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逆向教學設計理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必修上冊第四單元“家鄉文化生活”為例,詳細闡述了逆向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實施步驟及教學設計策略,并對其優勢與挑戰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逆向設計理念" 單元教學設計策略" 家鄉文化生活
一、逆向教學設計理念內涵
逆向教學設計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結果和理解為出發點,逆向規劃教學活動、評估方式和課程內容。其核心理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明確預期的學習結果;二是根據學習結果確定評估證據;三是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活動以幫助學生達到目標。[1]
二、逆向設計理念下“家鄉文化生活”單元教學設計策略
(一)研究課程標準,確立學習目標
“家鄉文化生活”單元屬于“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關注家鄉文化現象,培養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結合新課標、教材內容及學情,我們將本單元的學習主題確定為“調查訪談寫報告,弘揚家鄉文化”,并據此將其分解為三個子目標:搜集梳理資料,聚焦家鄉特定文化現象;通過調查訪談,關注家鄉文化生活的現狀,撰寫調查報告;增進對家鄉的文化認同,參與家鄉文化建設。
(二)圍繞學習目標,設計評價任務
基于逆向設計理念,明確學習目標后,需確定評估證據。評估證據用于檢測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標,所以評價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且能診斷學生學習情況”。[2]考慮到撰寫調查報告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從小切口入手設計評價任務、細化寫作指導。筆者以“家鄉×××(春節習俗)的現狀調查”為主題,設計以下核心評價任務。
選擇所在區域具有代表性的春節傳統民俗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調查報告,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政策提出合理建議。
對應三個評價子任務是:(1)小組商定議題,在互聯網、圖書館等搜索資料;(2)聚焦家鄉一個典型的春節習俗,進行調查、訪談;(3)整理資料,撰寫調查報告,提出建議。
(三)設計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實現學習目標
活動一:學習調查報告的寫法
1.請閱讀兩篇示范調查報告,對照核心評價任務,對教材調查報告結構表作進一步細化。
2.明確寫作步驟
(1)小組討論,選定主題。
(2)利用各種渠道搜索資料。
(3)實地考察、訪談,進一步搜集資料。
(4)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比,得出合理的結論。
(5)撰寫報告。
3.熟悉調查報告評價量表,對照小組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圍繞核心評價任務而設置,起到統領其他活動的作用。通過提供調查報告的結構表和范文示例,幫助學生掌握調查報告的基本框架和寫作技巧。評價量表能引導學生關注報告的各個關鍵環節,確保調查活動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活動二:多方式搜集、整理資料
1.根據所屬區域分組,結合區域內的年俗活動選題;搜集資料,把資料按一定的目錄整理。
資料整理目錄示例如下:
2.學習調查訪談技巧,實地采集資料
(1)閱讀教材第75-78頁,完成訪談知識卡片
(2)利用課余時間實地調查訪談,填寫小組訪談記錄表
設計意圖:活動二是圍繞前兩個評價子任務而設置的。通過初步分組和選題后,提供訪談知識和訪談記錄表,幫助學生掌握訪談的基本技巧和流程。進行實地訪談并記錄訪談內容,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溝通能力,加深學生對家鄉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活動三:撰寫調查報告,評選優秀調查報告
成果展示:小組做好成果匯報的PPT,作為輔助報告的資料。師生依據調查報告評價量表,對作品作出課堂評價,評選出優秀作品在微信公眾號推出展示。
設計意圖:課堂展示和評價能有效培養學生當代文化的參與意識。學生通過此活動將所學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系統化整理和表達,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借此完成第三個評價子任務。
三、逆向設計理念在教學設計中的優勢與挑戰
逆向設計理論強調,“大概念(核心任務)可以幫助學生將各個知識點聯系起來,有助于知識和技能的整合,并使之在大腦中得以鞏固”。[3]本教學設計以撰寫關于家鄉文化生活的調查報告為核心評價任務,輔以三個子評價任務,三個活動相互支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這種以終為始、自上而下的設計,促使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明確學習的最終目標,以及達到目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逆向設計理念在教學中的應用也面臨一些挑戰,譬如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差異可能影響教學效果;整個活動完成需要較長時間,以確保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深度。
綜上所述,逆向設計理念在單元教學設計中具有顯著優勢,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核心素養。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設計能力,并勇于面對和克服實踐中的挑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推動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威金斯,麥克泰格.走向理解的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黃嘉群.指向“教、學、評一致性”的高中語文逆向教學設計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23(10):14-16.