃飯,我“質問”他:“怎么拿著花來找我?那么顯眼,搞得大家都誤會了,讓我以后怎么找男朋友?”
“我做你男朋友,不就好了?”
我當時不知道說什么,更多的還是震驚。
“我是認真的。高中曾經有一段時間,咱倆是前后桌,還記得吧……”他對我講起了高中時候的事,他說,那時總是被我的笑聲吸引,覺得我笑起來很好看……
“可是,我一點都沒感覺到啊?!?/p>
“那時候都高三了,我怎么敢打擾你?其實,剛上大一的時候,我就給你寫過信,可是一直沒有收到你的回信?!?/p>
我仔細想了想,那段時間我確實收到很多同學的信。不過,因為正處于軍訓,太苦太累,我根本沒精力仔細看信,回信的事自然就擱置了。
他說:“我以為你不太想搭理我,之后就沒敢聯系你,天天偷看你QQ空間,又不敢留言,怕你還是不理我,太丟人。”
“那今天怎么就不怕丟臉了呢?如果我在大庭廣眾下不搭理你,豈不是更丟臉!”
“上次你住院,我給你打電話、發消息,覺得你還是挺愿意跟我聊天的。我想著,之前你不給我回信,可能是誤會。而且,我知道你喜歡花,看在花的面子上,你怎么可能不搭理我?”
見我不說話,他又試探了一下:“要不,我們交往一下?”
“我好像沒有那種感覺,抱歉……”我從小迷戀瓊瑤的小說,那時,我堅定地認為,愛情應該是熱烈的,我對他真的泛不起一點漣漪……
他遠道而來,作為同學,我總得盡一盡地主之誼,便又陪著他在桂林玩了一圈。
他離開桂林后,我以為從此我們會斷了聯系,可他卻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空閑了照樣給我打電話,繼續維系著同學關系。
年底,我去參加初中同學的婚禮,當時好多同學都帶著男朋友、愛人,甚至還有拖兒帶女來的。因為我是一個人,自然就成了大家關心的對象。
“你怎么不帶男朋友來呀?”“沒有男朋友?怎么可能?”“誰看看身邊還有沒有單身的有為青年吧,幫著介紹一下?!蔽覍擂蔚匦χq解,說不著急不著急,緣分還沒到呢……
回家路上,我接到了他的電話,忍不住對他“吐槽”起婚禮上的事。他聽完哈哈大笑,說:“那你還不考慮給我機會嗎?”
我沉默半晌,說:“我們認識太久了,擦不出火花了?!?/p>
“愛情其實有很多種,并不是所有的都會轟轟烈烈。波濤洶涌的洪水,用不了多久就會慢慢退去,細水長流的小溪反而能長久流淌,我反正是喜歡細水長流……”
“現在的人,變心比變天還快,哪里還會有長久的愛情?還不如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p>
“你可以不相信愛情的長度,但請你相信軍人的忠誠度……”
…………
我和他就愛情觀展開了一場辯論,他用樸實無華的話語,讓我有所動搖。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之間的關系,試著從他的角度去感受那些被我忽略的細節——其實那段時間他打來電話,從來都不是刻意地討好,而是自然而然地分享。
也許,以“忠誠”為前提開始的愛情,更能讓人安心。經過深思熟慮,這次我答應了和他作為戀人交往。
第二年暑假,我去上海看他。一天,一位好朋友正好來上海出差,我倆約在一起聊天。她說,男朋友不信任她,她一和別人出去玩,男朋友就跟她吵架……
那天,我回到招待所已經很晚了,我開玩笑似地問他:“我跟朋友出去,這么晚才回來,你就不擔心我移情別戀?”
他卻淡定地回答:“當初咱倆不就說好了,既然決定在一起,就要彼此信任,彼此忠誠。再說了,我關注了你這么多年,還不知道你的為人?”
那一刻,我心里很感慨:確實,彼此忠誠、彼此信任,才是愛情長久的保鮮劑。
一直以來,他都希望我能辭職去上海,因為他無法在桂林給我一個家。開始我有些猶豫,但經過兩年的相戀相處,我覺得他確實是個值得托付的人。最終,我還是辭掉了大學輔導員的工作,來到了上海,與他結婚、安家。
如今,我們已經走過了18年。這些年來,我一個人扛下了家里的大小事務。我的付出并沒有白費,他這些年全身心投入工作,收獲了不少榮譽,我們的兒子也已經上了初中。
記得那年,他把二等功獎章帶回家,笑瞇瞇地對我說:“獎勵給你了,收著吧?!?/p>
我心安理得地接過獎章,說:“那當然,我的貢獻也不小呢!”
(作者為軍嫂)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